top
│回國文園地首頁│第一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二冊目錄

下一課上一課

第二冊第十一課 論語選

編寫:陳貞妏老師


壹、有關孔子的簡介
  一、生平簡介
  二、教育生涯
  三、祭孔
   •全台首學在府城
   •拔取牛毛增智慧

貳、成語典故集錦

參、論語中有關論學的篇章


01
壹、有關孔子的簡介

0101
一、生平簡介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母親叫顏征在。 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建立過兩次戰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叔梁紇很不滿意,于是又娶顏征在。當時叔梁紇已66歲,顏征在還不到20歲。

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城東南)。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歲時,父親叔梁紇去逝,母親顏征在就帶著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里。到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征在也去逝。孔子19歲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

 

0102
二、教育生涯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一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典範。

孔子的教育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開始辦學,到去齊國求仕之前,約7、8年時間。這一階段他的的門徒還不大多,但是辦學有成效,在社會上已經有了較大的名聲。在這一時期,孔子的學生中有比他只小6歲的顏路(顏回之父),有比他只小9歲的子路。

第二階段:自37歲(魯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從齊國返回魯國到55歲(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周遊列國之前,共計18年的時間。 這18年中,孔子雖然有4年多的時間在做官從政,但並沒有停止教授工作。這一階段孔子的教育事業如日中天。教授的學生除了有魯國的學生之外,還有來自齊、楚、衛、晉、秦、陳、吳、宋等國的求學者。其中一些較有名的弟子,如顏回、子貢、冉求、仲弓等,大都是這一時期進入孔門的。

第三階段:自68歲(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周遊列國結束回到魯國,到他去世,共5年時間。這時,他雖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但魯哀公、季氏最終並沒有任用他。他雖有大夫的身份,也發表過一些政見,但沒有人聽從他的意見。於是他把精力集中於辦教育與整理古代文獻典籍上。這一時期較為人知的學生有子夏、子游、子張、曾參等。這幾個人後來大都從事教育事業。對儒家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對孔子思想的傳播也起了重要作用。

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事業,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現突出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在語言方面表現突出的有宰我、子貢,辦理政事能力較強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獻的有子游、子夏。

孔子死後,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弟子們以對父親之禮儀對待孔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6年。中國歷史上創辦私學的先行者,第一位職業教師,得到了弟子們的衷心尊敬。

 

0103
三、祭孔

每年9月28日教師節,也是至聖先師孔子的誕辰紀念,各地的孔廟都有一番莊嚴隆重的祭孔大典。 

孔廟一稱「文廟」,中國最早的孔廟是於春秋時代周敬王42年(西元前478年)興建的,即孔子死後第二年,立廟地點就在山東曲阜孔子的舊宅,當時便有祭孔的典禮。 唐太宗在貞觀4年下詔全國各州縣興建孔廟,於春、秋二季舉行祭典,主祭者為地方首長,朝廷自然由皇帝親臨主祭,其典儀之崇隆,雖歷經五代、宋、元、明、清,朝代迭替而未稍減。

010301

  全台首學在府城

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孔廟,是有「全台首學」之稱的台南孔廟,建於明永曆20年(1665年),其後鳳山、嘉義、彰化、台中、台北等地也陸續建廟,全台計有十餘座孔廟。 台灣早期祭孔承襲古製,於每年農曆二月、八月的上丁日(即第一個天干「丁」)舉行,日人據台期間僅儀式略有更動,仍維持春、秋二祭。政府遷台後訂陽曆9月28日為孔子誕辰紀念日,祭孔大典便改在教師節當天舉行。

祭孔大典又稱「釋奠之禮」,原不限於祭祀孔子,漢唐以後特尊儒術,孔子又是儒家的宗師,有「萬世師表」稱,釋奠之禮也就成為祭孔的專有名詞,其典禮之莊嚴隆重,遠非一般祭典所能及。

