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四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五冊目錄

下一課上一課

第五冊第七課 文天祥從容就義

編寫:盧惠美老師


﹝一﹞胡廣相關資料
﹝二﹞文天祥生平(1236─1283)
﹝三﹞文天祥之字號由來
﹝四﹞文天祥作品
﹝五﹞修辭與文法
﹝六﹞漫談狀元


01
﹝一﹞胡廣相關資料

胡廣的父親胡壽昌,是明太祖洪武年間的名臣,「所致平冤獄,毀淫寺,修廢堰,民甚德之。」胡廣為其次子,建文時,舉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賜名靖。成祖即位,胡廣迎附,復名廣,壘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他曾經兩次跟從成祖北征,甚受寵遇;為人醇謹,「帝前所言,及所治職務,出未嘗告人。時人以方漢胡廣。」卒,贈禮部尚書,飾文穆。著有《胡文穆雜著》等書。

top

02
﹝二﹞文天祥生平(1236─1283)

  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他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中狀元後,他又改字宋瑞,後號文山。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正月,因元軍大舉進攻,文天祥立即捐獻家資充當軍費,招募當地豪傑,組建了一支萬餘人的義軍,開赴臨安。 次年正月,元軍兵臨臨安,文武官員都紛紛出逃。 元軍佔領了臨安, 宋端宗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指揮抗元,陸續收復了許多州縣。祥興元年(1278)冬,元軍大舉來攻,文天祥兵敗被俘,服毒自殺未遂 。

  之後文天祥在監獄中度過了三年。獄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強忍痛苦,寫出了不少詩篇。《指南後錄》第三卷、《正氣歌》等氣壯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獄中寫出的。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見文天祥,親自勸降。文天祥回答:「但願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氣惱,於是下令立即處死文天祥。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場。從容就義。死後在他的帶中發現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死時年僅四十七歲。

top

03
﹝三﹞文天祥之字號由來

  宋理宗保佑四年,文天祥狀元及第,他以天地與道同一不息,鑑往知來之義,申論如何重視民生,革新政治,禦侮圖強等政策,宋理宗看了他的試卷之後,認為「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親自提列為第一名,欽賜狀元及第。這也是他的「宋瑞」字號的由來。
  文天祥賦性中耿,遇事慷慨直言,由於才高言直,反而常遭權臣妒忌。有感於當時朝廷由賈似道當國,專己自擅,不能有所作為,再度辭職回歸故里,開闢文山作為他閒居讀書,以文會友的場所,因而當時的文人稱他為「文山先生」。

top

04
﹝四﹞文天祥作品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闢易。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top

05
﹝五﹞修辭與文法

對偶

  1. 「無不道之君,無可弔之民。」

  2. 「母老子弱。」(「母老」對「子弱」,屬句中對。)

  3. 「權臣誤國,用捨失宜。」

  4. 「惟可死,不可生。」

  5. 「不為宰相,則為樞密。」

  6. 「孔約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排比

「北朝用其叛將、叛臣,入其國都,毀其宗社。」(說明:結構相同,但字數有變化。)

引用

「孔曰成仁,孟云取義。」

譬喻

「觀者如堵。」

借代

「宗社」。

感嘆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轉品

  1. 「即為絕筆自贊。」(說明:贊,文體名,評論褒貶用,是名詞,此處轉為動詞,有陳述評價之意。)

  2. 「天祥相宋於再造之時。」(說明:相,名詞,此處轉為動詞用。)

疊韻複詞

從容

有無句

  1. 「宋無不道之君,無可弔之民。」

  2.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表態句

「意氣揚揚自若。」

判斷句

「天祥為宋狀元宰相。」

top

06
﹝六﹞漫談狀元

  在本課中得知胡廣和文天祥都是狀元出身,狀元就是類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號的狀元約有七百多人左右,他們都是在苦讀之後,才一舉天下知,成為當時科考上的佼佼者。因曆朝歷代多以文藝及哲理為取才的標準,雖然這些狀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學家,但仍以文學家為多。其中較為人知的有,唐代的賀知章、王維、柳公權,宋代的張孝祥、文天祥、呂蒙,明代的胡廣、楊慎,清代的翁同和、張謇等。中狀元稱為「大魁天下」,是讀書人的最高榮譽,但大多數的狀元,因為個人的因素或當時環境的牽制,使其一生不能大伸手腳,有所作為,而終至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狀元起初稱為「狀頭」,原來在唐朝參加考試的士子,經由各州貢送到京城,在應試前遞送需「投狀」,即類似今日考試報時填寫資料的情形一樣。考試結束之後,將最高的成績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狀頭」。居首者因曰狀頭,亦曰狀元。
  明清兩代,殿試一二三名,確定其名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進狀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儲相」之名,因為這個職位較接近皇帝,升遷的機會比同榜者快。
  在清朝的殿試主要以應考者的書法來定優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試卷形式上的整齊,以利閱卷者評閱考卷。到了康熙年間,中年時的康熙對書法產生愛好之心,於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流風下,紛紛勤練書法。而這個風潮對於狀元的擇取也有莫大的影響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試擬吳昺為狀元,可是康熙喜歡第二名的戴有祺的書法字,於是戴有祺便成為欽點的狀元了。

 

top


│回第五冊目錄下一課上一課
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四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