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第五冊目錄 |
│下一課│上一課│ |
第五冊第三課 小小的島 |
編寫:曾靖月老師 |
一、作者
二、結構分析
三、小小的島賞析/何寄澎
四、修辭法
六、比較
七、文字遊戲
八、談情詩說愛情
九、詩在趣味中蕩樣
十、我們一起來寫詩
十一、小試身手
一、作者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河北省人。民國22年(西元1933年生)。中興大學畢業,曾任職基隆港務局。民國57年應邀赴美,在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研究,得碩士學位。現任教於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
鄭氏擅長寫抒情詩,能熔古典於現代,以嶄新的語言鑄造鮮活的意象,深受讀者喜愛。早期以浪漫意識、奔放的性情及其獨特語言交織而成詩篇,如:船長的獨步、水手刀、錯誤、賦別等,最令人傾倒。民國46年後詩風漸變,略趨艱澀;民國69年始再有燕人行之出版,恢復積極寫作。然因歲月之思、國家之感,以及生命體悟等因素的影響,其詩無論內容、形式,俱與早期異趣。民國84年以後以寂寞的人坐著看花(詩集)獲國家文藝獎。著有衣缽、窗外的女奴、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等書。
二、結構分析(摘自流浪阿賢隨堂講義)
文體:抒情詩。(形式上:新詩)。
開頭法:開門見山法。
結尾法:慰勉期望法『以抒情做結』。綱領:對愛人的深情。
立場:第二人稱「你」。
筆法:寓情於景。【以「寫景」為主調】。以「空間」為序,順序法。
文旨:詩中歌頌作者思念的人所住的小島,在美景的描繪中寄託了深摯的感情。
結構:共分四節,【分、分、分、合】→尾括式的分述法。
〈a〉第一節:小島上的魚群與小鳥。【客觀的自外象描寫島】
〈b〉第二節:寫山崖、草地、陽光、海風。→【寫景中抒情】
〈c〉第三節:寫雲朵、雷聲、林叢、溪流。
〈d〉第四節:在深情中作了祈願與許諾。【把情感托出】技巧:
形式上:排比;每節四行;意象上的對偶。具整齊之美。
色彩上:繽紛的色彩。
【第一節:青青、五色、琴鍵的起落(黑白);
第二節:長藤、野花、藍、綠】
聲音上:「雷笑」「舞歌」「流歌」→「小鳥的啁啾」
情感上:充滿關懷、真誠、溫柔等含蓄的深情特色:情景交融,溫柔敦厚,形式整齊,用字凝鍊,音響鏗鏘,節奏流暢。
三、小小的島賞析 何寄澎
楊牧在鄭愁予傳奇一文裡,劈頭就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這話一點不假。鄭愁予詩的語言是中國的,節奏是中國的,最重要的是他的感情是中國的。所以他的抒情詩能寫得好。
在現代詩人當中,鄭愁予是少數能繼承中國古典詩抒情傳統,繼而發揚它的詩人之一。事實上,它用「愁予」這個名字,已透露了許多消息;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辛稼軒菩薩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即是他「愁予」一名之所出。
小小的島這首詩,語言平易,意象美麗,情感動人,是一闋精緻的小品。全詩分四段,前三段都描繪這小小的島,末段才把情感寄託出。詩人以如許的氣力描繪小島是必要的,因為透過這三段文字,讀者才可以充分想像並感知到這島的美麗,而島之美麗除了它本身的迷人外,還因為這兒居住的是「你」這個令詩人傾心的人物。
