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四冊目錄

下一課上一課

第四冊第九課 久違了,故人

編寫:鄧文吉老師


壹、作者參考資料

美的沉思者---台灣美學家「蔣勳」

一、美的啟蒙者-母親

二、美的導師-陳映真、啞弦

三、美的轉移-從戲劇到史學、哲學

四、美的迴響─多才多藝的鼓勵

五、美的緣分-蔣勳的書畫

六、美的遊歷-藝術的探索者

貳、課文參考資料

一、南北朝隋唐石雕

二、菩薩

三、天龍山

四、趺跏

參、成語世界

一、關於佛家語

二、關於佛教的成語、俗諺語

肆、思考練習

一、使用適當的詞語,描寫以下歷史文物

二、寫出意義相反的形容詞


壹、作者參考資料

美的沉思者---台灣美學家「蔣勳」

0101

一、美的啟蒙者----母親

民國三十二年出生在歷史古都西安的蔣勳,似乎血液中便留著一種傳統的古風,即使學的是西洋藝術,他不同於一般的藝術家,永遠流露對儒家思想的執著。

「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遇見比我母親更會講故事的人。小時後我們家孩子最高興的事,,就是母親今天心情好,能講個故事來聽。蔣勳的母親是前清旗人官宦家庭的獨生女,他曾經和外祖母守著一幢古宅,聽著彷彿如大官園的家族故事,也歷經改朝換代、戰亂逃亡的顛沛流離的歲月。這些都成母親刻意渲染之下,都成了一篇篇神奇有趣的中國古老傳說,也是蔣勳記憶中最早的文學感動。而大龍峒廟口看的歌仔戲,也是奠定他對藝術產生興趣的基礎。」

top

0102

二、美的導師-陳映真、啞弦

師大附中時期,蔣勳都是在台北重慶南路上的東方出版社度過清澀歲月,在書架前,念了三年的世界名著小說,因為大半是十九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時期的文學作品,得以培養他淑世的理想;於是,在週記上開始寫:「我希望作文學家。」當時年少輕愁的他,在文學世界得到很大的滿足(即使紅字成績單寄到家裡),也開始了解什麼是人性,使他在孤立的心靈有了平衡的力量。因為此時的他對音樂、美術、文學有不可救藥的執著與著迷,而父親只能用退役之後轉任的公務人員薪水養活六個子女,因此昂貴的音樂學費是甭想,學畫也只是短暫的供給,最後蔣勳找到一種最「廉價的興趣」,那就是在數學本子,以旺盛的精力和喘息不安的聲音寫滿說強說愁的詩句。聯考失利後進入了私立強恕中學,蔣勳的新詩被啞弦推薦,登上了『青年雜誌』等刊物,他也開始嘗試小說的創作,和參加文藝研究社、主編校刊。此時結識了熱忱的英文老師陳映真(本名陳永善),教他唱英文歌曲,參加老師指導的話劇團,使得失意的年輕人,在心理上得到更多層面的滋養,因此他不僅後來在思想上和著述上,深受陳老師的影響,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社會正義感與人道主義的關懷,也對戲劇滿懷著憧憬,進入文化大學戲劇系。

top

0103

三、美的轉移-從戲劇到史學、哲學

如願以償地進入嚮往已久的戲劇領域,但天不從人願,蔣勳失望了,因為當時國內戲劇研究的環境,使他懷抱的美學理想完全落空,只好忍痛放棄。原本想轉往美術系或哲學系,因家人反對而改讀歷史系。這樣的抉擇,果然對日後的知識訓練,有重大的影響。

「以往我對文藝的愛好是主觀的。但在有了史學的訓練之後,我開始把文學藝術,擺回其所在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中來看,而不在只停留在少年時期那種浪漫的主觀。」從此的蔣勳在史學上,開闊了視野,也以純粹個人的主觀感性藝術,走向知性客觀的藝術史研究。雖然在知識的焦點有了這麼大的轉移,但他仍難忘情於哲學的探求,尤其在大一的時候,受到當時流行的存在主義的洗禮,承受過多的生命的質疑,所以他不時到哲學系旁聽。後來竟成了前清皇族毓均老師的入室弟子,在毓老師的活的見證,及不同於一般的史實觀點,他有了新的領悟:藝術比政治更能跳脫狹隘的觀點,他說:「明朝亡了以後,許多優秀的的人都走上了藝術的路,像石濤、八大,因為藝術可以相對地具有超越於政治上的價值觀。……當前朝的仇恨消失之後,我們發現,他們真正偽這個民族做了事。他們在藝術上營造了嶄新的視覺空間,位當時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理解的線索。」於是蔣勳選擇了通往先民的喜悅苦悲之藝術研究。

