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四冊目錄

下一課上一課

第四冊第十二課 生存與奮鬥的啟示

編寫:陳麗香老師


一、關於作者
二、《老人與海》內容梗概
三、關於海明威
四、生命的價值
五、名言佳句


01
一、關於作者:

 (一)生平

蔣經國,浙江省奉化縣人。生於清宣統二年(西元一九一○年),卒於民國七十七年,年七十九。曾留學俄國。回國後,任江西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努力建設新贛南;抗戰時,擔任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盡心培植建國幹部;勝利後,辦理東北外交,為國爭取權益;督導上海經濟,安定金融秩序;均有卓越績效。

政府播遷來台,出任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主任,積極推展青年運動。嗣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改善退除役官兵生活。繼任國防部長,加強國家防衛力量。再任行政副院長、院長,於行政院院長任期內,全力推行政治革新,推動國家十大建設,對政局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卓具貢獻。民國六十七年,當選為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七十三年再當選為第七任總統;勤政愛民,深受人民擁戴。尤於晚年,更致力推動民主憲政,贏得國內外一致讚揚。惜終因積勞成疾,又抱病從公,不幸逝世。著有負重致遠、風雨中的寧靜、我的父親、守父靈一月記等書。

(摘自《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手冊》)

 (二)作品

寧靜

有兩個畫家相約各繪一幅畫,表露「寧靜」之意。
第一個畫家畫下一個大湖,風平浪靜,湖面如鏡,山上的美景在水中映得清清楚楚。
第二個畫家畫下一個大瀑布,旁邊有一棵小灌木的枝子彎在水中,樹的頂端分枝上,擱著一個小巢(幾乎被浪花浸濕),中間睡著一隻知更鳥。
第一幅畫儘是停滯;第二幅畫才是寧靜。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患難和危險當中,可是對於有信心的人,在生活裡面卻是有極端的安寧。

(讀荒漠甘泉感想之一)

top

02
二、《老人與海》內容梗概

本書作者海明威(1898-1961),是美國現代小說家,性好冒險刺激,曾當過軍人、鬥牛士、拳擊家、獵人、漁夫等,行跡遍佈世界各大洲,這些豐富的生活經驗,都成為他寫作的素材。他的文章樸實有力,對白簡練生動,成為許多作家模仿的對象。一九五四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老人與海」是描寫一個古巴的老漁夫,獨自駕著一葉小舟在海上捕魚,經過兩晝夜的爭鬥,用盡一切方法,忍受許多痛苦,終於殺死了那條比小舟還長的大魚。不幸的是,死魚的血腥味卻引來一群鯊魚,老人雖然鼓足餘勇,和鯊魚展開搏鬥,驅走了這批「強盜」,然而那條死魚最後卻只剩下一具骨架了。

這個故事所強調的是人類不屈服的、可貴的意志力,但是對於與其相抗衡的另一股力量,海明威也同樣予以讚美;他所著重的是人在奮鬥過程中所顯現的價值,而非最後得到的具體的物質報酬。正如書中老人所說:「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男子漢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人的尊嚴、人類存在的意義,都包括在這句話中了,或許這也就是海明威所認定的「生之意義」吧!

本書雖然是一個人與自然抗衡的故事,但進一步來看,我們也可以把它看做人為追求理想的奮鬥歷程,海就是社會,魚則代表理想;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經常會陷於孤獨及各種逆境中。問題是我們是否能秉持像老漁夫般的「生之力」,為艱苦的人生旅程加添一具值得懷念的「魚骨架」。這本書的情節雖然簡單,卻將人生的意義深刻地表露無遺,相信讀過本書後,會使你因而獲得不少啟示,激發出潛在的意志力。

(世界少年名著選集)

top

03
三、關於海明威

關於海明威 魯蛟

他於一八九八年七月二十一日誕生在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近郊的橡樹園。父親是個喜歡打獵釣魚的醫生,母親則是一個音樂的愛好者。由於父親的愛好,使他還不滿三歲的時候就從他父親手中接過了一枝釣桿。十歲生日的時候,就正式得到他父親所贈的獵槍。從此,這位傳奇性的人物,一生當中就與釣桿和獵槍建立了不平凡的關係。