第一段是客觀的自外象描寫島,第二段就有了主觀的移情,詩人似乎迫不及待的要把這情感洩露出來,因為這思念太強烈了,不吐不快,卻又欲說還休。那兒的山崖都愛凝望,那兒的草地都善等待,靜態的東西立刻生動起來,而讀者會在剎那間覺得「你住的小小的島我正思念」這句又含蓄得多麼可愛。全詩在形式上,以整齊美貫串著;四段,每段四行乃是最明顯的。其次,各式各樣的對偶重重疊疊地出現:棲息於淺沙的魚群對跳響在枝上的小鳥;愛凝望的山崖對善等待的草地;藍的陽光對緣的海風;鬱鬱的健康隊徐徐的愛情……而這兩行又互相對偶,第三段中「雲的幽默予隱隱的雷笑」、「林叢的舞樂予冷冷的流歌」,也是如此。雖然在數字上是參差的,但意象的對胄仍賦予形式充分的整齊美。愁予實在掌握到古典的精華而巧妙地融入現代詩中。
其次,繽紛的顏色更加深了美,第一段的「青青」「五色」是明色,「琴鍵的起落」一句則隱藏了鮮明的黑、白兩色。第二段「長藤」「野花」是隱色,「藍」「綠」是明色。世間所有的顏色在這裡都具備了。第三段有了聲音,呼應著首段小鳥的啁啾,而就情感的表現上,則是相對的,後者是愛情的愉悅,前者則是一種小小的挫折,如天候中的晴朗與風雨。這首詩中有幾個句子是極好的,如「你住的小小的島我正思念」,除了含蓄得可愛外,節奏也是不容更易為「我正思念你住的小小的島」的;而「披垂著長藤如髮」「鋪綴著野花如果盤」亦同,其間明喻的位置也都不容更容,而這樣的節奏和意象,能生動地刻畫出人的形狀來,尤其「披垂著長藤如髮」一句,鮮明地塑造出翹首盼望的形象;二句都能更深刻地襯托出「凝望」與「等待」的意義。
從「你住的小小的島我正思念」一句的含蓄,經過抽絲剝繭地描繪,慢慢醞釀,到最後明朗化地說出「以我的一生為你點盞燈」,相得益彰,確能表現出那誠摯的深情。這是一首很美很動人的情詩,文字絕對平易,而意象絕對凝練,工力不著痕跡,令人衷心折服。
四、修辭法( 摘自流浪阿賢隨堂講義 )
類疊
那兒屬於熱帶,屬於青青的國度
那兒的山崖……那兒的草地……那兒浴你的陽光 ( 兼排比 )
小小的島
健康是鬱鬱的
愛情是徐徐的(4、5排比)
隱隱的雷笑
冷冷的流歌(6、7排比)
輕輕的地震
摹寫
淺攤上,老是棲息著五色的魚群
小鳥跳響在枝上
那兒浴你的陽光是藍的,海風是綠的(兼排比,形象化)
倒裝
你住的小小島我正思念
你住的那小小島我難描繪
五、難分難解的『的』和『得』(摘自國語日報)
一、以下詞性用【的】
〈1〉表示所屬的介詞:
如:爺爺的好同伴、屋前的小溪、他們的家、育幼院裡的小朋友〈2〉形容詞加名詞:
如:所費的功夫、雄偉的高山、堅定的腳步、簡單的故事〈3〉表示代名詞:
如:賣菜的、唱歌的、說媒的〈4〉副詞詞尾:
如:輕輕的跑、慢慢的吃〈5〉動詞後面加名詞:
如:跳的繩子、跑的速度、洗的碗盤、穿的衣服二、以下詞性用【得】
〈1〉表示可能:
如:買得起、看得開、吃得下、拿得動〈2〉表示情況:
如:嚇得四條腿發軟、弄得水花四濺、睡得安安穩穩〈3〉表示程度:
如:佩服得不得了、穿得很快、做得很好〈4〉表示效果:
如:逗得哈哈笑、畫得栩栩如生、做得天衣無縫、撞得鼻青臉腫〈5〉動詞後面加形容詞:
如:跑得快、跳得高、穿得漂亮
用台語念句子:
念 『ㄝˊ』 『ㄚˊ』──用【的】
念 『ㄍㄚ˙』──用【得】
六、比較
楊喚,夏夜,屬兒童詩。
余光中,車過枋寮,重寫景。
蓉子,傘,重寫景。
梁雲坡,射手,重抒情。
鄭愁予,小小的島,在寫景之中寄託深情,能夠承接中國詩歌的抒情傳統。
七、文字遊戲•紙上擇友•
看看下邊方框裡的字,哪個能和後邊格子裡的字「交朋友」組成詞,把它挑出來並寫在格子裡。
八、談情詩說愛情
說起愛情這玩意兒,縱然人類已經上太空了,它仍不改玩弄人類的本性,無論年齡、不管種族,它無時無刻不滲入人心中,進行搗亂的工作。下面就介紹幾首情詩,看看這些人是如何對待心中那份情愛之心的。
海上的聲音/民國•方瑋德
那一天我和她走海上過,
她給我一貫鑰匙一把鎖,
她說:「開你心上的門,
讓我放進去一顆心,
請你收存,
請你收存。」
今天她叫我再開那扇門,
我的鑰匙早丟掉在海濱。
成天我來海上尋找,
我聽到雲裡的聲音
「要我的心,
要我的心!」說明:
