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回國文園地首頁│第一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二冊目錄

下一課上一課

第二冊第十三課 吃冰的滋味

編寫:徐資婷老師


一、作者簡介

二、作品簡介

三、報導文學

四、有關於冰的成語

五、閱讀測驗

六、課外圖書介紹


01
一、作者簡介:

  • 古蒙仁,本名林日揚。
    學歷: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文學碩士。
    經歷:中國時報撰述委員、中央日報副總編輯、中央大學、中興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處長、副執行長。
    古蒙仁從大學時代即以小說成名,其後從事報導文學的寫作,頗受重視,最近幾年則在抒情小品散文和諷刺性雜文方面走出了一片天地。《摘自台灣報導文學網站》

  • 古蒙仁是雲林虎尾人,母親出身農家,對三綱五紀、天理人倫這套傳統觀念,終身奉守不渝,而且恃以教誨子女。古蒙仁顯然受母教的影響甚深,雖然他後來因求學工作而久居台北,又到美國留學,但中國傳統的人倫秩序他顯然一直篤信。《雨季中的鳳凰花》中的父慈子孝,應該是古蒙仁真誠的感受。肯定傳統人倫,藝術上也有成功的可能。《聯合報90.11.28/鳳凰花開/白先勇》

  • 「我從小就喜歡流浪。童年的時候在家鄉,每次看著火車從遠處轟隆轟隆的經過,開向不知名的地方,心裡對於外面的天地真是充滿了嚮往,總覺得遠方有什麼東西在召喚……」,古蒙仁悠悠的說著。「怎樣開始寫報導文學的?」民國64年,古蒙仁大四的時候,系裡的一位老教授,不知什麼緣故,某科學分沒讓他通過,以至於被迫多念了一年。俗語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最後的一年,卻意外地為古蒙仁日後的前途,奠下了一個紮實的基礎。」「……在那種情況之下,心情不好,我索性到處亂玩,有一次去鼻頭角,深深被那個漁村古老的氣息所吸引。回台北以後,剛好中國時報的高信疆先生,在副刊籌畫了一個報導性的專欄,叫做『現實的邊緣』,有一天我去找他,在高信疆先生的鼓勵之下,我決定就鼻頭角這個地方作為我寫作報導文學的開始。」他的第一篇報導文學作品:一個沒有鼾聲的鼻子─鼻頭角的滄桑就這樣完成了。〈丁琬〉

  • 古蒙仁自己承認曾經受陳映真及黃春明的影響,陳映真早期小說富有詩意而略帶憂鬱的抒情文字風格,是影響古蒙仁寫作的一個基調,而黃春明小說中的樸素親情,大概對古蒙仁也有很大的啟發。《聯合報90.11.28/鳳凰花開/白先勇》

  • 古蒙仁作品有:《黑色的部落》、《失去的水平線》、《蓬萊之旅》、《天竺之旅》、《台灣城鄉小調》、《台灣社會檔案》、《人間煙火》、《流轉》、《小樓何日再東風》、《狩獵圖》、《夢幻騎士》、《雨季中的鳳凰花》、《第二章》、《天使爸爸》、《同心公園》、《吃冰的另一種滋味》等。

02
二、作品簡介:

  • 古蒙仁的寫作是以報導文學著名,他的幾部報導文學《黑色的部落》、《失去的水平線》、《台灣城鄉小調》、《台灣社會檔案》是奠定他在文學界地位的作品。70年代中,高信疆接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大力提倡報導文學,並設有報導文學獎,古蒙仁經常是這項文學獎的得主,他的早期報導文學作品大多登載於《人間副刊》。《聯合報90.11.28/鳳凰花開/白先勇》

  • 1977年古蒙仁發表了他的〈破碎了的黃金夢〉,寫九份、金瓜石礦業的興衰,礦工生活的艱苦。尤其著重氣氛的釀造,一種哀號的語調,烘托出金瓜石今昔的滄桑。這是古蒙仁報導文學的一大特色,他擅長描寫台灣社會的變遷,變遷中人世間一些無可挽回的無奈與人生的悲歡。《聯合報90.11.28/鳳凰花開/白先勇》

