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四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五冊目錄

下一課上一課

第五冊第九課 愚公移山

編寫:汪鳳娥老師


壹、中國神話簡介

貳、列子

參、什麼是寓言

肆、『頂真法』

伍、類文


01

壹、中國神話簡介

什麼是神話

從神話研究角度來說,神話其實是一種以原始思維來創作出來的故事。

剛從動物脫離出來的原始人類,開始制造並會使用簡單粗陋的工具,從事集體勞動生產,在生產過程中,逐步使語言發展完善起來,借以交流經驗,表達思想感情,並藉著它從事簡單幼稚的思維活動。這種思維活動的特徵,乃是因為人們的好奇心,把外界的一切東西,不管是生物或是非生物、自然力或自然現象,都看作是和自己相同有生命、有意志的活物。而在物我之間,更有一種看不見東西做自己和群體的鏈鎖,就成為宗教意識的萌芽。這種物我混同的思維狀態,法國學者稱之為原始思維,從神話研究的角度出發,可以叫它作神話思維,由此而產生的首批傳說和故事,我們便叫它做神話。

狹義神話與廣義神話

根據袁珂先生在袁珂神話論集中所說,研究中國神說可以將其分別定義為狹義神話和廣義神話。

狹義神話是指上古時代的神話。以往人們一提起神話,總是想到古代,「神話」總是和「古代」這個時代的限制形容詞密不可分。是的,古代神話是產生於原始社會野蠻時期的低級階段,到奴隸社會初期以後就逐漸消亡了,這是我們對「神話」一詞有狹義的理解所形成的觀念。

但是,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都會有新的神話和傳說產生出來,例如:牛郎織女、眉間尺、董永和七仙女、白螺天女、白蛇傳、望娘灘……等等,人所共知的美麗的神話故事不斷地湧現出來,並隨著口頭傳說的演進而日臻完善。因此,狹義神話的概念,確實不能包括整個神話的內涵,我們必須對「神話」一詞,另作更完全、更妥善的解釋。一個比較合實際的正確理解神話尤其是中國神話的結論,就是擴闊神話研究的視野,因以有了「廣義神話」。

廣義神話可以包括以下九部分。

主要是神話。即是一望而知是神話的神話,如像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共公觸山等等。

其次是傳說。許多神話故事,往往是神話裡有傳說,傳說裡也有神話,所以屬於傳說的這一部份,都應包括在神話的領域裡。

第三部份是歷史。在歷史上,有很多的歷史有被神話化了,如李冰治水,原本是歷史,卻附會了許多神話性質東西;另外是歷史化的神話,有很多原本是神話來的,後來卻被歷史化了。

第四部分是仙話,仙話入侵神話的範圍, 是中國神話的一大特徵。大量的仙話,屬於道家的方士所創造,這些故多是以利己主義為主導,宣揚長生不死,或服食仙丹登天等等。例子如:嫦娥奔月、許遜誅蜃、八仙過海等等。這些仙話的本質和神話息息相通。

第五部份是怪異。這一類多半表現鬼魂報冤雪恨,富有反抗精神。如像狐鬼變人、「江郎神」、「天公狗」、「太歲」。

第六部份是帶有童話意義的民間傳說。如「中山狼」、「十兄弟」等。

第七部份是來自佛經的神話。佛教本不屬於中國神話的範圍。但也有極少數,已經逐漸完全中國化了。例如哪吒鬧海、天女散花、觀音菩薩。

第八部份是關於節日、法術、寶物、風俗及地方風物的神話傳說。這部份看來雖然零碎,卻是我神話寶庫中的重要部分。例如七夕、端午、重九等之關於古代神話傳說。又如法術,有孫悟空七十二變;《山海經.大荒北經》記黃帝與蚩尤之戰,蚩尤清風伯雨,縱大風雨,黃帝下天女魃止雨,寫的便是神們鬥法。

第九部份是少數民族的神話傳說。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民族外,國內還有五十多個少數民族,他們都有悠久的文化傳統。中國神話雖然是以漢民族的神話為主,但少數民族豐富多采的神話傳說,自然也應該包括在中國神話的領域以內。例子如「格薩你王」、「阿詩瑪」、「日月潭」等。

以上的九個部分,就是中國神話──廣義的神話──領域裡所大致應該包括的。明白了這一點,對什麼是神話大約也有了一個較清楚的概念。或許可以給神話下這樣的一個簡單的定義:神話是非科學但卻聯系著科學的幻想的虛構,它通過幻想的三棱鏡反映現實生活並對現實生活采取革命的態度。這個定義雖然簡單,但對廣義的神話和狹義的神話似乎都能運用。