這是一首淺而易懂的詩,對於曾談過戀愛的人而言,可能讀後會會心一笑吧。詩分成二段,前一段是描寫談戀愛時的信誓旦旦,女主角將心交付給詩人,一聲聲「請你收存,請你收存。」喊得多麼熱烈而動人。第二段寫詩人失戀的情景,此時詩人只覺得女主角毅然絕然的分手,自己的一顆心嗒然若失,所以他不斷的說:「要我的心,要我的心。」已付出的感情,那能說收就收呢,因而在字面之下,是詩人痛入心肺的傷心。
這首詩的作者方瑋德,是現代詩人,民國二十四年去世,當時他才二十七歲。「一點距離所不可免的誤會……瑋德精神受愛神的箭傷,自然也是很多的。」方瑋德的朋友如此說,原來在民國二十一年左右,方瑋德在北平為一位女子傾心,可是生活的壓力,使得兩人分隔南北,終於詩人受不住愛情的煎熬,就一病不起。所以太上忘情,衷情皆在我輩啊。
鄭愁予的〈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這首詩的結構分為「始、中、終」三部份,作者運用時空變化,時間由長漸短,空間由大到小,情理與時空交會,寫出一個倦守春閨如蓮花開落的少婦內心的寂寞、期待與失望,構成美麗淒哀的效果。
這首詩時空經歷四次的轉換:首節「開始」就顯現出作者的才華,第一句「我打江南走過」,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暗示著過客的匆匆;第二句「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以「蓮花的開落」含蓄地點出季節的數度變遷,暗示著女主角等待時間的漫長。
中間一節情節的「發展」,先把時間限定到「三月」,寫「東風不來」、「柳絮不飛」的寂寞小城,此後進一步把時間縮小到「向晚」,寫「跫足不響」的街道,不揭的「春帷」、緊掩的「窗扉」,運用豐富的意象,描述離人情懷中春閨少婦的落寞。而這春閨少婦的落寞,只是表象意義,其實作者是藉少婦的落莫渲染出自己本身飄泊的落寞情懷。
末節「結句」,又以「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句,回應首句「我打江南走過」,將鏡頭放大拉遠到虛無而廣闊的空間和連綿不斷的時間長河中,不但使前後文互相呼應回照,更重要的是能使本詩結構均衡,不致前擠後空或前空後擠。伴隨著這四次結構完整的時空轉換,詩中主角的感情的變化也有戲劇性的轉換,整首詩意境優美而深婉,謀篇合乎「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尤貴首尾貫穿,意思清晰。」的審美原則,完整的呈顯出抒情詩的婉約美感特色,使讀者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均衡和諧的美感。
(摘自林文欽《現代詩鑑賞教學》)
九、詩在趣味中蕩樣
〈 春天像你你像煙煙像吾吾像春天 〉管管
春天像你你像梨花梨花像杏花杏花像桃花桃花像你的臉臉像胭脂胭脂像大地大地像天空天空像你的眼眼像河河像你的歌歌像楊柳楊柳像你的手手像風風像雲雲像你的髮髮像飛花飛花像燕子燕子像你你像雲雀雲雀像風箏風箏像你你像霧霧像煙煙像吾吾像你你像春天
春天像秦瓊宋江成吉斯汗楚霸王
秦瓊宋江林黛玉秦始皇像
「花非花
霧非霧」創作詩文,老師教我們要用譬喻:「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射在你的波心。」喻體與喻依的性質不要太相近,如「我」與「雲」是人與天象,性質不同。而且可以連用三個以上的喻依,如蘇東坡〈赤壁賦〉說到簫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就連用四個喻依,這樣的修辭法叫「博喻」。但是,你看過像管管這樣的詩篇嗎?連題目都用譬喻(四個博喻),詩的本文用了二十九個「像」(二十九個博喻)。而且喻依與喻依之間還用「連鎖法」將他們一一串在一起,最後連喻體(春天)也成為喻依(第一段最後的語詞),行成一個圓形的大譬喻,一串佛珠。這真是大膽而有趣的作品。
然而,這是一首好詩嗎?