祭孔是在孔廟的成殿舉行的,清晨約5、6點,由樂生分擊「儀門」(中門)兩側的晉鼓和鏞鐘;由鼓三嚴揭開序幕,依次初鼓、再鼓、三鼓,身著古式禮服的祭官便緩緩步至殿前就位,然後開啟儀門及「櫺星門」(大成殿前之大門),接著由禮生高舉「太牢」(牛、羊、豬)三牲,由大成殿步下階,經儀門,再由櫺星門走出,意在告之神靈。然後才開始「迎靈」。

迎靈時要演奏「咸和之曲」,由「孔生」分持燈、爐、斧、鉞之類的禮器,分兩列繞經各門,迎靈入大成殿,待樂聲奏罷,與祭者行三跪九叩之禮(今改為三鞠躬),再進饌、上香。

迎靈既畢,祭典邁入最高潮,行初獻、亞獻、終獻三獻禮,分奏「寧和之曲」、「安和之曲」、「景和之曲」。獻禮是由正、分獻官分致各殿廡獻帛、獻爵(進酒之意)、行鞠躬禮;初獻禮完還要由主祭官恭讀祭文。獻禮的甸時,在樂聲的伴奏下,由童生獻佾舞於殿前,三獻禮中的歌、舞、樂都不同,每次獻禮各頌贊一首歌,各32字,一字一動作。

佾舞有八佾和六佾之分,八佾縱橫各8人,六佾則為6人。八佾舞原為天子之舞,因推崇孔子為「至聖」,故以八佾舞祭奠,目前全省各地孔廟都採八佾舞,只有台北市因礙於場地規模,而舉行六佾舞。 

三獻禮畢,正獻官要到香案前飲福酒、受福祚,然後撤禮送靈,並到「燎所」(即金爐)焚燒所獻之祝文。正獻官復位後,關閉儀門、櫺星門,然後全體與祭人員「撤班」,整個隆重的釋奠之禮才告結束。

目前全省的孔廟都在9月28日這一天舉行祭孔大典,其中以台北、高雄、台中三處最隆重,祭典通常都在早晨5、6點就開始,想觀禮的民眾應提早出發。

010302

  拔取牛毛增智慧

傳統的釋奠之禮所用的牲禮是「太牢」,有四豬、二羊、一牛、祭祀完有一項特別的民間習俗,就是將三牲抬至大成殿前庭中,供觀禮的民眾拔取「智慧毛」(牛毛)。 相傳讀書人若能拔到智慧有頓悟開竅之助,學問會突飛猛進,因此每屆 祭典完,就可以看到婦女小孩簇擁而上,爭拔智慧毛的盛況。 但因智慧毛有限,在,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往往秩序大亂,因此從民國70年起,便已廢除此項活動。近年來,太牢又改以麵製品取代,拔「智慧毛」就成為一種有趣的傳說了。

02
貳、成語典故集錦

成語 典故出處及注釋
至聖先師

明武宗、明世宗及清世祖皆曾尊諡孔子【至聖先師】的封號。中華民國政府的封號為【大成至聖先師】。

萬世師表

孔子人格偉大至公無我,是教育家、哲學家亦是政治家,是古今全世界教師的表率。清聖祖曾以「萬世師表」四字題孔子廟的匾額,後世遂以此專稱孔子。

有教無類

《論語.衛靈公》受教育不分貴賤、賢愚,機會都是均等的。台中孔廟大成殿正前方之巨型宮燈上,嵌《有教無類》《生民未有》,象徵孔子的言論促使現代學術普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與義務。

金聲玉振

《孟子.萬章下》 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也。(孟子稱讚孔子才德兼備,學識淵博,正如奏樂,以鐘發聲,以磬收樂,集眾音之大成。)台中孔廟的櫺星門兩旁各建【金聲】、【玉振】門各一座,以彰顯孔子的偉大事蹟。

德侔天地
道貫古今

【牌坊】為表彰與紀念人物或表示美觀的建築物。台中孔廟在力行路上建有兩座牌坊上嵌【德侔天地】、【道貫古今】,表彰孔子偉大的德行與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始作俑者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俑者,古時製作用於殉葬的木偶,孔子覺得俑的面目與人非常相似,用以殉葬十分殘忍,故孔子厭惡創始者的不仁。)後引申以作俑指創先製造壞事、首開惡例。現今孔廟的神龕內不設偶像崇拜,亦無孔子塑像。台中孔廟正殿內有書寫雕刻的《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神位》,神位牌為貼金箔九龍所蟠護,是民族藝術薪傳獎木雕大師李松林先生之作品。

