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第一冊目錄 |
│上一課│ |
第一冊第十五課 溫情 |
編寫:尹相宜老師 |
壹、作者參考資料
貳、課文參考資料
01
壹、作者參考資料•張秀亞的寫作觀•
張秀亞散文題材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追憶家鄉及大陸的生活。她認為,推動她走上寫作道路的是她家鄉那蒼茫的原野,那波動而壯麗的近乎淒愴的景色。她散文中有對兒時河北故鄉田園景色的眷戀;有對青年時代就讀的京津古城習俗風貌的追憶;也有對抗戰霧都重慶的描繪。
(二)對大自然的讚美和抒懷:大自然的各種景物-花草、月夜、雨景、秋日、冬雪都被她攝入文中,寫得富有韻味。
(三)對身邊人物和瑣事的描寫。如種花、養兔、仁愛的老校工、生活清苦富於犧牲的教士,等等。
張秀亞曾說過:「在文藝的聖火照耀下,我是不想退場了。」她的散文清新如歌,她的小說明媚如月,她的新詩晶瑩如露,她的譯作舒暢如雲。面對未來的寫作生涯,她充滿了熱愛,充滿了信心。
她對寫作提出了兩個原則,一是寫內心深受感動的印象,一是寫自己深刻知道的事情。因她有一顆敏感的心靈,生活中的瑣細之事,記憶中的片斷之情,常使她內心波瀾不息,發為至情之文。她永遠服膺福克納的話:「在寫作裡,只容心靈那些永恆真理,-就是愛、光榮、惻隱、自尊、感情、犧牲!」一個有生氣的靈魂,總是向上掙扎的,如果過去的生活失敗了,就用正義、光明、愛與真理的信仰,繼續和苦難搏鬥,追求生命另一次的洗禮。
02
貳、課文參考資料•巴夫洛夫及其「交替反應」說•
巴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 西元一八四九── 一九三六年),俄國的生理學家,生於里亞贊(利森城)。在彼得堡大學學習,留學德國來比錫、布列斯拉烏等大學。
回國後,任陸軍軍醫學校教授。以研究胰臟、心臟神經、胃神經及消化腺等而聞名。特別是由狗的動物實際,研究小胃法及管法,明瞭消化液的分泌程序,確立大腦機能的條件反射學,對於行動心理學、神經障害研究有很大影響。西元一九0四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交替反應」是心理學名詞,英文原名為onditioned Response,現多翻譯為「制約反應」。本文中所說的反應,應為古典制約(lassicalConditioning),為俄國生理學家巴夫洛夫所發現。
他發現如果用一個非自然的刺激伴隨一個自然刺激一起一再出現,最後雖然只那個非自然刺激單獨出現,也會引起原來受自然刺激所產生的反應。
他的實驗如下:狗見到食物(食物是自然的刺激,也就是非制約的刺激)會流口水(流口水是自然反應,即非制約反應);接著他以食物和鈴聲(鈴聲是制約的刺激,即非自然的刺激)一起出現,同樣的,狗也會流口水;最後,食物不出現,只出現鈴聲,狗聽到鈴聲還是會流口水。這時候狗是經由鈴聲的刺激(也就是制約刺激,是非自然的刺激)而流口水,狗所產生的這種反應就叫制約反應。
03
參、課外補充資料一、有關「兔」的成語
玉兔東升
表示時間已經入夜。
守株待兔
表示固執成見不知變通。
兔毛大伯
宋元時泛稱老人。
兔死狗烹
喻有事時被重用,事成後即被毀棄。
兔死狐悲
比喻同類的死敗,自己也哀傷起來。
兔走烏飛
比喻日月運行,光陰流逝快速。
兔起鶻落
(1)形容動作敏捷。(2)比喻書法雄健。
二、趣味成語填充
請從後面提示之答案選項選出適當的「動物」填入空格中:
投( )忌器
氣喘如( )
為( )作倀
狡( )三窟
畫( )點睛
杯弓( )影
老( )識途
亡( )補牢
沐( )而冠
呆若木( )
( )尾續貂
狼奔( )突
1.蛇
2.虎
3.鼠
4.羊
5.猴
6.牛
7.龍
8.雞
9.豕
10.馬
11.狗
12.兔提示答案:
1.鼠
2.牛
3.虎
4.兔
5.龍
6.蛇
7.馬
8.羊
9.猴
10.雞
11.狗
12.豕
三、精選語錄
人溺己溺,人飢己飢。
霍布斯 憐憫就是想像旁人所受的災難落到自己身上的感覺。
騷斯 沒有溫柔和同情的心,不會是真正偉大及仁善的。
莎士比亞 陪著哭泣的人流淚,多少會使他感到幾分安慰的;但若滿心的怨苦被人嘲笑,卻是雙重的死刑。
格斯脫 讓我更和善一點,讓我對四週的人的過失更盲目一點。
薩提 那些不肯濟弱扶傾的人,當他跌倒時,也將無人加以援手。
貝克 同情僅次於愛,是人心最聖潔的感情。
希爾 不為他人的憂傷所動的人是可恥的。
波普 不要在別人受壓迫時表示得意洋洋,以及在別人快樂時表示沮喪。
四、類文選讀
(一)「西雅圖的天空」
我曾聽說,上千上萬的野牛屍體潰爛在大草原,乃是白人從經過的火車中射殺所致。我不懂。對我們來說,野獸是我們的兄弟,我們只為求活才去獵殺牠們,如果我們賣這土地給白人,白人務必同樣如此,因為動物是我們的兄弟。如果沒有了野獸,人又算什麼呢? 即使蚯蚓,也使土地鬆軟溫柔,讓人可以踩在上面。如果獸類盡失,人類亦將寂寞而死。 因為發生在獸類身上的,必將發生在人類身上,因為萬物都屬於同一呼吸。我的人民問我,白人所要買的究竟是什麼?這個念頭是我們不能懂得的。你們怎麼能購買賣天空、 土地的溫柔、羚羊的奔馳?這些東西我們怎麼能夠賣給你們?而你們又如何能夠購買? 難道你們僅憑紅人的一紙簽約,就能對這土地為所欲為?設若空氣的清新與水的漣漪並不屬於我們所有,我們如何賣給你們?當野牛已經死盡,你們還能再把牠們買回來嗎?
