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四冊目錄

下一課上一課

第四冊第八課 聲音鐘

編寫:范圭容老師


一、作者補充資料
  (一)載詩載文的夢幻騎士──陳黎
  (二)偷窺大師──陳黎

二、「聲音鐘」題解

三、範文分析

四、綜合評述

五、牛犁歌

六、丟丟銅仔

七、陳黎「人間戀歌」介紹


01
一、作者補充資料

(一)載詩載文的夢幻騎士──陳黎

陳黎,本名陳膺文,現代詩人、散文作家。其詩文風格,前衛而有多風貌的展現,文壇上稱之為---夢幻騎士、意象魔術師。生於民國四十三年,台灣省花蓮縣人。自幼就聰穎智慧、超倫卓越,在詩文和音樂上特別敏銳。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創作力豐沛,獲獎連連。現任花蓮花崗國中老師。與其夫人張芬齡女士,從事詩、文、評論及翻譯的工作。是當今頗受矚目的文壇中堅代作家。

陳黎少年時,有一個非常尊重他的家,家中成員,除了父母之外,就是他們三兄弟,身為長子的他,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受到嚴格的限制。與生俱來就帶有藝術細胞的他,在平凡的公務員家庭背景裡,也一樣追求到他想要的東西。國中時,努力啃讀武俠小說,使他的作文突飛猛進,連國文老師都訝於他的用字遣詞竟是如此的超越年齡。從小喜歡音樂藝術的他,想要獲得這些資訊並不容易。中學時的音樂、藝術課本,成了啟蒙他這領域的導師。,對於與聯考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貝多芬、莫札特、樂理的介紹等,他如魚得水的歌著、唱著。上了大學的他,到了台北,更是大量地滿足自己對藝術的渴望,積極蒐購美術畫冊、翻版唱片。等畢業教書後,更將原版唱片、影碟、錄影帶,只要是有價值的、美妙動人的,他都一一把他們帶回家,仔細聆聽、欣賞,玩味其中。這些藝術的滋潤灌溉,後來都在陳黎的詩和散文中,得到了萌芽與成長。

英語系出身的陳黎,廣泛接受西方與第三世界文學與藝術的影響,多方汲取創作意念。他閱讀、翻譯他所喜歡的外國文學作品,這些大師的作品、思想,又反過來滲透進陳黎的創作。top
0102

(二)偷窺大師──陳黎/採訪撰文:陳立立

如果我出一個問答題,問你陳黎是誰?你會如何回答?你可能會毫不猶豫的把國中國文課本第四冊第八課的作者部分背誦一遍:「陳黎,本名陳膺文,台灣花蓮人,民國四十三年出生,現任國中教師,現代文學作家,除創作散文與新詩外,也從事翻譯工作……」,沒錯,這是公式化答案,也是正確的解釋──可是,「陳黎」就只是「陳黎」嗎? 

我想,也許我可以從這個人身上找尋另一種不同的答案,也許我從一場座談會中,從新的角度捕捉作家新的面貌。陳黎和四十多個國中二年級的同學有個午後之約──「聲音中的共鳴」訪談會。對於這位文列國文課本且深處同一所學校的花蓮作家,他散漫而不拘小節的外表下,究竟藏著怎麼樣的內心世界和寫作的體認?

陳老師對於他的作品被選入國中課本十分高興,他認為這篇文章並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他卻認為「聲音鐘」具有重大的意義:這是一篇新的課文,八十八學年度二年級的學生才首次讀到它,而且自己班上的學生和自己的女兒也同樣讀著這一課,他覺得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透過國文課本與他們見面,藉由另一種方式和他們交流,是件有趣的事。「聲音鐘」是他在記憶的、創意的相機中,透過想像、重組,反覆剪裁、拼貼而成的,當他聽到同事轉述花中時期的音樂老師郭子究老師上課時,聽到賣芭樂阿伯青脆的叫賣聲:「鹹芭樂,鹹乾脆──甘的喔!」他不禁覺得那是「人間天籟,台語瑰寶」,雖然如此短小平凡,卻是深刻的感動──這些聲音週而復始的迴響著,如同生活中的許多插曲,都是有感情。陳黎賦予這些東西新的活力與生命,他希望他的作品讓我們對「國文課本」的樣版印象有了新的感受,讓平凡的生活也產生新的樂趣、明亮的變化。

