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回國文園地首頁│第一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二冊目錄

下一課上一課

第二冊第五課 律詩選

編寫:王雯珍老師


 

甲、唐詩的體裁和類別

乙、對聯欣賞

丙、賞析

丁、菊花秋天開花的祕密

戊、有關重陽節

己、草堂謁杜甫/向明 (網路文章)

庚、杜詩欣賞(選自杜詩鏡詮)

辛、倒裝句還原

壬、練習


01
甲、唐詩的體裁和類別(參考書籍:中國文學史)

唐詩主要可分為律詩、絕句、古詩三大類。
律詩、絕句、古詩 又各分為五言、七言。
如在格律上區分,可分為古體和近體兩類。

 古體詩

古體詩用字不講平仄,句數多寡無定(但須偶數句),押韻可通可轉,不受束縛自由地抒寫。

 近體詩(包括絕句和律詩)

近體詩(包括絕句和律詩)用字講平仄,句數有一定,講究用韻,講求對仗,有一定的規律。格律的基礎在字調的平仄;字調有平上去入四聲。上去入是仄聲。因格律很嚴,故稱律詩。律詩可分為三種:以下是五七言律詩的基本平仄規律。

  1. 律詩
    是四聯八句,
    五言的稱為五言律詩,簡稱『五律』;
    七言的稱為七言律詩,簡稱『七律』。
    一、二句為『起聯』或『首聯』,
    三、四句為『頷聯』或『前聯』,
    五、六句為『頸聯』或『後聯』,
    七、八句為『結聯』或『尾聯』。
    二、四、六、八句的末字同韻。
    頷聯、頸聯必須對仗。

    五律基本平仄

    七律基本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

     

  2. 絕詩(絕句)
    每首四句,
    五言的稱為五言絕詩,簡稱『五絕』;
    七言的稱為七言絕詩,簡稱『七絕』。
    各句用字平仄有定,
    二、四句的末字同韻,各句不必對仗。

  3. 排律:也稱『長律』。
    它是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每首句數不限。每句用字平仄有一定,雙句末字須押韻。

 唐詩的分期

唐代 (618 -- 907) 的詩主要可為四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 初唐 (618 -- 712):
    初唐是唐詩的醞釀形成時期,主要的詩人有初唐四傑(王勃、駱賓王、盧照鄰、楊炯)、沈佺期、宋之問、 陳子昂。

  2. 盛唐 (712 -- 675):
    盛唐時期是唐詩的黃金時代。當時優秀詩人如群星麗天,還出現了兩位光耀千古的偉大詩人──李白和杜甫。除李、杜外,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也是傑出的詩人。

  3. 中唐 (766 -- 835):
    中唐的詩歌,不過是盛唐的延續。主要的詩人有韋應物、柳宗元、韓愈、孟郊、元稹、白居易。 

  4. 晚唐 (836 -- 906):
    晚唐時期是唐詩從盛轉入衰微的時代,多數的詩人以摹仿前人為能事,氣度不足,藝術成就不高。主要詩人有杜牧、李商隱、溫庭筠。

 對仗

 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 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絕句的兩聯也是可對可不對。排律的首聯可對可不對,中間各聯都必須對仗,最後一聯不對,以便結束。
 對仗的特點,是
1•字數要相同。
2•句法要相同(詞性要相對)。
3•平仄要相反。

 

02
乙、對聯欣賞:

青 山 有 幸 埋 忠 骨

白 鐵 無 辜 鑄 佞 臣 (宋 岳 飛 墳 )

 

小 犬 乍 行 嫌 路 窄

大 鵬 展 翅 恨 天 低

 

天 做 棋 盤 星 做 子   誰 人 敢 下

地 做 琵 琶 路 作 弦   哪 個 能 彈

 

綠 水 本 無 憂   因 風 皺 面

青 山 原 不 老   為 雪 白 頭

 

 

03
丙、賞析:(參考書籍:教師手冊二)

(一)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以雞黍待客,顯示濃厚的田家風味,及主人殷勤的情意。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寫剛進老友的田莊,所見的景物,「合」見樹之多,「斜」見山之遠。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承接「至」字,寫到田莊飲宴的情景。「話桑麻」呼應「面場圃」。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遙承第二句的「邀」字,寫今日歡聚,想再訂後約。