中學時代的海明威,是一個頗出風頭的學生,他不但是游泳、足球的選手,同時,也是校刊的編輯,偶而也有作品在學校出版的季刊上發表,他這一生的筆墨生涯,可算是從這裡開始。

一九一七年四月,美國正式參加歐戰,十八歲的海明威,槍癮大發,硬是想參加志願軍,由於體檢沒有通過,這個理想沒有得到實現。這時,雖然已經高中畢業,但他沒有去敲大學之門,到堪薩斯的明星報當記者去了。到了第二年,他聽說紅十字會正徵募救護車隊,前往義大利服務,他便立即報名參加。

在義大利的時候,曾經因腳部受傷而入院三月,出院後再投效義大利軍,任中尉,並曾因戰功而得到贈勛。

一九二○年到芝加哥美國合作協進社的機關報中擔任編輯工作。

爾後海明威完全是生活在寫作、戀愛、結婚、離婚與旅行中,腳步不停地往來於法國、西班牙、非洲等地,使他的生活內容得到了充實。

一九三九年九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又把他的生命投入到戰火之中。一九四一年,曾經以中日戰爭特派員的身分來過中國。次年,自行改裝小艇,從事於古巴近海德軍艦艇的搜索工作,一幹就是兩年。一九四四年,代表柯里爾周刊為美國第三軍的陸軍記者。並曾參與諾曼第登陸作戰的情報蒐集工作。

他用冒險、刺激與驚奇來裝飾自己的生活,來考驗自己的生命。他多次投入戰爭,沒有一次不是出於內心的志願,戰爭的內容裡是充滿了危險的,人類在本能上對於戰爭都有恐懼,海明威卻不,他勇敢的去接近它,去擁抱它。

當海明威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因為學拳擊而傷一隻眼睛。在義大利服役的時候,曾經在分發巧克力糖給軍隊的時候受到重傷,膝蓋上開了十二次刀。一九四四年以記者身分隨第三軍駐在英國時,在倫敦曾發生車禍,頭上縫了五十七針。在非洲的森林中,兩天內飛機出事了兩次,使他腦部受到震動,眼睛差一點瞎掉了,一些報紙還曾經刊出了他逝世的新聞。除此以後,光是為了作戰,他身上中彈九處,頭部受傷六次。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在十八歲的時候,在義大利被炸傷的時候,人們都認為他死了,丟下不管他了。結果醫生在他的身上拿出兩百三十七塊碎片來,取不出來的還不算數。

介紹海明威痛苦的經歷,旨在說明他處理生活的一種態度,這是任何人所無法相比的。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海明威之所以有偉大的作品問世,實有賴於他這種奇特的性格與充實的生活內容。

top

04
四、生命的價值

 (一)工作

「每個人對工作的看法之差異,就在人生觀之不同罷了。」

有一則真實的故事。

巴黎艾菲爾鐵塔當年在打地基之時,有一位報社的記者去訪問打地基的工人,想知道他們對此項工作之看法。

第一名工人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幹一天算一天啦!我每天下班後,希望有一杯老酒喝喝,就滿足了。」這名工人的態度懶散,對興建鐵塔似乎沒有什麼興趣,是個典型的「為生活而工作者」。

記者走了幾步,碰到另一名忙碌的工人,也問他相同的問題。

工人擦擦汗回答說:「我一家五口就靠這份收入,所以我必須努力地工作,以養家活口。而且,我知道勤奮工作必獲得上級的賞識,希望不久之後就會升級加薪。」這是個「為工作而工作者」。

記者走到另一邊,遇見一名若有所思的工人,又問他同樣的問題。

工人昂首回答說:「我正在興建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鐵塔,這件工程完工之後,全世界的人都將慕名來參觀。能夠參與這一件偉大的工程,我覺得很榮幸,而且我的家人也會以我為榮。」這是「為理想而工作者」。

三個領相同薪水、做相同工作之人,對「工作」的看法差異如此之大,其原因就在人生觀迥異罷了。

那麼,請問你是「為生活而工作」、「為工作而工作」,還是「為理想而工作」的人呢?