萬仞宮牆

《論語.子張》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闚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寓意孔夫子學問道德高深,若要求取上進,並無捷徑,唯有進黌門或泮宮(皆古代學校)潛心修習,才能窺其堂奧。台灣各孔廟的照壁有直接書寫萬仞宮牆四字,亦有繪麒麟者,台中孔廟的照壁則是嵌浮雕孔子遊學圖。

明德至善

台中孔廟大成殿內有 嚴故總統家淦先生題頒的【明德至善】匾額,語出《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道聽塗說

《論語.陽貨》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隨便聽來的話,又隨便傳說出去,那是不能修德的事。)

患得患失

《論語.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未得到官位時,處心積慮謀取官位,得到官位則憂心失掉官位,那便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里仁為美

《論語.里仁》選擇風俗淳樸的居所,人才會如沐春風,德行才會有進步。

見賢思齊

《論語.里仁》遇到比自己賢能的人不應嫉妒,學習對方的優點,使自己改進向善,成為賢能的人。

慎終追遠

《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守喪盡禮,祭祀盡誠,以追念遠祖,民間的習俗就會趨於淳厚樸實。)

述而不作

《論語.述而》不要胡亂樹立自己的學說,免得貽笑眾人。應該尊重先賢,傳述正統的思想而不擅自創作。

暴虎憑河

《論語.述而》暴虎憑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赤手空拳與猛虎相搏鬥,泅手渡河,死了也毫不悔悟,我不能和這種胡作非為有勇無謀的人同進同出。

舉一反三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用一個四角形作譬喻,列舉一個角而不能推想其餘三個角的人,我是沒有興趣再教導他了。)

巧言令色

《論語.學而》巧言令色,鮮矣仁。(口頭上說些甜言蜜語奉承諂媚的話,是缺乏德性修養的人。

過勿憚改

《論語.學而》賢者勇於認錯勇於改進,並時時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過錯。

三十而立

《論語.為政》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孔子言他三十歲的時候,不論在精神或物質上都能獨立自主,且合乎禮節的要求。

溫故知新

《論語.為政》追溯過去並研討當時的情狀,作為發掘將來新思想、新方式的基石。

君子不器

《論語.為政》立志成為偉大人物,應避免自己變成像器皿一般只有單一用途的人。

周而不比

《論語.為政》與人交際應酬,應該一視同仁公正無私,不偏袒一方或結成黨派樹立敵人。

見義勇為

《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被利益所誘感或為保護自己而畏縮不前是沒有勇氣的人。)

既往不咎

《論語.八佾》對於己經成為過去的事,不要再苦苦追究、或說些悔不當初的話。

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遇到困惑難解的事情,恭敬地請教比自己年輕或地位比自己低賤的人,並不是不件可恥的事。

聞一知十

《論語.公冶長》回也聞一以知十。(形容顏回十分地聰慧,有推演事理的能力。)

文質彬彬

《論語.雍也》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後天修養的文采與天生樸素的本質,兩相調和適當的人,才是名符其實的君子。)

先難後獲

《論語.雍也》有仁德的人凡事總比別人先嘗苦頭,而對於應得的利益從不斤斤計較,這便是仁者的風度。

知者樂水

《論語.雍也》有智慧的人欣賞流水悠然自得的姿態,他的心靈也如同水一般清瑩透澈。

仁者樂山

《論語.雍也》仁者的心如同山嶽的萬古堅貞,絕不因一時的利害和榮辱,而動搖自己的意志。

行不由徑

《論語.雍也》選擇捷徑的人,往往因操之過急而走頭無路。

簞食瓢飲

《論語.雍也》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形容顏回飲食簡單安貧樂道。)