 

(二)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上句寫「山居」,下句寫「秋瞑」,緊扣題目,點明地點、時間、氣候。「空山」並非空無一物,而是描繪山村寬廣,給人空曠、幽靜的感覺。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緊扣題目的「山」字,寫秋瞑時的景致。「照」字使靜態景物清晰可見,而松影婆娑,宛然在目,這是「靜中有動」。「流」字雖寫耳聞的清泉聲,卻也反襯山居的清幽,是以動顯靜。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分別從聽覺、視覺寫山中秋瞑的景致。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充分表現出詩人喜愛自然的個性,也表示他歸隱的決心。

「空山、秋雨、明月、松林、清泉、山石」,不僅寫出山間恬靜優美的風貌,也浸透了詩人恬淡的性情。

延伸閱讀:與L同學討論〈山居秋暝〉(新視窗開啟)

(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首句點明題旨,用「忽傳收」貫串身之所在的「劍外」,和心之所在的「薊北」。

   卻看妻子愁何再,漫卷詩書喜欲狂

形式上是轉折,在意義上是承接首聯。首聯的「忽傳」、「初聞」跟本聯的「卻看」、「漫卷」一氣呵成,都是為了表現狂喜的心情。而「卻看妻子」、「漫卷詩書」做的都是攜眷整裝的準備,正是下文「還鄉」的前奏。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承接第四句更推進一層,用「白日」、「青春」這般鮮豔的文字烘托歡愉的心情。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下洛陽

緊接上句的「還鄉」。連用四個地名顯示「歸心似箭」,及「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輕快感覺。

本詩的特色:
第一、整首詩完全是敘事、抒情,沒有寫景的地方。
第二、不僅中間兩聯對仗,最後兩句也對仗。

 

 

04
丁、菊花秋天開花的祕密

菊花是常見的花卉,在許多場合理都看得到它的蹤影。多喝菊花茶還可以安腸胃、降火氣。農曆九月初九重陽時分,正世菊花盛開的時候,習俗上要飲菊花釀的酒,這是因為「菊酒」的諧音是「久久」,因此傳說可以添壽避邪。

「菊」字本來是「鞠」加上「艸」。鞠是窮盡的意思,古人認為菊花不與百花爭豔,等到其他花兒都凋謝後的秋天才開放,是有氣節的君子,所以與梅、蘭、竹並列為花之四君子。

不過菊花可不是因它有氣節才在秋天開放。二十世紀初,人們發現,原來菊花的葉片可以感應黑夜的長短,得知季節的變換。入秋之後,黑夜的時間越來越長,菊花的葉片就會產生訊息,通知花兒該開放囉!

菊花是台灣最重要的花卉產品,以彰化縣為最大的產區,彰化縣還因此將菊花定為它的縣花。在秋天的夜晚經過高速公路彰化路段時,常會見到壯觀的燈海,那就是花農為了讓菊花的花期延長,好讓莖長得高壯,利用燈光來「騙」菊花,讓它以為白日還長著呢!

(錄自「小大地」雜誌2001年十月號)

 

05
戊、有關重陽節

 重陽節的起源

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名重九節、茱萸、菊花節。它的命名由來是這樣的:古人將數字也分陰陽,而九為陽數。九月九日,月日並陽,所以稱為「重陽」。

 重陽節的傳說

很 久 以 前 , 汝 南 縣 有 個 人 名 叫 桓 景 。 他 和 父 母 妻 子 一 家 人 守 著 幾 片 地 , 安 分 守 己 的 過 日 子 。 誰 知 天 有 不 測 風 雲 , 汝 河 兩 岸 忽 然 流 行 起 瘟 疫 , 奪 走 了 不 少 人 的 性 命 。 桓 景 子 時 候 曾 聽 大 人 說 過 , 汝 河 裡 住 了 一 個 瘟 魔 , 每 年 都 會 出 來 散 布 瘟 疫 , 危 害 人 間 。 為 了 替 鄉 民 除 害 , 桓 景 打 聽 到 東 南 山 中 住 了 一 個 叫 費 長 房 的 神 仙 。 他 就 決 定 前 去 拜 訪 。 

