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覺得需要以唱歌來表達他們對國家的熱愛,於是產生了國歌。後來國歌成為各國在官式場合演奏,並且在國際集會裡代表國家的歌曲。
國歌的起源大約是在中古世紀時,歐洲各小城邦的人,國家意識逐漸抬頭,覺得自己不只是屬於一個小城邦,更是屬於一個國家的,於是便創造了國家來贊美各自的國家。
許多國家的國歌,都是在國家遭遇危機時創造的,並且最初多半只是軍歌。譬如法國國歌馬賽曲,就是法國大革命馬賽地方的軍人唱的歌。美國國歌閃亮的星條旗最初也是在美國進行獨立戰爭時唱開的。又有許多國家的國歌是由有名的音樂家所寫的,譬如德國早期的國歌德國至上,是由海頓作的曲,加拿大的國歌,是莫差爾特的大作。
英國的國歌最特殊,如果在位的是女王,國歌原來的頭兩句「天佑我主,我王萬歲」,就要改成「天佑我后,女王萬歲」。此外,希臘的國歌有一百五十八句,是世界上最長的;而日本、約旦國歌,只有四句,是世界上最短的 。
我國有國歌,始於西洋文化輸入以後;在滿清末年時,曾有人擬過一首封建意識極濃的國歌,可是並沒有正式公布,或請人作曲,當時在外交場合上是否使用過或有其他代替品,也沒有正式的記載。但是在清光緒末年,清廷曾借用個日本調子,填了一首國歌歌詞,在許多紀念儀式上演唱。這篇歌詞充分反映出當時的社會背景,原詞如下﹕「一統舊江山,亞細亞文明古國四千年,最可嘆,猶太印度與波蘭亡國史,讀之心寒。」
民國元年前後,在各級學校中,曾流行一首梁啟超先生作詞,日本橫濱大同學校譜曲的愛國歌,開頭是「泱泱哉,我中華」。這首歌共有四大段,詞意是說中國地大物博,用以激發國民的愛國心。民國四年時,袁世凱政府公布過一首國歌:「中國雄立宇宙間,廓八埏,華冑來從崑崙巔,江河浩蕩山綿綿,建共和五族開堯天,億萬年。」這首歌詞曲的氣魄都很大,可惜作者的姓氏現在已經考查不出來了。
民國九年教育部接受章太炎先生的建議,採用中國一首古詩歌卿雲歌為國歌,公開徵求曲譜的結果,蕭友梅先生的作曲入選,於是在民國十一年正式公布卿雲歌為國歌。「卿雲爛兮, 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這首歌的詞調雖很好,可是字義太深奧,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到民國十七年,戴傳賢先生提議採用國父 孫中山先生民國十三年六月十六日在廣州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中的訓詞為中國國民黨黨歌的歌詞,經過會議一致通過後,便公開徵求曲譜,在一百三十九篇應徵的作品中,程懋筠先生的作品入選,於是在一般集會時大家便唱中國國民黨的黨歌。可是國歌代表國家,在許多國際場合都要用到,一個國家不能沒有國歌,所以民國十九年政府公開徵求國歌歌詞,可是在應徵的一千多件作品中,竟然沒有一首達到標準入選,所以民國二十五年政府便公布以「中國國民黨黨歌」暫代國歌,民國三十二年又公布黨歌為正式國歌。
我國的國歌,不但歌詞精簡,意義深長,而且曲調莊嚴和平,和世界各國國歌相比,尤其顯得突出。
〈選自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編中華兒童百科全書第六冊臺灣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