任重道遠

《論語.泰伯》背負沉重使命,邁向遙不可及的旅程,以貫徹仁道作為自己終身的任務。

後生可畏

《論語.子罕》年輕人只要肯發憤苦讀努力工作,將來的前途無可限量,是令人敬畏的。

苗而不秀

《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幼苗雖然發芽,不抽穗不開花,有的雖已抽穗但卻不結果實。喻人人稱其神童的人,長大成人後,可能變得平庸無能)

功虧一簣

《論語.子罕》未成一簣,止,吾止也?(堆聚一座山只差一籠土沙即可完成,但半途而廢,則前功盡棄。)

過猶不及

《論語.先進》道理應該力求中庸,不偏不倚,過與不及,同樣不合理。

非禮勿視

《論語.顏淵》對待沒有禮貌的人,應當避免接近他,一但人適應了非禮的事,便會漸漸失去坦白公正的心,不能主持公道。

克己復禮

《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盡力克服私慾的誘惑,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作法,凡事保持適度與社會民眾的精神合一,這就是實踐仁道的善政。)

成人之美

《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不發掘別人的缺陷,反會表揚別人的優點和善行,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成全別人的壞事。)

察言觀色

《論語.顏淵》洞悉對方的言談,並考察他的動機原由,才有深入的瞭解。

風行草偃

《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在上位者的德政好比是風,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風加諸於草上,草必定會隨風仆倒。)

以文會友
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交友以詩書、禮樂的修養做為朋友情誼的基礎。以朋友的學問道德作為自己的榜樣。)

近悅遠來

《論語.子路》近者說,遠者來。(治理國家道先使周遭的人士,對您的政績滿意歡愉,遠方的民眾也會感佩您的仁政來歸順你。)

行己有恥

《論語.子路》對自己的過失,有羞恥反悔的心,隨時自我警惕。

剛毅木訥

《論語.子路》剛毅木訥,近仁。(公正無欲、果敢堅忍、性情質樸、言談遲鈍,是接近仁者的風範。

怨天尤人

《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上天對我苛薄,也不責怪別人不能體諒我。)

以德報怨

《論語.憲問》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應該以公正報答仇怨,以恩惠報答恩惠。)《老子三章》報怨以德。(對於自己有怨讎的人用德來回報他,最後也會被感化。)

言不及義

《論語.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一群人整天聚在一起,沒講一句正經的話,好賣弄小聰明,這種人不會有什麼成就。)

當仁不讓

《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在為仁的大道理上,雖然面對師長,也不必謙讓。)

駟不及舌

《論語.顏淵》一旦失言犯了過錯,縱使鞭策四匹馬的快車去追,也追不上了。一言即出四馬難追,講話宜特別注意,免得禍從口出。

升堂入室

《論語.先進》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升堂入室喻研究學問,已達高明精微的境界。但此句言子路未入室,即說明子路尚未達到孔子的理想境界。)(同豋堂入室)

六尺之孤

《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做人應該達到這種地步,把年幼的孤兒託附給你,而你能使對方放心完全信任你。)

戰戰兢兢

《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形容凡事小心謹慎。)

 

03
參、論語中有關論學的篇章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第二)

  •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兒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為政第二)

  •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第二)

  • 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為政第二)

  •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

  •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第四)

  •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第四)

  •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里仁第四)

  •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公冶長第五)

  •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木虧)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公冶長第五)

  •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公冶長第五)

  •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第六)

  •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第六)

  •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誓,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第六)

  •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第七)

  •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從,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第七)

  •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述而第七)

  • 子曰:「不憤不咎,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第七)

  •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第七)

  •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第七)

  • 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第七)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

  •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第八)

  •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第九)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第九)

  •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第九)

  •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子罕第九)

  •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罕第九)

  •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吾未見其止也!」(子罕第九)

  •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子罕第九)

  •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第九)

  •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子罕第九)

  •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子罕第九)

  •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先進第十一)

  •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第十二)

  •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第十二)

  •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第十二)

  •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憲問第十四)

  •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靈公第十五)

  •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第十六)

  •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第十七)


相關連結:


│回第二冊目錄│下一課上一課
第一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 site statistic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