誰 知 他 翻 越 了 千 山 萬 水 , 還 是 找 不 到 仙 人 的 縱 跡 。 有 一 天 , 他 忽 炙 看 見 面 前 站 著 一 隻 雪 白 的 鴿 子 不 斷 地 向 他 點 頭 , 桓 景 走 近 前 一 看 , 鴿 子 忽 然 飛 了 兩 三 丈 遠 , 落 地 後 又 不 斷 地 向 桓 景 點 頭 。 就 這 樣 , 桓 景 跟 著 白 鴿 , 終 於 找 到 了 費 長 房 的 仙 居 。 桓 景 走 到 門 口 , 恭 恭 敬 敬 的 跪 了 兩 天 兩 夜 。 到 了 第 三 天 , 大 門 忽 然 開 了 , 一 個 白 髮 老 人 笑 瞇 瞇 的 對 他 說 : 「 弟 子 為 民 除 害 心 切 , 快 跟 我 進 院 吧 」 。 

費 長 房 就 給 了 桓 景 一 把 降 妖 青 龍 劍 , 讓 他 練 習 降 妖 的 法 門 。 有 一 天 桓 景 正 在 練 劍 , 費 長 房 走 過 來 對 他 說 : 「 今 年 九 月 九 , 汝 河 瘟 魔 又 要 出 來 害 人 。 你 趕 緊 回 鄉 為 民 除 害 , 我 給 你 茱 萸 葉 子 一 包 , 菊 花 酒 一 瓶 , 讓 你 家 鄉 父 老 登 高 避 禍 」 。 說 完 , 就 用 手 招 來 一 隻 仙 鶴 , 把 桓 景 載 回 汝 南 去 了 。 

桓 景 回 到 家 鄉 , 就 把 費 長 房 的 話 向 大 伙 兒 說 了 一 遍 。 到 了 九 月 九 那 天 , 他 就 帶 著 全 村 老 小 登 上 了 附 近 的 一 座 山 。 把 茱 萸 葉 子 分 給 每 人 一 片 , 讓 瘟 魔 不 敢 近 前 。 又 把 菊 花 酒 倒 出 來 , 每 人 喝 了 一 口 , 說 是 可 以 避 瘟 疫 。 安 排 妥 當 後 , 他 就 帶 著 降 妖 青 龍 劍 回 到 村 中 , 等 著 斬 殺 瘟 魔 。 

不 一 會 兒 , 汝 河 裡 狂 風 怒 吼 , 瘟 魔 出 水 走 上 岸 來 。 忽 然 抬 頭 看 見 人 群 都 在 山 上 歡 聚 , 它 便 衝 至 山 下 , 卻 被 酒 氣 及 茱 萸 的 香 味 嚇 得 不 敢 上 前 。 一 回 頭 , 又 看 見 桓 景 抽 出 寶 劍 , 和 瘟 魔 鬥 了 幾 個 回 合 , 瘟 魔 鬥 他 不 過 , 轉 身 就 跑 。 桓 景 「 嗖 」 的 一 聲 射 出 了 寶 劍 , 寶 劍 閃 著 寒 光 , 一 眨 眼 就 把 瘟 魔 釘 死 在 地 上 。 

從 此 汝 河 兩 岸 的 百 姓 , 再 也 不 受 瘟 疫 的 侵 襲 了 。 人 們 就 把 九 月 九 日 登 高 避 禍 的 習 俗 , 一 代 代 的 傳 到 現 在 。

 

 

06
己、草堂謁杜甫/向明 (網路文章)