兩年的研究所課程,幾乎都在故宮博物院,以「學徒式」的學習方法,跟著那志良、莊嚴、李霖燦等宿儒研究,因此對固有文物有一分理論之外的深厚情感。經由對文物的直接暨接觸,以往所學的歷史不再是空洞的,藝術也自此融入了生活之中,更啟發他走向美學的基礎。

top

0104

四、美的迴響─多才多藝的鼓勵

蔣勳於一九七六年自巴黎、西班牙、義大利、荷蘭、德國、瑞士、英國及希臘各地旅行,做藝術札記,同年底返國。一九七七年主編雄獅美術,將它擴大成為綜合美術、建築、戲劇、文學等多樣化的刊物,而且使雄獅美術成為當時反映台灣本土化最具挑戰性的雜誌,掀起本土化與民族性之廣泛討論的熱潮。一九七九年開始任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台灣大學、淡江大學等,講授「美學」及「藝術史」等課程。一九八三年擔任東海大學美術系之創系系主任。擔任過金馬獎、聯合報小說獎、金鼎獎、文建會國際版畫展、世界華人文學獎等之評審;一九八九年廣播節目「文化廣場」獲文化教育節目主持人金鐘獎,同年生日在台北舉行第一次個展,展出六十多幅水墨書畫作品。現任東海大學、國立藝術學院教授,最近接任《聯合文學》雜誌社社長。

top

0105

五、美的緣分-蔣勳的書畫

小時後,蔣勳在父親嚴格的督責之下開始習字。每天日課包括大字三篇,小字一篇;常為免於一頓痛打,總在父親下班之前,挑幾個筆畫簡單的字,如:「上」、「大」、「己」等來蒙混過關。但在飽食母親的豐盛晚餐後,又是一次晚課,重新鋪紙研磨,小手被爸爸強壯結實的手掌握住,聽著爸爸運筆時的呼吸,雖然父子如此貼近,寫書法卻還是童年的苦差事。二十幾年以後,蔣勳才真正貼近書法,覺得其中的頓挫點奈,是生命的一種實踐。經由顏真卿的氣勢宏渾轉向筆法蒼勁的魏碑。也曾在研究所時期向王壯為老師學習書法藝術,這樣的轉變,到了法國,竟也成解鄉愁的萬靈丹,從此書法以成為蔣勳生命的一種信仰,自認是對前一階段生命浮躁囂張的慚愧之情。

小學時期的蔣勳喜歡在數學簿上畫連環圖,一本本的傑作是愛畫的開始。初中以後,至民眾服務站的繪畫班旁聽,教山水的老師是溥心畬弟子蕭一葦老師,卻只教教他懸腕寫字、背古文。反倒是教花卉課的陳瑞康老師鼓勵他放手揮灑,畫個富貴的牡丹、雄赳赳的大公雞。後因車禍骨折而中斷國畫的練習,只能隨姊姊畫明星以自遣。考大學時,因家人反對放棄美術系,但求替美術系生揹畫架過過乾癮,直到研究所才又回到領域。受到莊嚴老師的生活藝術的薰陶-在外雙溪的宅院寫字、喝酒、看書畫;與李霖燦老師共同陶醉在中國美術史,以及和曉雲法師走在花岡上聽溪水潺潺,領悟佛教藝術。追隨那志良、譚旦冏老師在超級教室-故宮,學玉器、銅器、陶器等。第二次習畫是隨好友奚淞拜師於張榖年先生,只記得一個端正嚴謹的老人,很費力地在紙上示範「橫平豎直」。

