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回國文園地首頁│第二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一冊目錄

下一課上一課

第一冊第十二課 從今天起

編寫:王莉萍老師


 

一、相關類文選讀
〈想和做〉胡繩
導讀

二、修辭舉隅
(一)引用法
(二)映襯法
(三)排比法

三、字形及字義


101
一、相關類文選讀

想和做     胡繩

有些人只會空想,不會做事。他們憑空想了許多念頭,滔滔不絕地說了許多空話,可是從來沒認真做過一件事。 

也有些人只顧做事,不動腦筋。他們一天忙到晚,做他們一向做慣的或者別人要他們做的事;他們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據自己的習慣,或者別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自己一向這樣做、別人要他們這樣做、一般人都這樣做,他們就「依葫蘆畫瓢」,照樣去做。到底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他們從來不想一想。 

我們瞧不起只會空想的,說他們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讚美只會做事的人,說他們能夠「埋頭苦幹」。能夠苦幹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顧埋著頭,不肯動動腦筋來想想所做的事,其實並不值得讚美。 

這種埋頭做事不動腦筋的人簡直是──說得不客氣一點──跟牛馬一樣。拉磨的牛成天累月地在鞭子下繞著石磨轉,永遠不會想一想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為什麼要這樣做?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這樣動腦筋的只有人。人在勞動中不斷地動腦筋、想辦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這件事為什麼目的?有什麼意義?有什麼缺點?才漸漸想出節省勞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類能夠這樣勞動,能夠一面做、一面想,所以科技與文化才能夠不斷地進步。要不,今天的人類就只能像幾萬年以前的人類一樣,過著最原始、最簡單的生活了。 

一事不做,憑空設想,那是「空想」;不動腦筋,埋頭苦幹,那是「死做」。無論什麼事情,工作也好、學習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會得到進步。想和做是分不開的,一定要聯結起來。 

想和做怎樣才能夠聯結起來呢?我們常常聽說「從實際出發」這句話,這就是想和做聯結起來的一條路。想的時候要從實際出發,就不能「空想」,必須去接近實際。怎樣才能夠接近實際?當然要觀察。光靠觀察還不夠,還有行動。 

舉個例子來說:人怎樣學會游泳的呢?光靠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浮沉的現象,光靠觀察魚類和水禽類的動作,那是不夠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跳驗,一次、兩次、十次、幾十次地試驗,才學會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邊先是一陣子呆看,再發一陣子空想,即使能夠想出一大堆「道理」來,自己還是不會游泳。這樣空想出來的「道理」,其實並不算什麼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動中取得經驗,再根據經驗想出來的。而且想出來的道理到底對不對,還得拿行動來證明:行得通的就是對的,行不通的就是錯的。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思想來指導;想,要靠做來證明。想和做是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的。 

在學校裡,有些同學很用功,可是不會動腦筋思考。他們學習語文,就硬背課文,因為只背不想,同一個語言文字上的道理,在這一課裡老師講明白了,出現在另一課裡,他們又不理解了。他們學習數學,就硬記公式,因為只記不想,用這個公式算出了一道題,碰到同類的第二道題就又不會算了。從舊經驗裡得到的道理,不能應用在新事物上,這就是不會思想的緣故。另外也有些同學,他們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來記住動植物的分類、弄清歷史的年代。我們固然不贊成為了應付考試,想出一些投機取巧的辦法,但是我們承認:在學習各種功課和訓練記憶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較省力的有效方法的;這些方法也得從學習的經驗中取得。假如只是埋頭苦讀,不動腦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 

除了學習功課以外,做種種課外活動,也要把想和做聯結起來。例如開會、演說、辦壁報、組織班會和學術團體,這些實際的行動,如果光憑一腔熱情,埋頭苦幹,不根據已有的成績和經驗,想想怎麼才能把這些事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麼,結果常常會勞而無功。 

無論什麼人,不管他怎樣忙,都應該抽點工夫來想一想。想什麼?想他自己做過的事,想自己做事得到的經驗。這樣,他腦子裡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動也就可以不斷地得到進步。 

102

導讀

本文對一般人生活中常會遇到的現象,提出了議論,進而又提出論點。全文圍繞想和做的關係展開議論,先論述為什麼一定要把「想」和「做」聯結起來,再論述怎樣才能把「想」和「做」聯結起來。兩部分之間,轉折自然,聯接緊密。全文把握了切要的問題,平心靜氣地剖析事理,生動適切地陳述論證,抒發了獨到的見解,提出了具體的方法,文章末尾綜合論述「想」和「做」的關係,並做有力的總結,讀來令人心悅誠服。 

201
二、修辭舉隅

(一)引用法:

語文中援用別人的話或典故、俗語等,叫「引用」。引用是一種訴之於大眾的修辭法,引用一般人對權威的崇拜及對大眾意見的尊重,以加強自己言論的說服力。下面,先舉例說明引用的兩種方式,然後對這一修辭法使用的原則再作較為詳細的探討。

1.『古人說:「去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

2.『俗語說:「斬草不除根春天吹又生。」』 

【說明】引用古人之言和俗語,來強調革除一種惡習之不容易,一定要下定決心,否則就像農夫除草,不連根拔起,來春又會再生一樣,所以這兩句話,加強了文旨的說服力。 

202

(二)映襯法:

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明顯的修辭方法,叫做「映襯」。
1.『我們認為不正當的事,……不再去做。我們認為正當的事,…… 便開始去做』
2.『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203

(三)排比法:

對於同一範圍、同一性質的意念,用兩個把(含)以上結構相似的句法來表達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排比。排比和對偶頗為相似,但兩者之間也有區別:對偶必須字數相等、兩兩相對,排比則不拘;對偶須避免用意同之字,當然相同之字更不宜出現,排比卻往往意思相同、字也相同。
1.『我們認為不正當的事,……不再去做。我們認為正當的事,……便開始去做。』
2.『十二分的不舒服,十二分的難過。』
3.『壞的我,在昨天……不再做壞事;好的我,今天才生……做好事。』

03
三、字形及字義:


│回第一冊目錄│下一課上一課
第二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 site statistic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