一 進 山 門 氣 象 萬 千
點 頭 迎 我 的 是 你  手 植 的 那 株 參 天 古 柟 樹
向 我 招 手 的 是 那 些
風 度 翩 翩 的 青 綠 葉 子
真 像 是 你 和 你 那 些
永 遠 不 凋 的 詩 都 曾
一 一 吸 引 我 去 熟 悉 專 注  
走 進 正 殿 沸 沸 揚 揚
身 後 寂 寞 似 未 應 驗 在 你 身 上
左 有 陸 游 大 嘆 天 下 可 憂 非 一 事
右 立 黃 山 谷 疑 在 銀 山 堆 裡 看 青 山
他 們 都 不 愧 是 你 杜 門 傳 人
當 然 你 的 樣 子 比 他 們 更 精 神
有 詩 為 證 真 正 年 輕 的 你
早 已 進 駐 一 顆 顆 爭 發 的 詩 心  
然 後 終 於 走 進 了 草 堂 裡 面
居 然 仍 有 安 史 之 亂 的 暗 淡
聽 說 紅 衛 兵 也 曾 趁 機 摸 黑 抄 家
空 著 的 雙 手 出 來 都 說 你 真 窮
可 見 那 些 小 將 們 從 來 不 讀 詩 書
不 知 道 你 那 些 驚 風 震 雨 的 財 富
都 坦 露 在 浣 花 溪 外 的 大 道 通 衢
不 用 付 費 只 要 喜 歡 任 君 朗 讀

註 : 成 都 杜 甫 草 堂 工 部 祠 中 , 杜 甫 塑 像 兩 側 , 以 宋 代 兩 大 詩 人 陸 游 和 黃 庭 堅 配 祀 。 從 中 唐 以 來 , 歷 史 上 的 著 名 詩 人 莫 不 曾 受 杜 詩 的 啟 迪 , 而 陸 游 和 黃 庭 堅 為 學 杜 、 摹 杜 成 就 卓 著 者 。 清 嘉 慶 和 光 緒 兩 朝 四 川 總 督 乃 塑 二 人 像 配 祀 。 「 天 下 可 憂 非 一 事 」 及 「 銀 山 堆 裡 看 青 山 」 為 陸 、 黃 二 人 憂 國 憂 民 的 詩 句 。

 

 

07
庚、杜詩欣賞(選自杜詩鏡詮)

(一)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 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二)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詩名句欣賞

  •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08
辛、倒裝句還原

  1. 綠樹村邊合 →

  2. 青山郭外斜 →

  3. 明月松間照 →

  4. 清泉石上流 →

  5. 竹喧歸浣女 →

  6. 蓮動下漁舟 →

 

09
壬、練習

(一)短文改寫欣賞: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安史浩劫,八年烽火,造成了天地瘡痍,生民塗炭,在煙硝瀰漫中,形容枯槁的我,正飽嚐飄零異地之苦。

 突然間,叛亂平定的訊息傳來,如春雷乍響,驚醒久蟄的心,如山洪暴發,驚喜的洪流,霎時間,沖開了鬱積已久的情感,噴薄而出,淚,爬滿了臉頰、鬍鬚,也霑濕了衣裳,這是喜極而泣,悲喜交集的一刻呀!此刻什麼都不用說了,多年的愁雲籠罩已消散了,親友們笑逐顏開,此時也無心伏案,隨手擱置了筆,捲起詩書,同享四海歡騰的喜悅。

 且讓我放懷高歌,縱情暢飲,以洗多年的煩憂,彈指間,心已回到了故鄉。」

(選自建宏出版社細說參考書)

請運用你的聯想力與想像力,將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或王維的「山居秋瞑」,改寫(並非翻譯)成一篇情文並茂的短文:

 

(二)

詩(詞)有所謂「詩眼」,《中國文學史初稿》說:「詩眼的所在,即在詩句中以一字為工巧的,如『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中的垂和湧字,便是詩眼。」凡是「詩眼」,用字都很高妙,它能使整句詩顯得氣勢非凡,韻味無窮。杜詩中這種情形的用字很多,如「身輕一鳥過」,這是句描寫一位驍將鞭馬向陣前飛馳而去的情形,「過」字不但用得輕快,而且表現出一種神氣活現的氣概。

(摘錄自國文動動腦)

 

請在填上最適合的字眼:

  1. 花蝴蝶深深見,水蜻蜓款款飛。(杜甫•曲江)

  2.  野曠天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 客睡何著,秋天不明。(杜甫•客夜)

  4. 春風又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5. 雲破月來花影。(宋•張先•天仙子)

  6. 紅杏枝頭春意。(宋•宋祁•玉樓春)

 

答案:(1)穿、點;(2)低;(3)曾、肯;(4)綠;(5)弄;(6)鬧。

 

 


※相關連結:


│回第二冊目錄│下一課上一課
第一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 site statistic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