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回國文園地首頁│第一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第二冊目錄

下一課

第二冊第一課 立志做大事

編寫:周圖雲老師


 

一、國父的二三事

二、課文分析

三、立志做大事(續課文)

四、本課的修辭

五、預防針之父──柏斯多(巴斯德)


01

一、國父的二三事

  (一)好問

國父自小就很聰明,常常會提出一些讓人難以回答的問題。有一次,他問母親楊太夫人,青天是怎樣造成的。這個問題實在很難回答,即使現在科學這樣發達,一時要解釋清楚,也很不容易。楊太夫人一時被問住了,便回答說:「天像蓋著的飯碗一樣.」這樣簡單的話,並沒有說出青天是怎樣造成的,國父還是不太明白,又接著問:「在蓋著的碗上面,是不是還有一隻碗合在上面呢?」當時在他小小的心靈中,就已存在天外是不是還有天的疑問了。

  (二)度量大

度量大,待人親切和藹,也是國父令人敬佩的地方。在他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時候,有一天參議院開會,國父赴會時,走到參議院門口,負責看門的警衛,看見穿著便服的他,衣著很粗陋,以為是工人,便用槍攔住,不讓他進去。同時大聲對他說:「今天參議院開會,只有大總統和議員先生們才能進去,你這個工人真大膽,居然想進去裡面,如果被總統看見,會打死你的,還不趕快走開。」國父聽了,笑著對他說:「大總統是從來不打人的,也沒有聽說他曾經打過人。」說完話,就從口袋裡拿出了一張名片給那個門警。門警看了名片,不禁嚇了一跳,原來眼前的人就是大總統,這一驚非同小可,急忙跪在地上向國父請罪。對於門警的無禮,國父一點也不在意,看他急成那個樣子,心中覺得不忍,便笑著俯身拉他起來,並安慰他說:「沒有什麼關係,你不要害怕,我不會和你計較,也不會打你。」

  (三)為人幽默風趣

國父為人也很幽默風趣,丙午那年(西元一九○四年),他居留東京時,常和章太炎、張溥泉、田桐、胡漢民等同志在寓所談論革命,同志中有一位叫鄧慕韓的,綽號師爺,因為大家在談論時他都無法插嘴,就跑到廚房去跟廚師陳和及日本下女等大談時政,陳和也是革命同志,日本下女私底下都稱呼他為「叔」。這個人生性很喜歡賭博,常常拿買菜的錢作賭本。有一次,他把菜錢都輸光了,空著手回去,向國父說在冷巷(廣東土語,就是俗稱的走廊。)丟掉鞋子,他把菜錢拿去買鞋子,請國父再給錢去買菜。日式的建築,走廊設在室間,日本的習俗都是席地而坐,鞋子都放在室外,絕對沒有在走廊丟失的道理。國父知道他在說謊,但並不說破,只是笑了笑,拿出菜錢給陳和後,一時觸動靈機,便戲擬一副對聯贈送給鄧慕韓及陳和說:「鄧師爺廚房演說;陳和叔冷巷失鞋。」

02

二、課文分析

這篇文章是民國十二年十二月國父在嶺南大學的演講詞,主要在告訴青年學生們,要立志做大事,不要有過去讀書人那種立志做大官的錯誤觀念。因為立志做大官,只是為國人謀幸福,只有立志做大事,才是為人群謀幸福。全文分為四段:

第一段:開門見山的點破題旨,提出近代人立志的思想是注重發達人群,為大眾謀幸福,中國的青年們應該以國家為己任,把建設將來社會事業的責任擔負起來,所以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第二段:承接第一段,闡述什麼是大事,用設問的方式,自問自答,說明所謂的大事,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轟轟烈烈或驚天動地的事,而是無論任何事,只要從頭到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並以柏斯多研究微生物的事來做例證。用這種具體的事例來證實抽象的道理,不但可使人深深了解,而且還增強了很大的說服力。

第三段:回應第一段,把話題拉回到學生立志方面,再次強調「為大家謀幸福」的重要性,告訴學生們,要真正培養起服務人群的精神,建立起我為人人的大志向。

最後一段:做了一個總述,提出如何去完成一件大事,那就是要「取古今中外的知識、才學,來幫助我們做一件大事,然後那件大事才容易成功。」並明白的指出,學生進學校讀書的目的就在於此。

因為這是一篇演講詞,所以很口語化,讓人一看就能明白。它的特色是把握了切要的問題,平心靜氣地剖析事理,生動適切地陳述論證,抒發了精到的見解,提出了具體的方法,讓人欣然解悟,終身受用。在論說文方面,的確是很好的模範。

論說文的篇章結構,有一種三段式的布局,就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是什麼」和「為什麼」也有前後調換的)本文第一段就是在說明「為什麼要立志做大事」,第二段則用來說明「什麼是大事」,第四段則是用來說明「怎麼去完成大事」。首尾呼應,前後層次分明,論說也精要圓融,很具有親和力和說服力。

【以上選自新國中國文動動腦】

03

三、立志做大事(續課文)

   立志做大事(續課文)