  • 台灣是個多變的社會,有些是人事的淘汰運轉,但也有不少是大自然的反撲破壞,兩方面古蒙仁都有著墨,他寫過幾篇「鐵道輓歌」記錄台灣老火車頭及鐵道員的滄桑史,他也一再憑弔草嶺湖的幻滅與再生,描寫台灣這個海島遭受自然力量無情的沖擊,寫的令人心驚動魄。《聯合報90.11.28/鳳凰花開/白先勇》

  • 一位優秀的報導文學作者,除了敏銳的社會觀察及一手好文字之外,恐怕還需要廣大的同情心。因為社會上有太多的不幸,太多的不平,如果沒有寬廣的人道胸襟,難以包容。古蒙仁當然也報導過不少「被損傷者被侮辱者」:永安煤礦災變的亡魂、台北大橋下無路可走的老工人、被日本公司誆到沙烏地阿拉伯做苦工的原住民……但大致都能做到哀矜勿喜,沒有走向偏激,反而容易感動讀者。《聯合報90.11.28/鳳凰花開/白先勇》

  • 古蒙仁寫的最好的幾篇報導文學既是事實的記載,也是優美的文字。古蒙仁曾長期任職《時報周刊》,大概是由於職業的需要及個人興趣,上山下海,跑遍了台灣每個角落,寫下大量的的報導文章,發表在《時報周刊》上,這些文章集起來,也就是一部台灣從70年代跨入80年代的社會變遷史。《聯合報90.11.28/鳳凰花開/白先勇》

  • 眾多關於原住民的報導作品中,古蒙仁的《黑色的部落》要屬重要作品之一,由於他的見證,我們得以深刻的進入到這些少數民族的精神世界,並且,強烈的感受都市文明與山地文化在演化過程中的重大轉折。《台灣報導文學十家/陳銘磻》

  • 《黑色的部落》這一篇描述新竹、尖石鄉、秀巒鄉村、泰雅族民的文化生活與現代報導,便適時的展現日後眾多作家關切原住民的寫作契機。……古蒙仁在從事原住民報導時,先有一顆山地人的心,站在山地人的立場,再去描繪山地的歷史、處境和未來的希望,也同時是他在面對著歷史的宏大波濤之際,十分認真正視的文人心結,由是,這篇「黑色的部落」方始成為他個人重要的報導文學佳構,並使之列為台灣報導文學發展中,不可等閒視之的經典之作。《台灣報導文學十家/陳銘磻》

03
三、報導文學:

  • 1975年,高信疆在他主編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推出「現實的邊緣」專欄之後,「報導文學」這個名詞才開始出現在台灣文壇,並且逐漸受到矚目。《國文天地90.07》

  • 自民國64年,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高信疆先生,以「文學的筆,新聞的眼,來從事人生探訪以及現實生活真實報導的生動寫作方式」,推動「報導文學」後,這種「關懷台灣,心繫中國」活的文學,不斷交替湧現……。於是,「報導文學」一時之間成為文壇的熱門話題。《台灣報導文學十家/陳銘磻》

  • 高信疆從《史記》一書體驗到的報導文學精義時,特別強調:「實證的態度」、「參與的熱忱」、以及「承擔的精神」是組合建構《史記》成為不朽之作的重要精神所在。面對報導文學工作者而言,他必須明白,「實證的態度」是理性的、「參與的熱忱」是感性的,高信疆說:「而『承擔的精神』連結了這兩者,成為一個優秀的訪員對歷史負責,向永恆承諾的良心事業。」《台灣報導文學十家/陳銘磻》

  • 報導文學,曾經在七○年代的台灣風起雲湧,創造出波瀾壯闊、勢不可擋的氣勢。當時台灣的文學家秉於一顆愛鄉愛土的鮮紅的心,上山下海、深入台灣民間,採擷民情記述風土,蔚然成為刺激台灣社會變遷的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台灣報導文學》

  • 二十多年來,這股報導文學的力量,在台灣走向民主化的航道上,逐漸衰頹,而失去了當年與生民同在的熱忱和精神;也因為投入者的日見稀少,而有難以為繼的隱憂。

  • 台灣即將步入二十一世紀,在台灣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前,報導文學工作者身處紛亂多變的末世紀,面對著即將到來的明天,有必要更加嚴肅地思考如何重振報導文學的雄風,為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勾繪真實而生動的面顏。《摘錄自:台灣報導文學網》