「化平凡為驚奇」,這正是他所奉行的生活的藝術。他不但將他自認為過於敏感的思想和「不按牌理出牌」的創意融入文字中,也表現在戲謔的談話上。他喜歡從平淡而繁複的生活中挖掘生命樂趣,他覺得「把不快樂的生命變的更快樂」,就是生命的意義,值得不斷去追求。他認為思想是累積而成的,必須自生活中累積自己的感受,堆砌自己的思想深度;除了累積智慧,我們也可以以「閱讀」追求智慧,閱讀書本,更要閱讀經驗,閱讀人生。他讓生活充滿無限可能,乘著想像翅膀,在鮮活的天空中俯瞰生命種種的平凡與不平凡,美好與不美好;學習接受不同的事物,在人性和自我中反覆咀嚼出喜悅的感動。他說:「只要換個角度看東西,你隨時會找到新風景;只要固定一個角度看東西,你遲早會發現大樂趣。」這是他的生活理念,也可以成為我們的生活哲學。

所以,如果你現在在問我「陳黎是誰?」,我要告訴你:陳黎他是一個詩人,一個散文作家;他也是一個老師,一個父親。他是一個化朽為奇的文字魔術師,也是一個力行生活哲學的藝術家。他是平凡的風景中不平凡的風景,也是了愛窺探世界萬象的「偷窺大師」。 

(註:撰文者是陳黎的愛女陳立立;資料來源:花崗青年第六十一期)

top

02
二、「聲音鐘」題解

本文選自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聲音鐘(聲音鐘為作者所著人間戀歌、晴天書之合集,本文原收於人間戀歌中。

全文透過在大街小巷中,隨時可聽到的小販叫賣聲,與作者的日常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除了極力描摹各種叫賣的聲調外,同時刻畫出社區生活的樣貌,並藉此寄託了作者對鄉土的愛戀情懷。 全文用字淺顯,情味深厚,尤貴能從大家所熟的事物中選材,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top

03
三、範文分析

本文藉描述小販的叫賣聲,刻劃出人們的生活樣貌,並寄託作者對鄉土的熱愛之情。全文將叫賣聲比擬為聲音鐘,以展開記敘,且抒發情懷。

各段大意:

  1. 作者以簡鍊的文字告訴我們全文的中心要旨──他喜歡那些像鐘一般的小販叫賣聲。 自成一段,一方面交代題目「聲音鐘」的緣由;並表達喜愛之情。

  2. 作者之前在家中判定時間轉移的經驗,及書桌搬移後即找到新的判定時間的方式。

  3. 說明他所找到的新的時鐘即為小販的叫賣聲。 第三段只有一句,卻有承上起下的作用。

  4. 在早晨的空地上,會出現各種早餐的小販以及他們的叫賣聲。這些叫賣聲就像報時的鐘一樣,總是在人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

  5. 那些具有變化和趣味的報時方式,充滿了鄉土的情味。

  6. 在下午的空地上,出現了賣各種點心的小販以及他們的叫賣聲。

  7. 對作者而言,若缺少了那些小販的叫賣聲,就好像時鐘停擺或亂擺一樣,使他的心情也隨之擺盪。

  8. 小販叫賣聲的改變,提醒作者的不僅是一天時間的轉移,還有星期與季節的變化。

  9. 那些和鐘一樣準確的小販叫賣聲,就像陽光、綠野、花一樣,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10. 首尾呼應,總結全文。引伸出那些準確無誤的叫賣聲,呈現出對生命的執著和負責。

top

04
四、綜合評述

全文取材自實際的生活,用淺顯的文字加以表達,又寄託了深厚的情感。閱讀之後令人倍感親切,也能促使我們更加的注意週遭的環境,是一篇頗為難的結構;此外,在本文中,「你」、「我」混用,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也是值得我們注意之處。另外,文中對聲音的描摹,充滿了趣味和變化,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修辭上,作者運用了擬人、譬喻、摹寫、排比、疊字等技巧。作者以擬人法、破折號及括號來呈現小販的叫賣聲,不僅傳神地表達出小販叫賣時的樣態與聲響,更令我們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使我們在這種充滿鄉土的聲音中,亦能十足感染當中的情味。