諸君又勿謂現在進農科,學耕田的學問,將來學成之後,只是一個農夫。不知道耕田也是一件大事。從前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因為稼穡是一件很有益於人民的事,他不怕勞動,去教導百姓,後來百姓感恩戴德,他便做了皇帝。說起出身來,后稷還是一個耕田佬呀!那個耕田佬也做過了皇帝呀!古時做過皇帝的人該有多少呢?現在世人都把他們的姓名忘記了,只有后稷做過耕田佬,所以世人至今還不忘記他。現在科學進步,外國新發明的農科器具,比舊時的好得多,事半功倍,只用一人之耕,可得幾千人之食。諸君現在學農科的,學到成功之後,就是像外國的農夫,能夠一人耕而有幾千人之食。也不可以為到了止境,必要再用更新的科學道理,改良耕田的方法,以至用一人耕,能夠有幾萬人食,或幾百萬人食,那才算是有志之士。總而言之:諸君現在學校求學,無論是那一門科學,像文學、物理、化學、農學,只要是自己性之所近,便拿那一門來反覆研究。把其餘關係於那一門的科學,也去過細參考,借用他們的道理和方法,來幫助那一門科學的發展,徹底考察,以求一個成功的結果。那麼,就是像中國的后稷教民耕田,法國柏斯多發明微生物對於動植物的利害,都是功德無量的大事。

我再舉一件事說:從前有個英國人,叫做達爾文。他起初專拿螞蟻和許多小蟲來玩,後來更考察一切動物,過細推測,便推出進化的道理。現在擴充這個道理,不但是一切動物變化的道理包括在內,就是社會、政治、教育、倫理等種種哲理,都不能逃出他的範圍之外。所以達爾文的功勞,比世界上許多皇帝的功勞,還要大些。世界上的皇帝該有多少呢?諸君多有不知道他們姓名的,現在諸君總沒有一個人不知道達爾文的。所以達爾文的功勞,實在是駕乎皇帝之上。由這樣講來,無論什麼事,只要能夠徹底做成功,便算是大事。所以由考察微生物得來的道理是大事,由玩螞蟻得來的道理,也是大事。不過我們讀書的時候,必須用自己的本能做去才好。什麼是本能呢?就是自己喜歡要做的事。就自己喜歡所做的事,徹底做去,以求最後的成功,中途不要喜新厭舊,見異思遷,那便是立志!立志不可有今日立一種什麼志,明日便要到一個什麼地位。從前做皇帝的思想,是過去的陳述,要根本的打破它。立志是拿一件事,徹底做成功,為世界上的新發明。如果有了新發明,世界上的地位多得很,諸君不愁不能自占一席。

(節自國父全集)

04

四、本課的修辭

  設問

(1)問答

  • 這種志願究竟是如何立法呢?我讀古今中外的歷史,知道世界上極有名的人,不全是從政治事業一方面成功的。有在政權上一時極有勢力的人,後來並不知名的;有極知名的人,完全是在政治範圍之外的。簡單地說,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業成功。如果一件事業能夠成功,便能夠享大名。所以我勸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 什麼事叫做大事呢?大概地說,無論那一件事,只要從頭至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

(2)反問

  • 在普通人看起來,必以為算不得一回什麼事,何必枉費工夫去研究它呢?

  映襯

  • 有在政權上一時極有勢力的人,後來並不知名的,有極知名的人,完全是在政治範圍之外的。

  排比

  • 地位是關係於個人的,達到了什麼地位,只能為個人謀幸福;事業是關係於群眾的,做成了什麼事,便能為大家謀幸福。

  層遞

  • 近代人類立志的思想,是注重發達人群,為大家謀幸福。用事實說,中國青年應該有的志願,是要把中華民國重新建設起來,讓將來我國的文明和各國並駕齊驅。所以現代的青年,便應該以國家為己任,把建設將來社會事業的責任擔負起來。

05

五、預防針之父──柏斯多(巴斯德)

一百多年前,誰也不知道細菌──這不用顯微鏡就看不見的微生物,是引起好多疾病的根源。也不知道這微生物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會引起一大堆人生病,就是所謂的傳染病。一直到有位法國微生物學家,也是化學家──名叫巴斯德,才證明了有些細菌是病菌,並且找出一種防止病菌傳染疾病的方法,也就是預防注射法,他還發展了巴斯德氏殺菌法。

在法國的農莊上,那時候正流行一種很可怕的動物疾病,叫炭疽熱,成千成萬的牛羊因得了這種病而死掉。當時巴斯德已經是一位很有名氣的科學家了,法國政府就請巴斯德來想法子防止。有幾位科學家在已死的動物身上找到細菌,便懷疑這種病是跟細菌有關係,但是多數人還是認為這種想法很荒謬,他們覺得那麼微小的東西能使牛、羊那麼大的動物死掉,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巴斯德接受了法國政府的委託,他也在因這種傳染病而死的動物身上發現了細菌,並且在試管裡培養這些細菌,使它們的毒性減得很弱;又試著把毒性弱的細菌,注射到健康的動物身上,然後過些時候,又把毒性強的細菌法射到同一動物身上,結果發現,這動物居然沒有得病!而跟這動物同在一群裡的其他動物,卻有不少因為得這種病而死掉,這證明注射過的動物得到了抵抗這種病的能力,因此而發明了所謂的「預防針」。

(節錄自中華兒童百科全書)


│回第二冊目錄│下一課
第一冊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第六冊集思廣益

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回「後甲國中國文園地」首頁 site statistic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