 (二)鐵達尼號之外 郝明義

工作不計名利,工作不計得失,這都是說來容易的事。更何況:不計,又要如何不計?

『鐵達尼號』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倒是可以給我們做一個很好的旁證。

卡梅隆以善於拍攝大資本的電影著稱,『鐵達尼號』固然是投資二億美元的鉅作,前兩部『魔鬼終結者續集』、『魔鬼大帝:真實的謊言』也都是一億美元的手筆。他很會花別人的鈔票,同時也很會替別人賺鈔票,這是大家都熟知的事情。但是,比較不為人知的,可能是他也很會放棄自己的鈔票。

在他還沒有成名的日子裡,為了確保自己能導能演他自己寫的劇本『魔鬼終結者』,卡梅隆連『魔鬼終結者續集』的權利一起,以一塊美元的代價賣斷給他的製片人。

拍『魔鬼大帝:真實的謊言』的時候,由於需要追加三千五百萬美元的拍攝資金,他又放棄了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所有權。

到了『鐵達尼號』呢?由於投入資金已達天文數字,二十世紀福斯公司要他減縮預算時,他乾脆放棄自己的導演加製片費八百萬美元,也放棄了日後的分紅辦法來交換(以今天的賣座來看,他的分紅至少可以有一千五百萬美元)。因此,儘管『鐵達尼號』已經創下影史的賣座紀錄,但,卡梅隆本人拍攝這部電影的所得,只有他的劇本費:一筆不到一百萬美元的數字。

當他還沒成名之前,我們可以為了他放棄擁有『魔鬼終結者』的決心而喝采;在他享得大名之後,我們可以為了他放棄擁有『魔鬼大帝:真實的謊言』的氣度而佩服。但是在『鐵達尼號』呢?

這一定是一部他認為會成功的電影,他也早就有了充分的本錢和條件來堅持自己日後應有的回報。但他卻只為了完成這部電影,放棄了前後二千三百萬美元的個人所得。(換算成台幣吧?七億六千萬台幣。)

我們不必為他喝采了,我們只須相信他是一個不計名利,只為理想而工作的人。

名利可以如何不計?

可以如此不計。

二十多年前有一本書:『天地一沙鷗』。

『天地一沙鷗』裡,沙鷗有兩種。一種把飛行當作覓食的手段,因此,競逐的範圍主要在自己海岸邊的船舷;爭食的目標,主要是水手施捨的零食。另一種沙鷗卻只把飛行當作理想,因此等牠把飛行的技術練到最遠也最快時,雖然沒有把覓食放在心上,牠卻可以享受到最內陸與最遠洋的山珍海味。

卡梅隆真是那隻特別的沙鷗。

top

05
五、名言佳句

  1. 泰戈爾 
    樂與憂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每一種痛苦,每一種焦愁,全都貫穿著快樂的絲縷。這道理如果我們能了解,我們到哪兒都會很平安。

  2. 狄更斯
    我們得到生命的時候附帶有一個不可少的條件:我們應當勇敢保護它一直到最後一分鐘。

  3. 約翰遜
    航海於生命海洋上的旅人,往往只希望靠風力推動而不是靠自己划槳前進,許多人的事業之船都是在他們垂手等待風力時翻沉。

  4. 哥德
    無用的生命,只是早的死亡。

  5. 辛尼卡
    生命是一篇小說,不在長,而在好。

  6. 富蘭克林
    你愛惜生命嗎?那麼請不要浪費時間,因為生命是時間構成的。

  7. 史賓塞
    生命因痛苦而增長知識。

  8. 蕭伯納
    人生真正的快樂,在於你自認有一個偉大的生活目標。

 

top


│回第四冊目錄│下一課上一課
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