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回國文園地首頁│第一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二冊目錄

下一課上一課

第二冊第十課 愛蓮說

編寫:郭玉燕老師


 

壹、作者簡介
貳、課文分析與結構
參、【理學】簡釋
肆、認識蓮
伍、文學中的蓮

陸、陶淵明愛菊
柒、世人盛愛牡丹
捌、文人筆下的花
玖、大家來「拈花」惹草
拾、參考資料


01
壹、作者簡介:

周敦頤北宋時代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後來遷居廬山蓮花峰,屋前有一條溪,因懷念故里,就取同名叫濂溪,學者稱他「濂溪先生」。他出生於書香世宦之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文化薰陶。十五歲隨母入京,在舅舅龍圖閣學士鄭向督促下,刻苦攻讀經史,二十歲時,已是「行誼早聞於時」。他為官廉正,擔任分寧縣主簿時,有一久懸不決的冤獄,經他一次審訊,便立即分辨。任南安司理參軍時,為平反一冤獄,和上官力爭說:「這樣官還做得的嗎?殺人媚人,我辦不到。」上官終被感悟。後來到端州任職,嚴禁貪取端硯,與民爭利,於是止息了貪風。臨終之前,檢視其身邊所留下的,只有一破箱子,裡面錢不滿一百。所以,詩人黃山谷形容他的性格:「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

 

02
貳、課文分析與結構:

 

03
參、【理學】簡釋:

由於東漢以來,學者治經專重訓詁、考據,希望有補秦火焚書後之殘篇斷簡。至宋代,學者已厭煩鑽研此道,宋儒解釋儒家經典,著重在闡揚義理,故有「理學」之稱。因又兼談性命,故亦稱「性理學」,也稱「宋學」,以別於漢學。

 

04
肆、認識蓮:

蓮、荷本指的是同一種植物。蓮花原產於印度、中國、日本、菲律賓以及澳洲北部等地。台南縣白河鎮種蓮的面積很大。它是宿根性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屬於睡蓮科。古時候,人們叫它「芙葉」,它的花叫「芙蓉」,花苞為「菡萏」,葉子為「荷」,花托為「蓮蓬」。所以,蓮荷都只是芙蕖的一部份。現代人習慣叫整株植物為蓮花或荷花。又因為花在夏天盛開,而秋季花殘,種子蓮子卻成熟了,所以,又有「夏荷」、「秋蓮」的名稱。我國人喜愛蓮花,文人雅士吟詠它,藝術家描繪它。古有畫荷名家徐渭、石濤等,近代有齊白石、張大千等。在佛教裡,蓮更有神聖的意義,佛經裡以它代表理想、完美的人格,許多佛陀菩薩都是坐在蓮花座上或腳踩蓮花。其他民族像埃及以蓮花為國花,印度有「蓮之女神」,象徵生命的創造、力量和神聖。

 

05
伍、文學中的蓮:

一、漢樂府(江南可採蓮)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二、王昌齡(採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三、白居易(京兆府新栽蓮)

污溝貯濁水,水上葉田田。我來一長嘆,知是東溪蓮。下有青污泥,馨香無復全。上有紅塵撲,顏色不得鮮。物性猶如此,人事亦宜然。託根非其所,不如遭棄捐。

四、楊萬里(蓮花)

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

五、蓉子(一朵青蓮)

有一種低低的迴響也成過往 仰瞻
祇有沉寒的星光 照亮天邊 有一朵青蓮 在水之田
在星月之下獨自思吟。
可觀賞的是本體 可傳誦的是芬美 一朵青蓮
有一種月色的朦朧 有一種星沉荷池的古典
越過這兒那兒的潮濕和泥濘而如此馨美!
幽思遼闊 面紗面紗 陌生而不能相望
影中有形 水中有影 一朵靜觀天宇而不事喧嚷的蓮。
紫色向晚 向夕陽的長窗
儘管荷蓋上承滿了水珠 但你從不哭泣
仍舊有蓊鬱的青草 仍舊有妍婉的紅燄
從澹澹的寒波 擎起。

 

06
陸、陶淵明愛菊:

陶淵明特別愛菊花,他的詩中提到菊的很多。如(飲酒)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飲酒)之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又(九日閑居)詩序云:「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即餐菊),寄懷於言。」,其詩有云:「酒能袪百慮,菊解制頹齡。」;(和郭主簿)之二:「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本傳中也說他「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

【延伸閱讀】
〈愛蓮說〉末議:二、菊與陶淵明(人云亦云的「陶淵明獨愛菊」說)
〈愛蓮說〉末議:三、〈愛蓮說〉的「獨」字判讀
〈愛蓮說〉「濯清漣而不妖」的解讀

 

07
柒、世人盛愛牡丹:

牡丹花非常艷麗,給人雍容華貴的感覺,世人視為「富貴」的象徵。古人寫牡丹的作品很多。如(群芳譜)曰:「唐宋時,洛陽之花為天下冠,故牡丹竟名洛陽花。」;白居易(買花)詩:「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又新樂府(牡丹芳):「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劉禹錫(賞牡丹):「庭中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蓉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唐皮日休詩:「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裴潾(長安牡丹)詩:「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新開紫 牡丹。」;宋歐陽修除作詩歌詠牡丹之外,又作(牡丹序)云:「花至牡丹則不名,直曰花。謂天下真花獨牡丹耳。」

 

08
捌、文人筆下的花:

一、張潮(幽夢影)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獨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子猷為知己,蓮以濂溪為知己,桃以避秦人為知己,杏以董奉為知己,……」。「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艷,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牡丹為王,芍藥為相,其君臣也;南山之喬,北山之梓,其父子也;荊之聞分而枯,聞不分而活,其兄弟也;蓮之並蒂,其夫婦也;蘭之同心,其朋友也。」

【延伸閱讀】《幽夢影》選之教學建議與「帶得走的思辨能力」/吳冠賢

二、林語堂(節選自論花)

「蘭花和牡丹的品格截然不同,是幽雅的象徵。因為蘭花是常生於幽谷的。文人稱它具有『孤芳獨賞』之美德,它從不取媚於人,也不願移居城市之中,而即使移植了,灌溉看顧也須特別當心,否則便立刻枯死。所以中國書中常稱深閨的美女和隱居山僻不求名利的高人為『空谷幽蘭』。蘭花的香味是如此的文靜,它不求取悅於人,但能領略者則知道它的香味是何等的高潔啊!」

 

09
玖、填入適當詞語:(「花花世界」走一回,大家來「拈花」惹草)

1.(  )一現

2.舌燦(  )

3.人面(  )

4.(  )出牆

5.並蒂(  )

6.出水(  )

7.(  )水月

8.(  )獻佛

9.錦上(  )

10.(  )接木

11.(  )亂墜

12.明日(  )

13.(  )招展

14.(  )雪月

15.妙筆(  )

16.(  )微笑

17.(  )酒地

18.柳暗(  )

19.火樹(  )

20.走馬(  )

21.閉月(  )

 

10
拾、參考資料:

國文教師手冊(國立編譯館)

新國中國文動動腦(萬卷樓)

中國學術思想大綱(學生書店)

國學概論(國立編譯館)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

現代詩導讀(故鄉出版社)

幽夢影(漢風出版社)

台中市西苑高中89級國文學習站


│回第二冊目錄│下一課上一課
第一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 site statistic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