為了研究中國繪畫史,曾向老先生請益,雖然老先生不固執於故國山水,選擇台灣秀麗美景入畫,但還是會用《芥子園畫譜》的筆法,用了很多斧劈來皴阿里山的山石,但經過蔣勳的細膩觀察,阿里山的林木,是包含亞熱帶、溫帶、寒帶的層次多變山林,所以除親身經歷、學理驗證之外,再加上實地演練,發現阿里山的山林有的像趙孟頫用的「解索皴」,有的地方像王蒙用的「牛毛皴」,可是還要濕潤蕪蔓一點。從此回到故宮看畫不再枯燥無味,因為每一幅山水都能看出它的不同風貌,展現獨特的風情,也訴說著歷史的風采。這是蔣勳對繪畫自有一套與眾不同的看法。引地指出,蔣勳的審美趣味是走在讀者之前,直到有一天我們社會反璞歸真,它的作品就會受到重視。他的《今宵酒醒何處》、《萍水相逢》、《大度山》等都是以自己的水墨小品作封面,從簡單的線條,不難看出其雅、拙兼具的特質。

在藝術方面的作品有畢業論文「漸江研究」,以及出版的有《齊白石研究》(雄獅)、《藝術手記》(雄獅)、《美的沉思》(雄獅)、《給少年的中國美術史》(東華)等書。一九八七年與席慕容、楚戈舉行「山水」聯展。一九九○年四十二歲生日舉行生平第一次水墨畫個展,隔年與小魚、陳仕卿聯展,兩年後又與大姐蔣安聯展。

top

0106

六、美的遊歷-藝術的探索者

蔣勳曾說:「我有一個夢,總覺得自己是一棵樹,根在土,種子卻隨風雲走去了四方。」他就是一個眷戀故鄉的大地之子,也是愛好流浪的旅行品味家。

從一九七二年十月赴法國巴黎留學,次年把部分時間都到電影圖書館看三、四部電影,當時最心儀的卓別林、黑澤明、費里尼、維斯康提等。在一九七四年夏天以搭便車的方式,在西班牙、義大利、荷蘭、德國、瑞士、英國及希臘各地旅行,作藝術札記至年底返國。一九八一年受邀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I.W.P.),與來自世界山時各地區的作家相處四個月,其中包括老作家丁玲、蕭軍、吳組湘……等。年底又重遊舊地---巴黎,希臘等處。一九八三年旅遊日本京都、奈良、尋找大唐遺跡,一九八七年又以此為出發點,作全球旅行,創作「路尚書」系列,赴新加坡與大陸美學家李澤厚晤談。再赴印尼峇里島,遠征布魯塞爾、重遊巴黎、阿姆斯特丹、希臘等地,乘船遊歷愛情海諸島嶼,土耳其伊斐索斯、伊斯坦堡等古文明區。五月,首次踏上回鄉的路途-西安,遊歷乾縣,興平等漢唐古陵墓區。一九九○年二月赴廣西貴州採訪西南地區儺戲資料。並赴北京,訪問錢鍾書、陽絳、夏衍、卞之琳、冰心等老作家。一九九一年二月與建築師黃永洪遊賞蘇州庭園之美、杭州西湖之春。七月又與席慕容長征外蒙古烏蘭巴托及南戈壁等地。一九九二年七月義大利阿西西、西耶耶那古城,一九八二年再往巴黎與沙特爾城。

蔣勳多年來的旅行心得是:旅行是最佳的休閒方式,可以寓教於樂的一種絕佳的自然生活課程,使他獲得更寬廣的創意空間。所以建議將旅遊納入教育體系,讓青年藉由「樸素」的旅遊,磨練世界觀及獨立能力。而且他認為要深入認識作者,不妨親臨作者生活的家園走一走,才能體會出作者如何能孕育出不朽的創作。

力的血肉之軀,讀了它便有了盪氣迴腸的感覺。所以,認定它是真正影響人一輩子的「經典」。當年就是受《史記》影響,而從史學再轉入美學的領域。他以為:中國圖書自有一種將個人生命情懷提升在藝術之上。