例如:

  1. .擬人法:
    「豆奶哦……」的叫賣聲就正好穿過你推開的窗戶,不客氣的進來。 
    小汽車開著一台錄音機嬌滴滴地喊著:「最好吃的美心麵包……」

  2. 利用破折號:
    「鹹──芭樂,鹹────脆,甘──的哦!」 「阿──奇毛」

  3. 引號內直接寫出叫賣內容:
    「肉丸,豬血湯,四神湯」

 這些描寫都使小販的叫賣聲鮮活起來。因為小販的叫賣聲是一種極為平凡的聲音,一般人經常不以為意,但作者卻領受到其中足以令人感動的因素,所以將之比擬為雖是平常可見,卻同時也是美妙與活力的象徵的陽光、綠野、花。我們也要以有情的眼光來看待週遭事物,增添生活的情趣。

top

05
五、牛犁歌

牛犁歌就是駛犁仔歌,原是流傳於台灣中南部農村鄉間的耕農歌。為農夫們於耕作勞動之時,哼哼唱唱,聊以自娛,藉以忘卻工作辛勞的曲子。農暇之餘,另有表演駛犁歌舞,來增加生活的樂趣,並於迎神賽會時,經濃妝豔抹,把整個歌舞系劇化後參加遊行行列的陣容或短劇演出。歌唱內容大都是男女情歌之對答,伴奏以南館為主,北管為副。

 

出處:
《台灣民謠》,簡上仁著,頁129-130,眾文圖書公司。

top

06
六、丟丟銅仔

關於丟丟銅仔這首歌謠,普遍的說法是這樣的……

蘭陽平原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為了解決對外交通的困難,終於在1924年,鑿通連綿不絕的山嶺,完成了台北至宜蘭的鐵路。

據說試車當天,人們扶老攜幼,興奮的跳上火車,歡欣鼓舞的哼唱著他們熟悉的曲調,當帶車經過山河,火車的節奏伴隨著山縫滴水的聲音:「滴!滴!嗒!嗒!……」於是,這首生動又愉稅的「丟丟銅仔」便自然而然的被傳誦開來……

丟丟銅

火車行到伊都 阿末伊都丟,唉唷磅空內。
磅空的水伊都 丟丟銅仔伊都,阿末伊都,丟仔伊都滴落來

雙腳踏到伊都 阿末伊都丟 唉唷台北市
看見電燈伊都 丟丟銅仔伊都 阿末伊都 丟仔伊都寫紅字

人地生疏伊都 阿末伊都丟 唉唷來擱去
險給黑頭伊都 丟丟銅仔伊都 阿末伊都 丟仔伊都撞半死

借問公園伊都 阿末伊都丟 唉唷對都去
問著客人伊都 丟丟銅仔伊都 阿末伊都 丟仔伊都我不知

拖車走到伊都 阿末伊都丟 唉唷拖我去
去到公園伊都 丟丟銅仔伊都 阿末伊都 丟仔伊都摸無錢

拖車大哥伊都 阿末伊都丟 唉唷免生氣
明年還你伊都 丟丟銅仔伊都 阿末伊都 丟仔伊都有甲利

丟丟銅 蘭陽民謠 許丙丁作詞

top

關 於 丟 丟 銅 的 說 法

關於這首曲調的說法,一般採用的是最普遍流傳的一重,但為避免以偏概全之憾,茲附數種說如下:

  1. 擲銅錢遊戲時,落地叮咚作響的聲音。
      在昔的的農業社會中,民間曾盛行一種擲銅板的賭錢遊戲。玩這種遊戲時,須先找一個磚頭或石塊放在地上,參與的人依猜拳決定先後次序,輪流將手抽開,讓銅錢落在石上,看翻面的銅錢有幾個,以此決家勝負,銅板落在石上時會發出噹噹的聲響,這即是「丟丟銅」的基本旋律了。
      採取這種說法的有《鄉土組曲》(黃春明撰)及《丟丟銅不是歪歌》一文(林宗禧撰)。其歌名通常稱作「丟丟銅仔」或「抽銅仔」。

  2. 火車經過山洞時,水滴加上車行時的聲。(課文中已述)
      採取本說法的有《鄉土組后》(黃春明撰)及《台灣民謠》(簡上仁著)。

  3. 描述客家少女採踏水稻的歌謠。
      稻米結穗之後,自然因重量增加而低垂,農家們為逼避免下垂的水稻妨礙田埂通行,也為了讓稻米聚攏在一起以禦強風,所以每當秋收之前,總要 「踏稻仔」讓稻穀往內傾例。

  4. 語帶雙關,描寫男女性愛的歌謠。
      採取本說法的有《從抽銅仔ㄉㄧㄨㄉㄧㄨ動仔》一文(李獻璋撰)及《「丟丟動」是否歪歌》一文(李濃屯撰),且多將此曲調稱為「抽抽動仔」或「丟丟動」。

  5. 敘述一則愛情故事。
      根據布馬陣薪傳獎得主林榮春先生所提供之說法:
      日治時期參與開鑿三貂嶺山洞的工作人員,有一位來自大陸的技師,因喜戴紅帽,當山縫中的水沿著他的長衣滑落時,會發出滴嗒之聲,人們皆稱他為「紅尾嗒滴」或「紅尾義仔」。「紅尾義仔」與一位宜蘭姑娘相愛,但交往了一年多,卻移情別戀……
      終於山洞鑿開了,大家皆欣喜若狂,只有這位姑娘悒鬱不樂,就有人即興為他唱出了哀嘆的「丟丟銅」曲調。

就其曲調研究,其音域為大九度,五聲音階徵調式,其旋律動向為「商→徵、羽→徵」。

這首宜蘭調雖然在台灣流傳廣泛,但最早是以何種語言來演唱,我們並無切實證據,歌仔戲的曲調中,有人稱之為「客人調」。然而不論是源起何種族群,它們皆是口語化且加上許多襯字的七字仔。

top

07
七、陳黎「人間戀歌」介紹

用城市之光烘焙的歌──評陳黎散文集「人間戀歌」/莊裕安

  我們常會想像作家的寫字檯也許會有一對落地窗簾,好讓他們側身其內祕密吟唱心中的歌。站在陳黎的窗簾裡或許是錄影帶的卓別林,書上的華茲華斯,唱片的費雪狄斯考;窗簾外的是智障的學生,賣 糬的小販,的風塵徐娘。當人間戀歌結集問世時,我們就看見林林總總的人物穿梭進出窗簾,暴露了作家祕密烘焙的城市之光。

  我認為陳黎的詼諧風格略勝於抒情風格,比如穿著「歐羅肥」夾克出席學生畢業典禮的老師,就比寫家書的榮民或少不更事的山地國中女生,來得活脫生鮮一些。像卷一城市之光裡不滿千字的極短篇,作者要跨過「輕薄短小」的囿限,去為故事人物鑄血醬肉一番殊屬不易,非要有奧亨利式的老練布局,才能將橡皮空囊吹出美麗的汽球。不過這本書的散文體質要多過小說骨架,傳真的魅力多過虛構鋪陳。 最優美的一篇散文,我願推薦聲音鐘。它多像古典音樂裡的主題與變奏曲式,以首尾呼應的句子為主題:「我喜歡那些像鐘一般準確出現的小販的叫賣聲」,發展出季節晨昏推移之間,十幾種不同頻率與音色的叫賣變奏。這些如數家珍,帶著懷舊氣的拉長吟唱,「簡直是人間天籟,臺語的瑰寶──具體而微地把整個民族、整塊土地的生命濃縮進一句呼喊」。