春天可以像你嗎?你可以像梨花嗎?梨花像桃花嗎?桃花像你的臉?──這些,當然都可以成立。既然徐志摩可以說「我是天空中的一片雲」,我像雲,你當然可以像春天,天下萬物都可以找到二者之間的共通性:人性有其相通處(秦始皇→宋江→成吉思汗→楚霸王→秦瓊→林黛玉),物性有其相通處(胭脂→大地→天空),人性與物性又有其相通處(春天→你→煙→吾→春天),天下萬物可以混然一同,莊子的〈齊物論〉將壽夭、聖愚等都同看待,佛教認為眾生平等,管管以類似歌謠的方式說「春天像你你像煙煙像吾吾像春天」,不是很恰當嗎?
問題是:當我們都認同你的眼像河河像你的歌歌像楊柳楊柳像你的手……,世界萬物都有可像之處時,管管卻筆風一轉,選擇白居易的兩句詩「花非花,霧非霧」作結,連花都不像花,霧都不是霧的時候,還有什麼能像什麼呢?管管在全面肯定之後,緊接著竟是斷然否定(自我否定),戛然而止。彷彿禪宗突然而來的棒喝,逼人在絕處思考。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花非花,霧非霧」視為一個當名詞用的子句,如果,「花非花,霧非霧」或許可以借代為「愛情」,因為,只有「愛情」才可能「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果真如此,則「秦瓊宋江林黛玉秦始皇像『愛情』」,又可以拓展出另一個思考空間,蕩開了春天景色無邊的平面意義,深化了春天、你、我、的內涵。
〈春天像你……〉這樣的一首詩,大膽用了二十九個「像」字,但它絕不是一種遊戲筆墨而已,它啟發我們去思考:「像」與「不像」之間,有多大的距離?人與人之間不是有很多可通可同的地方,但也不能忽略那相異而獨立的一面。
二十九個「像」字以「類疊」方式出現,如果你就被震懾住了,那麼,現代詩的趣味你就無法盡享了!
(選自管管著《管管詩選》,洪範書店)
十、我們一起來寫詩
訓練學生集體創作,讓學生在趣味中練習新詩的創作。
將學生分成三組。
第一組負責造出「你的□□」的句子,字數長短不拘。
例如:你的鄉愁、你的藍色憂鬱。第二組負責造出「動詞」的語詞,字數亦不拘。
例如:勾起、碰撞、跌入。第三組負責造出「我的□□」的句子,字數不拘。
例如:我的青春、我的夢、我的永遠。然後請學生開始從三組句子中排列組合出新的詩句,鼓勵學生愈有創意的句子愈好,然後分享此詩句的意涵,及如何將此詩句繼續發揮成一首完整的詩。
例如:你的藍色憂鬱跌入了我的夢中。
十一、小試身手
你住的小小的島我正思念那兒屬於熱帶,屬於青青的國度淺灘上,老是 ( 1. ) 著五色的魚群小鳥跳響在枝上,如前鍵的( 2. )那兒的山崖都愛( 3. ),批垂著長藤如髮那兒的草地都善等待,( 4. ) 著野花如果盤那兒浴你的陽光是藍的,海風是綠的則你的健康是鬱鬱的,愛情石徐徐的雲的幽默與隱隱的雷笑林叢的舞樂與冷冷的流歌你住的那小小的島我難( 5. )難繪那兒的午寐有輕輕的地震
( ) 1…… 〈1〉棲息〈2〉沉醉〈3〉休養〈4〉歇業。
( ) 2…… 〈1〉行止〈2〉高低〈3〉左右〈4〉起落。
( ) 3…… 〈1〉瞄準〈2〉脾睨〈3〉凝望〈4〉觀察。
( ) 4…… 〈1〉展示〈2〉鋪綴〈3〉陳列〈4〉布置。
( ) 5…… 〈1〉刻意〈2〉杜撰〈3〉描繪〈4〉編織。答案:1、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