※以上選自「中國神話(renren)」之網站

top

02

貳、列子

列 子 的 來 歷:列 子 也 稱 列 御 寇 , 或 稱 列 圄 寇, 是 戰 國 時 早 期 道 家 代 表 人 物 之 一 。 《 歷 世 真 仙 體 道 通 鑒 》記 述 列 子 是 鄭 國 人 , 他 居 住 在 鄭 國 四 十 年 , 無 人 知 其 是 何 人 。 

《 漢 書 》 作 者 認 為 他 生 活 的 年 代 早 於 莊 子 , 因 此 《 莊 子 》 書 中 記 載 了 很 多 關 於 他 的 傳 說 。

修 道 : 列 子 之 學 , 本 於 黃 帝 、 老 子 為 宗 。 相 傳 他 曾 向 關 尹 子 問 道 , 拜 壺 丘 子 為 師 , 後 來 又 先 後 師 事 老 商 氏 和 支 伯 高 子 , 得 到他 們 的 真 傳 , 而 友 伯 昏 無 人 。 修 道 九 年 之 後 , 他 就 能 御 風 而 行 。《 述 異 記 》 中 說 , 列 子 常 在 立 春 日 乘 風 而 遊 八 荒 , 立 秋 日 就 反 歸 「 風 穴 」 , 風 至 則 草 木 皆 生 , 去 則 草 木 皆 落 。 《 呂 氏 春 秋 》 說 :「 子 列 子 貴 虛 」 。 他 認 為 「 至 人 之 用 心 若 鏡 , 不 將 不 迎 , 應 而 不 藏 , 故 能 勝 物 而 不 傷 」 。 列 子 窮 而 面 有 饑 色 , 但 拒 絕 鄭 國 暴 虐 的 執 政 者 子 陽 饋 贈 的 糧 食 。 其 弟 子 嚴 恢 問 之 曰 : 「 所 有 聞 道 者 為 富 乎 ? 」 列 子 曰 : 「 桀 紂 唯 輕 道 而 重 利 是 以 亡 ! 」 他 認 為 應 擺 脫 人 世 間 貴 賤 、 名 利 的 羈 絆 , 順 應 大 道 , 淡 泊 名 利 , 清 靜 修 道 。

著 作 與 成 仙 : 列 子 著 書 有 舊 本 二 十 篇 , 多 寓 言 。 劉 向 去 其 重 複 , 存 者 八 篇 , 號 曰 道 家 。 道 家 者 , 秉 要 執 本 , 清 虛 無 為 , 及 其 治 身 , 務 崇 不 兢 , 合 於 六 經 。 唐 開 元 號 列 子 書 曰 沖 虛 至 德 真 經 。 唐 玄 宗 天 寶 年間 詔 封 為 「 沖 虛 真 人 」 , 宋 宣 和 加 封 列 子 號 為 沖 虛 觀 妙 真 君 。

出處:http://www.taoism.org.hk/general-taoism/eminent-philosophers&accomplished-taoists/pg1-4-4.htm

top

03

參、什麼是寓言

寓言本來指有所寄託的話,也就是話裡有話,譬如『莊子』有「寓言」篇,主要的意思是「發明其終日言而未嘗言」的意旨,『史記』「莊子列傳」說:「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這裡寓言是言在此而亦在彼的意思。現在用寓言兩字來翻譯西洋人所說的Fable,這是一種特殊的文體。普通用小說故事的體裁,簡短生動地,表示一種道德的教訓,或是哲學的比喻,或是人生的經驗諷刺,比較正面而平板的講道德說仁義,容易打動人。在輕鬆滑稽裡,在趣味玩笑裡,達到了言論說教的目的。所以寓言是最上等的俳諧,使聽的人,看的人,不感覺是直接諷刺教訓自己,卻像一骨刺股的涼風,叫人不能不馬上理智的把自己反省一下,觀照一 下。有時候隱隱的撞著自己又養又疼的地方,不由得面紅耳熱,或是侷促不安,或是爽然若失 ; 卻是生氣不得,怪罪不了人,連辯駁也無從出口,只可以偷偷的自己笑自己,或是躲在帳子裡,自己打自己耳光子。