「致廣大而盡精微」,是蔣勳對閱讀的第一個建議。要先「博覽群書」,再求精微的細讀,才能打下深厚的根基。「文學不見得只是文學」,是他的第二個建議。根據他的閱讀經驗,即使是醫藥書籍《本草綱目》,也有打動人心的優美詞句,值得一讀。「無所不在的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是他的第三個建議。他在巴黎的時候,為了多親近巴黎,每天步行兩小時,身邊總會帶本詩集,以便在歇腳的時候,讀幾首波特來爾、韓波、馬拉美、阿波里耐的詩,讓詩有呼吸的空間;法國人也都在有鴿子的噴泉小廣場、露天咖啡座,倘佯在詩的世界裡。

top

0107

七、美的形象--「文」「質」彬彬

蔣勳的相貌最大的特徵是頭很大,自然的捲髮,喜歡穿著簡單明亮的衣褲,肩上喜歡掛搭著一個裝有紙筆書本的背包,走路時常低頭不語,興致一起便會昂首高歌,聲音之大令人不知所措,但就有如他的詩一般,給予人一種年輕的生命活力。他上起課來乃有板有眼,膽小的學生可是十分敬畏,但在週末時,他家中的屋子總充滿了師生的笑語不斷。他是個難得見到脾氣好,心地也好的人。誠如摯友奚淞所言:「藏在蔣勳內裡的,是一個可以高歌、可以揮淚的少年形象。」他最可愛的的美德是與人分享。他的小屋後院種了十多株玉米,便邀好友共享田園豐收之樂;偶吃到佳果,也不忘留下一幅畫來與朋友共享,上面還落款為「這是水果」!或拿吃過的櫻桃籽滓,隨興地畫出一幅櫻桃小品;或題上「三顆柿子未吃之前。」

top

貳、課文參考資料

0201

一、南北朝隋唐石雕

秦漢以降,絲路開通。至三國、兩晉、十六國、南北朝,域外文化與中原文化相互交融,使這一時期的雕塑藝術,從內容到形式上都發生很大的變化。其中陵墓石獸氣勢恢弘,造像碑型態豐富,金銅佛像體小精微,明器雕刻,別具匠心。所以說中國的雕塑藝術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時代,是一個大轉折的時代;特別是北魏的統一,南方的劉宋以後,由於佛像的雕塑和陵墓雕塑等傑出成就,已經開始進入黃金時代,上繼秦漢,下起隋唐,在中國雕塑史寫下宏偉壯麗的篇章,而且立足於世界藝術之林,而大放異彩,是中國藝術的驕傲。

(一)南朝佛像雕塑

南朝佛像以「秀骨清像」為形象,服飾是「褒衣博帶」(肩部衣紋向兩側垂展,斷面成階梯狀,下倨滿遮座上),與雲岡大佛肩寬體壯有別,幾乎是仿當時盛行的清談明士的形象改造,這是南方佛像世俗化、民族化的進一步發展。但到了梁代,形象又改為豐腴的體型,雍容富貴的形象,影響到唐代「佛像如宮娃」的雕塑發展。

(二)北朝佛像雕塑

真正談到中國佛像雕塑多從北魏開始。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到永寧寺的興建,是北魏佛教和佛教雕塑的全盛時期。代表作品有洛陽龍門石窟、大同雲岡石窟。北魏的佛像,線條清晰明快,造型大致有兩種類型:一是前期的作風-唇厚、高鼻、目長、頤豐、額寬、大耳、微笑、挺然有大丈夫相,幅視為通肩大衣,衣紋由兩肩向中間下垂,表現為隆起線,具神秘感,深受印度影響。二是北魏漢化之後,以趨向南朝的「文士」形象為主,造型較前期的樸實風格而趨向典麗,層次井然的褒衣博帶更具明顯,較具人性化。

(三)隋代佛像雕塑

隋代完成政治統一的局面,也成就南北朝石雕佛像的藝術合流。形體豐滿,組織形式趨於簡淨,造型承襲北齊的造像,沒有誇張的動作,和豐富的表情,顯得冷靜祥和,以敦煌莫高窟七十窟,最為矚目。

(四)唐代佛像雕塑

除了受梁代的影響外,還受印度笈多式藝術的影響,以及當代盛世的開放風格,有細線衣紋的薄衣透體作法,也有上體裸露,乳房隆突,肩闊腰細,姿勢成S形區曲的樣式。唐朝的佛像具寫實性的入世感,表現親切,流露慈悲、寬宏的造型,為後世佛像立下標準的形象藝術。

top

0202

二、菩薩

(一)意義

菩薩全稱為「菩提薩埵」,「菩提」意為正,「薩埵」意為眾生(埵,音ㄉㄨㄛˇ,把泥土堆聚起來);所以菩薩有「覺有情」、「道眾生」等自覺本性,又能普渡眾生之意;有時又意為「開士」、「大士」、「正士」。

