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回國文園地首頁│第二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一冊目錄

下一課上一課

第一冊第十課 不驚田水冷霜霜

編寫:謝宗雄老師


 

一、作者介紹

二、課文賞析

三、語文天地──文法修辭


01
一、作者介紹

吳晟,一個破笠赤足、從田野間走出來的農村詩人,詩作中摻和著鹹黑泥土味及汗水酸臭,令人體會出農村真摯、熱騰騰、暖烘烘、汗涔涔、淚溼溼的生活況味。實實在在的創作,從不標榜自己的特立獨行,正是吳晟一貫的風格。他的詩作開展了台灣現代詩另一個嶄新的風貌,並使得吾人可以依循著他詩中的線索去追尋烙印在泥土上的腳印。

作家蕭蕭以為「鄉土詩要包含三個不同的層次,其順序為:鄉土之美、鄉土之思、鄉土之衛。」吳晟的詩,不是田園詩、山水詩,不是以欣賞鄉土之美的態度來寫作,而是站在「批判者」的立場,以鄉土與鄉土之外的事物作比較,心情自非田園山水之美的欣賞者所可曉喻。更進一步說,吳晟的語言,不是美化的詩語言,而是淺白俚俗的詩語言。他往往用最直接的鄉土語言,描繪鄉土上的人、事、物。語言是鄉土的,題材是鄉土的,感情是鄉土的,因此濃厚的鄉土感情自然深蘊其中,以上三者亦是構成吳晟鄉土詩的基本特色。

「在豐碩的台灣新詩中,有關台灣的描述,固然不乏其人,但由於政治上的種種禁忌,往往只能作浮光掠影、欲言又止。深刻的內涵或強烈的鄉土意識,並不多見。但在吳晟的詩作裡,台灣一九六○至一九八四年,四分之一世紀的圖像,卻是歷歷在目。」(摘自《新詩中的台灣圖像》林明德著)因此,吳晟的詩作,可說是清晰地勾勒出台灣傳統的農村圖像,並忠實地反映了台灣歷史發展中活生生的奮鬥軌跡。

節錄自:
http://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chinese/poem/read/wu.htm

02
二、課文賞析

本文是作者吳晟鄉土系列作品的典型代表作之一,以「不驚田水冷霜霜」來反映農民含辛茹苦、不畏艱難的精神。全文旨在描述作者下田工作,卻畏懼田水冰冷,與母親凍裂的腳底對比,表現出母親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及觀念。並藉由指導作者照顧秧苗的經驗,從而闡發農耕的辛勞和為人處事不畏艱難的意志。

作者的母親是個典型的農婦,對子女的管教過於急切顯得嘮叨,往往以大罵來表示關切,她深信千方百計,不如種地,「做田人比較有底」,堅持用一生的汗水,辛勤灌溉泥土中的夢。

題目和行文中,間或夾雜閩南方言,更顯出生動自然的鄉土色彩。這個題目,很容易令人聯想起一首家喻戶曉的〈農村曲〉:

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受苦沒人問,
 走到田中央,為了顧三餐,不驚田水冷霜霜。

這首歌,其實也就是這篇文章的縮影。

首段敘寫嚴寒的冬晨必須早起下田工作的無奈。開頭由假日的的前一天因夜讀而晚睡和毫無心理準備的情形下,來反襯早起的痛苦和無奈。「日出而作」本是農業生活的常態,然而作者平常有教職在身,所以對他而言,「假日」就是休息日;可是對務農的母親而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要沒有天災、人禍,那麼天天都是工作日,不得有絲毫的鬆懈。早起,對許多「遲睡晏起」的人來說,本就是一件難事,更何況是寒風刺骨的冬日清晨。「被窩暖暖的,人兒是遠遠的」,往往得經過一番天人交戰。然而,身為農家子弟,卻是毫無選擇的餘地。

第二段敘寫冬晨田野的徹骨寒意,呼應題旨「冷霜霜」三個字,也令人更具體感受到與風霜搏鬥的植物和人,其實是結合為一體的。

第三段敘寫母親的催促。由此可知作者這樣一個壯碩硬朗男子,面對這樣嚴寒的氣候也要退避幾分。

第四段中,作者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嘗試,結果第一招過手,立即被現實的寒意考驗打敗,因此惹來母親的不快。

第五段敘寫母親的指責,理由有二:其一是作者的遲疑退縮和四周急著潑水的人家形成強烈的對比,其二是以結果的嚴重性為警戒,若不立刻行動,秧苗就會枯死。

由第三至第五段的行動描繪,可以看到母子倆對事物看法的差異。吳晟畢竟不是專職的農人。過去,讀書是他的主要工作,也是父母的期許。畢業返鄉後,他的職務是教書,興趣是看書、寫作。雖然他沒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地步,但風雨烈日的考驗對他來說,顯然是有點招架不住的。而吳晟的母親自年幼在家中即操習勞重工作,嫁給吳父後,家事、農事也由她一肩挑,長年操勞下自然輕風露而狎霜雪了。