04
四、有關於冰的成語:

  1. 如履薄冰:比喻戒懼敬慎的心理。

  2. 凜若冰霜:形容態度嚴肅,不易接近。

  3. 冷語冰人:用冷酷的言語傷害人。

  4. 冷若冰霜:象冰霜一樣寒冷。形容人態度嚴肅,不易接近。

  5. 冰雪聰明:形容人聰穎。

  6. 雪操冰心:志行品德高尚純潔。

  7. 一片冰心:謂心地純潔,性情淡泊。

  8. 冰魂雪魄:形容清白純潔的品質。

  9. 冰清玉潔:像玉和冰一樣純潔清白,比喻節操高潔。

  10. 玉骨冰肌:形容女子苗條的身段和潔白光潤的肌膚。

  11. 渙然冰釋:像冰凍遇熱似的一下子消融。多喻疑團、困難等很快消除。

  12. 冰消瓦解:比喻事物消失或崩潰。

  13. 畫脂鏤冰:在油脂上作畫,在冰上雕刻,一旦融化,都歸烏有。比喻徒勞無功。

  14. 鑽冰求火:比喻徒勞無功。

  15. 鏤冰雕朽 :雕刻冰塊和朽木,比喻徒勞無功。

  16. 炙冰使燥:比喻白費氣力。

  17. 煎水作冰:喻不可能之事。

  18. 敲冰索火: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一定不會成功。

  19. 冰炭不同器: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同處。

  20. 戴霜履冰:形容不怕嚴寒,奔波於外。

  21. 滴水成冰:形容氣候十分寒冷。

  22. 霧釋冰融:霧氣消散冰塊融化。比喻疑難消除盡淨。

  23. 虎尾春冰:比喻極其危險的境地。

  24. 夏蟲語冰:喻人囿於見聞,知識短淺。

  25. 鏤冰雕瓊:[1]比喻作品風格明潔。瓊,美玉。[2]比喻構思新穎精巧。

  26. 鏤冰屬雪:喻構思新穎精巧。

  27. 鏤玉裁冰:比喻構思新穎精美。

  28. 伐冰之家:伐冰,鑿取冰塊。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貴族喪祭得以用冰,因以「伐冰之家」稱達官貴族。

05
五、閱讀測驗:〈新型閱讀贏家/王玉芬〉

(1)冰: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一片冰心在玉壺」意即:
 (A)內心平靜
 (B)清廉明潔
 (C)不問世事
 (D)冷暖自知。
【88年陽明高中推甄】…………(B)。

(2)季節:

「故鄉蘆花開的時候,旅人的鞋跟染著征泥,黏住了鞋跟,黏住了心的征泥,幾時經可愛的手拂拭?」〈節錄自戴望舒•旅思〉本詩中季節與下列詩詞的季節何者相同?
 (A)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B)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D)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89年建中推甄】…………〈C〉。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宋•無門和尚頌〉這首詩的主旨是在說明:
 (A)氣候溫和,風光明媚
 (B)四時景緻,各有所長
 (C)隨遇而安,精神愉快
 (D)無事擾心,知足常樂。
【88年武陵高中推甄】…………(D)

06
六、課外圖書介紹:《孔雀魚之戀》

孔雀魚之戀──22位知名作家的童年往事
  • 作者/孫小英主編

  • 出版日/2002年 5 月

  • 幼獅出版社

  • 本書邀請林良等22位知名作家,寫關於童年、回憶,和愛;寫關於幸福、滋味和只有一次的童年歲月。由林良先生的〈餞別〉始,止於李潼先生的〈檜木浴桶的司爐〉,有的藉著某種零食或水果,回憶無憂無慮的童年,和一去不回的歲月;有的因時光的流逝或時代進步,幼時流連、嬉戲和艱困的日子,卻是最值得珍視的成長經驗;還有某種無形的壓力、氣味或共同參與,導引出一種苦澀的、卻也五味雜陳的甘甜。

  • 此書第2篇收錄古蒙仁的作品:有巢氏之夢──幼時爬樹的滋味


│回第二冊目錄│下一課上一課
第一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 site statistic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