(二)定位

菩薩是立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必須歷經羅漢階段,以極高的修行程度,才能得到僅次於佛的地位。

(三)形象

在佛教中佛的地位崇高,是真理的代表,信仰的化身,無處不在,無所不能,故具有神秘感。反之,菩薩一向抱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心腸,留駐人間,現身說法,倒教人易於接近。而其造型則有印度的男性轉變而為女性的形象,多是在家裝束,上披天衣,下著羅裙,除了耳環戒指,古代女性身上應有的飾物,幾乎都配備齊全。所以一般所見的菩薩,幾乎是古代貴婦的翻版---體態豐滿健美、膚色潤澤瑩潔、雙目修長、櫻桃小嘴、頭戴寶冠、十指纖細、氣定神閒、自信自足的表情,油然而生。

(四)種類

大成都較經典中常出現的許多菩薩,在我國民間流傳較廣的有:彌勒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等。

top

0203

三、天龍山

(一)地點

在今陜西省太原市南十五公里處。

(二)緣由

北魏末年高歡即在北齊的陪都晉陽附近開鑿石窟,即現存的太原天龍山聖壽寺石窟,時當永熙三年(西元五三四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三)狀況

天龍山山分東、西二峰,東峰有八窟,西峰有十三窟,共二十一窟。其中第一、二、三窟為東魏所開鑿,第十六窟有北齊紀元,第八窟有隋紀元。在西峰有唐雕摩崖大像一組,是為第九窟;最高處彌勒大像,高八尺,相貌堂堂,慈嚴肅穆,與人可親可敬的感覺,為天龍山大佛中的傑作。其下的觀音立像及文殊、普賢像各高五尺。大像的雙手、觀音等的頭部均已殘缺。其餘各窟為唐代所開,最為精美,然毀損嚴重,幾無一完整者。

(四)特色

在中國的石窟發展史上,曾經先後出現北魏和隋唐時期兩大高潮,天龍山石窟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作。「三壁三龕」式窟形,面目舒朗,姿態自然,頭目增大,胸高肩闊,衣佢舒張有力,衣紋重整體韻律感,強調身體的凹凸起伏,是採用圓雕法雕出,屬於標準的「天龍山樣式」。天龍山的菩薩改變以往正襟危坐的單一姿勢,而以半趺跏、交腳、立像等姿態面對眾生,臉上的線條也柔美得多,神情更是顯得慵懶自在,這是石雕藝術的突破-由「神佛」的形象走向「人格」的形象,縱然在混亂的北朝政局,當時的工匠依然將心中的完美,精緻地刻畫在高難度的山壁洞窟上,呈現一尊尊肌體豐滿、膚質潤澤、衣褶流暢,給予人一種強烈的感染力。因為它表現工匠的新觀點---藝術第一,故只注重造像之主題,宗教意義,建築等因素,便退而求其次;正由於專注追求的純藝術之美,凡到過天龍山觀賞的莫不同聲讚嘆,即使天龍山遭到最慘的破壞,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存的殘肢破體上,想像當時一千多年前,眾菩薩在工匠的精心雕琢之下,以豐美的儀態、華麗的服飾、與眾生相會的輝煌盛況。

(五)命運

但也是中國石窟藝術被破壞最為徹底,現在山西省文物保護部門請來一位雕刻家,試圖以舊照片仿刻作為補救之策,目前以完成第二、三窟主向頭部的仿製,成績斐然,堪與原作媲美。但其他流落在世界各地的「殘骸」,如: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福瑞爾博物館、瑞士瑞特保格博物館、日本上野博物館,以及民間收藏等。據說清末民初,西方學者專家,只要略施小惠,愚蠢、貧困中的中國農民便會興高采烈地準備了棉被、麻繩、木樁等工具,先用棉被把佛像的頭部層層包裹,再用麻繩綑緊,最後用木樁撞擊而斷裂滾落下來,一尊尊先人的藝術結晶---北位至唐代的佛像石雕,就在無知的後世子孫手中的蠅頭小利被出賣,而流落異鄉了。