第六段藉由母親的話來說明為什麼要早起潑水的原因。因為在嚴寒的冬晨,農作物常受到「霜害」的威脅,若等太陽升起,霜溶化時放射出來的冷氣威力,殺傷力強,所以只好做個比太陽早起的人。

第七段作者終於下田工作,並聽從母親指導預防霜害的方法。母親將自長期的經驗傳承和實際操作中所獲知的「學理」與「方法」,趁機向兒子實施知行合一的言教與身教。以前作者的母親聽說兒子考上農專時覺得很訝異,為什麼學種田還要讀大學?可見不知亦能行,而行久了也會知;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不能學以致用,佐以實際經驗輔助,光會紙上談兵,最後就只有落得「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下場。

第八段作者提出育苗過程的疑惑,而母親也給予合理的解釋,並由此段話推知人事道理其實也是一樣的。原本用塑膠袋覆蓋秧苗的用意,是為了保護它不受傷害,但長期的覆蓋卻隔絕了風雨的洗鍊,而導致秧苗萎弱枯謝,正是「愛之適足以害之」。而且事後還要一叢一叢補,更加麻煩,所以很多事寧可一勞永逸,不要貪圖一時便利而造成更難收拾的爛攤子。做人更要注意不要做一朵溫室中的花朵,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千古不移的箴言。母親和多數的農民一樣,長期暴露在炙暑酷寒中,反倒練就一副強健的身子骨。

第九段寫村人陸續來田裡工作。勤奮早起是農村典型特色之一。

第十段母親又因作者的話而對他不把早起視為理所當然感到不悅。農田有一堆工作等人去完成,趁著天色微明就得開始上工。歲月不待人,所以人根本沒有權利挑時間。

第十一段母親宣布一連串的預告,也簡述了耕作的過程和衍生的一些瑣事,所以更加要珍惜時間,顧不得天氣是冷是熱。

第十二、十三段是作者體驗早起耕作後所得到的深刻感觸。母親凍裂和塞滿泥土的腳底裂痕愈見加深,留有多少田裡來田裡去的辛勞痕跡。儘管結了一層又一層的厚繭,母親仍是一次一次拿剪刀,剪去一層層的厚皮,就像她一生中,遇到接踵而至、永無止境的困難,她總是堅忍的、有耐心的一項一項面對和解決。這雙結繭的腳,自是更令人敬佩和不忍的!

人活在天地之間,與萬物相依並存,尤其農人,每天與土地為伍,耕作田園,養牧禽畜,所接觸到的都是大自然的山川鳥獸花木,四時的風雨、山河的草木、田野的作物、鄉間農人生活的情況及人生價值觀。做為一個詩人的吳晟,生在鄉間,長在田裡,對自然田野的關注與依賴,促使他透過自然景物,來紀錄土地,讚歎農人的辛勞,讓讀者透過文字去認識鄉土。我們也要秉持著鄉土的精神來閱讀吳晟的創作,感受泥土的踏實,體認農民的純樸勤懇、認命受命的心境人格,。

錄自:
《教師手冊》及
http://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chinese/poem/read/wu/writer.htm
http://learning.boe.tcc.edu.tw/900426122543/

03
三、語文天地──文法修辭

對比法

  • 作者畏懼田水冰冷,和母親凍裂的腳底。

  • 第一段「本以為可以晚點起床」,經過母親一再的催喚,「怎敢賴著不起床」。

排比法

  • 「結了一層又一層厚厚的繭常凍開一道又一道深深的裂痕」

類疊法

  • 「幾遍的挲草,幾遍的撒肥料,幾遍的噴農藥。」(亦是排比法)

閩南語方言

「伊」、「不驚」、「冷霜霜」、「一叢一叢地補」、「挲草」、「不時」、「顧田水」、「打拚」、「播田」、「一畦田」、「開春」。

雙聲複詞

「迷濛」、「冷冽」。

疊韻複詞

「沾滿」。

疊字複詞

「曚曚」、「絲絲」、「急急」、「望望」、「吹吹」、「晒晒」、「厚厚」、「深深」、「霜霜」、「一陣一陣」、「一天一天」、「一畦一畦」、「一捲一捲」、「一叢一叢」、「三三兩兩」、「一層一層」、「一道一道」。

同義複詞

「抵禦」、「掀開」、「拖延」、「霜寒」。

【錄自《雙向溝通•國文1》金安文教機構】

 


│回第一冊目錄│下一課上一課
第二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 site statistic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