【大意】
人能不能獨自生活在這個地球上,而沒有任何種類的生物相伴?其實是不能的,從生存而言,人類需要吃東西,沒有別的動物可吃,但一定要吃田裡種的食物,但是沒有蚯蚓,我們在吃東西上,仍有問題,在這個段落裡,作者說動物是我們的兄弟,因為我們同樣生活於地球上,呼吸同樣的空氣,使用大自然一切的資源,如果所有的動物都滅絕了,大自然勢必要瓦解,我們與所有生物都是生命共同體。
生活在現代的都市的人們習慣的買賣法則,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是,有沒有一些東西,是沒有辦法用錢買的,比如父母的愛,老師對同學的關心。而我們跟大自然的關係也是這樣,野生動物如果沒有好好保護,消失的話,那就代表永遠消失,不論花多少錢都買不回來,不只我們看不到,我們的下一代也看不到,又比如,颱風來的時代,那些樹木被砍掉的山坡地,都會土石流或崩塌的情形,因為沒有做好水土保持,被砍掉的樹可以再接回去嗎?不行的,也許我們要等一百年,被砍掉的樹才會長的和原來的一樣。所以在這裡,作者才會說天空、土地、羚羊和野牛這些大自然的寶藏,是不能買賣的,一旦不見就是沒有補救的機會,難道我們不應該警惕自己嗎?
(二)麻雀
屠格涅夫
我打獵回來,沿著花園的林蔭路行走,我的狗跑在我的前面。忽然,牠縮短步伐,開始潛行,似乎在尋覓獵物。
我沿著林路望去,見有一隻嘴部嫩黃,頭生柔毛的小麻雀。牠是從巢中掉下來的(因為風勢很猛,正狂搖著路旁的樺樹),正直立著不能動彈,失望的拍拍尚未豐滿的羽翼。
我的狗嗚嗚地慢慢走近牠,當時,突然從身旁的樹木上落下一隻毛灰黑的老麻雀,勢如飛石一般,正投到狗的鼻前來。牠驚惶萬狀,倒豎了全身的羽毛,發出絕望而哀求的叫聲,兩次投向那齒牙發光的張大的口邊。
牠為救護而來,用牠自己的身體庇護自己的小雀兒……但牠整個的小身體為著恐怖而戰慄了!牠的音調哽咽怪異。牠雖恐怖失神,卻還是願意犧牲自己。
在牠看來,這狗是多麼龐大的怪物啊!但牠不能為了危險,就高高地躲在樹枝上……有一種比牠的自衛本能更強的力量,使牠撲下身來。
我的鐵萊沙(狗名)呆呆的立住了,倒退了……顯然也認識這一種力量。
我急忙喚回了這隻驚愕的狗,而且懷著敬意走開了。
是啊!請勿見笑。我懷著敬意,對於那悲壯的小鳥,對於牠那愛子的衝動。
愛,我想比死或者比死的恐怖還要強烈,全靠這個,全靠愛,物類的生命才得團結和進步。
五、課外圖書介紹
「一隻狗的生活意見」
其實動物也有牠的想法以及慾望,也許牠們的想法很單純,慾望很直接,在我們人類的世界裡卻是嚮往但很難達到的。這本書的狗,雖然是作者說話的工具,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他對狗的感情,以及其中透露對人類的自嘲以及相對於狗而言,人類的虛偽,從狗的角度來看人類,是不是也是很愚蠢無知呢?我想只有狗知道了。
參考資料:
國中國文教師手冊第一冊
新國中國文動動腦第一冊
台大教育學程國文科網站
高雄縣立五甲國中教學資源站
實用成語辭典/故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