  在形式和修辭方面,作者用最簡單的素材,發展出類似海頓的詼諧曲風格,清脆明朗人見人愛的旋律。最令讀者著迷的還是文中的本土經驗,那些恁近恁遠耳熟能詳的「某粿,紅豆仔粿,紅豆米糕」,呼喚出多少童年單純的喜悅,又滲透入大腦記憶中樞的各個大街小巷。這本書的第二種口味「童話的童話」,呈現的就是單純的童話與變體的童話。單純的像街角的故事或童話的童話,帶著日本卡通大師手塚治蟲的動畫情趣,可當讀給寶寶的床邊故事。真正展現陳黎式魅力的,還是改寫自格林童話和伊索寓言,以古諷今的白雪公主II、新龜兔寶跑和新衣的王國。這些「童叟無欺」的故事,帶著陳黎職業上慣有的「有教無類」解頤本領,對當今社會病態現象大肆搜括嘲弄。最討筆者歡喜的並非上述諸篇,而是以「老鼠金寶」自嘲,博君一粲時「咬」到自己的蓮花長舌。

  作者自小上幼稚園時,老師就告訴他:「金寶,好好保護你的牙齒,做為一隻老鼠,沒有什麼比咬更重要的了!」直到長大以後還是以啃書為榮,「我是老鼠,我要咬文,我要嚼字。」如果篩選「成人童話」,個人最偏愛的是收錄在卷末的我在街上看到許多卓別林。「我去尋詩定是痴,詩來尋我卻難辭」,作者為他的國中學生而苦索翻版童話,反而不如這篇原令人拍案的玩笑炸藥。「他們跟你一樣,也怕太太,怕鬧鐘,怕狗,怕老,雖然他們有人還沒有結婚,並且剛剛長出一顆新牙。他們跟你一樣騎著落日,騎著白馬,騎著自己的影子上班。吃午餐,睡午睡。看晚報,看綜藝新聞,看翻譯小說。他們像上緊發條的魚般在都市的水族箱間游來游去。」筆者之所以不厭其煩整段全錄寫下這些文字,實在有不能腰斬的理由,除了意象的對比趣味外,聲音的節奏韻律也很特別。古典音樂有個術語叫「彈性速性(Rubato)」,就是根據音樂表現的要求,交替出現漸快與漸慢的速度,這是很難達成的精心效果。如果就內容精神而言,以爵士樂的「繁音拍子」引喻也許更妥當。

  陳黎將小說味較濃的人物誌收錄成卷三人間喜劇,其中素娥願與陳腐先生傳瀕臨卡通式誇張,巧則巧矣,難免辭溢乎情。描寫母親和丈母娘的兩篇「喜感距離」拿捏得最恰當,敘事方式也跳出背影式窠臼,可以當成習作的示範散文。姊妹是通書最令筆者感動的故事,作者處理一對過氣酒家女共處屋簷下,「兩個互為丈夫,互為各自兒女父親的同居女人」。它避開了「同性戀」與「安那其主義」的指涉渲染,調色平實幽默又隱含辛酸,宛如一幅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油畫。

  人間戀歌是陳黎由詩的小眾文化轉舵為散文的大眾文化分水嶺,樂觀、溫情和正義感,加上「棄暗投明」的比喻幻想諷刺嘲弄,剛好適合由父母師長引介的「輔導級」散文。作者幽默童心引發「一見鍾情」的親和力,令人聯想到當代兼攻詩、兒童文學和散文的E.B.懷特,他雖然看出現代文明有缺陷,但是絕沒有意思去拒絕或拋棄這種文明。陳黎曾詠嘆,「這世界教我們希望,也教我們失望」,雖然失望總是騎著希望的舟車到來,且看陳黎如何愛它包容它。

 

top


│回第四冊目錄下一課上一課
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