寓言是最平民化群眾化的文學,兒童成人都能欣賞。一段寓言可已變成種種方式,從甲地傳到乙地,從甲民族傳到乙民族,它的趣味力量毫不減少。例如中山狼的故事,中國有,印度尼細亞有,印度也有,主旨結構完全相同;只不過故事的主體中國是狼,印尼是大蛇,印度是老虎罷了。伊索寓言裡的故事有不少是印度故事的改編。中國的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鷸蚌相爭」、「塞翁失馬」、「曲突徙薪」、「畫蛇添足」、「守株待兔」、「狐假虎威」、「朝三暮四」、「揠苗助長」、「刻舟求劍」、「自相矛盾」、「黔驢之技」等,在日本也一樣流行;故事成為流行的成語,變做一般常識,和在中國一樣。

我國先秦諸子如孟子、莊子、列子、韓非子等,都善於做寓言。『戰國策』『呂氏春秋』、『說苑』等書裡也保存著不少的寶貴寓言。漢以後有趣生動的寓言就少見了。六朝人喜歡做神怪的故事,荒唐笑話,笑了就完,更沒有什麼回味,雋永的地方也常在語言的俏皮,缺乏深刻的人生指示。

柳宗元、韓愈、蘇軾比較會造故事,如『山戒』、『郭橐陀傳』、『日喻』等文章,像是要用故事說些道理,可是說破的地方太多,故事的內容太平凡,讀起來就索然乏味了。有一部託名蘇東坡的『艾子雜說』,和明陸灼作的『艾子後語』,倒有些生動嘲諷的故事,可以算先秦寓言的後勁。明朝馬中錫做的「中山狼傳」也許是我國最長的一篇寓言,結構意境都很卓越;不過這究竟是馬氏的創作,還是印度或印尼故事的改編,現在很難論定。照明朝海外交通的情形看,他重國外得到的故事的意匠,是很有可能的。『百喻經』是不是釋迦在王舍城隨口編造的故事,我不知道,然而總是佛一類的人的智慧產物吧。既如伊索,不論長的多麼畸形難看,他的豐富的人生經驗,過人的機智,是大家公認的。孟子、莊周、韓非,文章的美麗,思想的開闊,在戰國也要算一等的人才吧!我們期待有新寓言作者,已有兩千多年了,幾個故事,就可以歷劫不朽。聰明的作家們,何妨一齊嘗試呢!

(以上節選自「容若」的「談寓言」)

top

04

肆、『頂真法』

前一句的結尾,來做下一句的起頭,叫做「頂真」。頂真辭格包括下列兩種方式:其一在同一段語文中,有連續或不連續的幾句,使用「頂真法」的,叫「聯珠格」;其二、單在段與段之間使用「頂真法」的,叫做「連環體」。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頂真」的修辭法可以遠溯至詩經時代。

例如大雅既醉:

既醉已久,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
既醉以酒,爾殽既將。君子萬年,介爾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終。令終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維和?邊豆靜嘉。朋友攸攝,攝以威儀。
威儀孔時,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其類為何?室家之壺。君子萬年,永錫祚胤。
其胤維何?天被爾祿。君子萬年,景命有僕。
其僕維何?釐爾女士。釐爾女士,從以孫子。

其中三章二句說「高朗令終」,三句說「令終有俶」;五章二句說「君子有孝子」,三句說「孝子不匱」,都是「聯珠格」。而二章以「昭明」結,三章以「昭明」起;三章以「嘉告」結,四章以「其告」起;四章以「威儀」結,五章以「威儀」起;五章以「爾類」結,六章以「其類」起;六章以「祚胤」結,七章以「其胤」起;七章以「有樸」結,八章以「其樸」起:又都屬「連環體」。

(一)、聯珠格

  1.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蔡邕:飲馬長城窟行──節錄)

  2. 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 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林語堂:來臺後二十四快事)

  4. 老貓老貓,上樹摘桃,一摘兩筐,送給老張。老張不要,氣的上吊。上吊不死,氣的燒紙。燒紙不著,氣的摔瓢。摔瓢不破,氣的推磨。推磨不轉,氣得做飯。做飯不熟,氣的宰牛。宰牛沒血,氣得打鐵。打鐵沒風,氣的撞鐘。撞鐘不響,氣的老鼠亂嚷。(北平歌謠)

(二)、連環體

現代漢語中「連環體」的例子較少,以下是「徐自摩」的「在別康橋」四、五、六節。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沈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沈默,
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以上節選自「黃慶萱」的『修辭學』中第二十六章「頂真」)

top

05

伍、類文

一、精衛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字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反,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煙于東海。
(選自山海經北山經)

二、岐路亡羊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岐路之中又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著移時,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飛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著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
(選自列子說符)

三、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其,墜而折其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九 愚公移山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選自淮南子人間) 

 

top


│回第五冊目錄下一課上一課
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四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