top

0204

四、趺跏

(一)意義

趺,同為跗,意為足背。跏,結跏,盤足而坐。

(二)佛像的體姿

大致分為三種,一是坐像,一是立像,一是臥像。而坐像又可分為結跏趺坐、半結跏趺坐、跪坐、倚坐、箕坐、蹲居坐等多種。

(三)結跏趺坐

是佛像中最常見的一種坐法,這種坐法,是當初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悟道的姿勢,因為最不容易疲倦,也較不容易分心,所以一般參禪打坐也採用此種坐姿。以兩腳的腳背互相交疊,足心朝天。又先以右足壓左股者為「降魔坐」,反之為「吉祥坐」。半結趺跏坐:只有一足壓一股,另一足只置於股下,也有左右之分。佛教一般以全跏坐為如來坐,半跏坐為菩薩坐。

(四)倚坐

又稱善跏趺坐,即身體端坐,兩腳自然下垂。另有一種交腳倚坐,顧名思義,乃是兩腳交叉之坐姿。還有一種是半跏倚坐思維像,乃是左腳放下,右腳結半跏坐,右手托下顎坐思維狀。

top

0205

五、大都會博物館

(一)緣起

成立於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不久的一八七○年,一群藝術家和慈善家為了創立一座足以和歐洲博物館相媲美的藝術中心,共同興建了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二)地點

美國紐約中央公園內,臨第五大道。(1000 5TH Ave)。

(三)概況

此處的館藏公認是西方世界最完備的。遠自史前時代至今日的現代藝術品,盡在其中。包括古埃及、中國、歐洲等各國藝術文物,數量龐大,與法國羅浮宮、英國大應博物館並列世界三大博物館。

(四)東方與亞洲藝術

位在二樓一系列展出中、日、韓、印等東方國度的藝術精品,年代橫跨西元前2000年到20世紀。這裡有來自中國的絕世瑰寶,如繪畫、佛像、瓷器、陶器、玉器等名貴歷史文物。其中更有整座由中國匠師仿作的蘇州庭園,也是直得瀏覽的地方。

top

參、成語世界

0301

一、關於佛家語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比喻凡事唯有親身體驗,才能得知其中甘苦。

普渡眾生

比喻為眾生救苦救難。

大千世界

指整個世界而言。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勸說世人及時悔悟。

佛法無邊

指佛的法力宏大而無所不及。

萬劫不復

比喻難以恢復。

top

0302

二、關於佛教的成語、俗諺語

菩薩心腸

比喻仁慈的心。

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給他人一點面子。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

意思是佛上的莊嚴是要靠黃金裝點,而人的外貌是要靠衣服來裝扮。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及時悔悟,便能修道升天。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具有捨我其誰的精神。

佛說不可說

比喻不可形容,或宣洩的事。

佛在心頭坐, 酒肉穿腸過

比喻修行只需在心中,不必拘泥形式。

佛眼相看

比喻好意相待。

佛眼蛇心

如同「笑裡藏刀」,面善心惡之人。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比喻良藥只能醫治可以治癒的病,佛也只度有緣的出家人。

借花獻佛

比喻慷他人之慨。

臨時抱佛腳

比喻平時不準備,臨時做緊急補救。

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爐香

比喻人爭強好勝,愛面子。

送佛送到西天

比喻助人為善有始有終。

活菩薩

比喻心地善良,又能救人於急難之時的人。

羅漢請觀音

是說主人多客人少。

泥菩薩過江

自身難保

老虎掛念珠

假慈悲

top

肆、思考練習

0401

使用適當的詞語,描寫以下歷史文物

1.翠玉白菜

渾然天成、精雕細琢、鬼斧神工、晶瑩剔透、玉潤光潔、紋理細緻、維妙維肖、渾然一體、栩栩如生、神乎其技、巧奪天工

2.顏真卿的書法

入木三分、力透紙背、力道十足、渾厚雄偉、筆酣墨飽、莊密挺秀、雄闊勁健。

3.住家附近的任何一種雕像

土地公---春風滿面、道貌岸然、神情自若、神態活現、安詳和藹
觀世音---慈眉善目、神態自在、氣度從容、自在安詳、拈花微笑

0402

寫出意義相反的形容詞

1.殘破

完好無缺、完美無瑕、完好、完整、齊全、圓滿

2.寬敞

狹隘、狹窄、狹小、侷促

top


│回第四冊目錄下一課上一課
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