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填鴨式教學】夏夜/楊喚 | 點閱:6535 |
張貼者:噪音 | No Email |
版本:106學年度第一學期,翰林版國中國文第一冊第一課 【運用課本提示,幫助我們學習】 進入〈夏夜〉這一課之前,先讓我們想一想: 一、如果「夏夜」是我現在要寫作文章或創作新詩的主題,我可以聯想到哪些「材料」或「元素」,足以凸顯出「夏夜」這主題。 (同學們胡說八道時間∼∼提醒注意:要能呈現「夏」與「夜」) (那個說「聖誕節」的同學,你確定你生活在地球?) (學生課堂筆記) 二、「夏夜」是一個中性的、不帶有情緒的自然現象,但是我可以設定什麼樣的「主旨」,加入什麼樣的情緒或情感,藉著與夏夜相關的「材料」或「元素」,加以呈現出來。 【運用課本提示,幫助我們學習】 (打開課本第4頁) 首先,讓我們看到課本第4頁「學習重點」: 一、認識童詩的特色。 二、認識楊喚及其詩歌作品。 三、學習擬人的修辭技巧。 四、體會鄉村夏夜之美。 課本的「學習重點」有四條,第一條是「認識童詩的特色」,我們來思考「童詩」應該會有什麼特色? 童詩,顧名思義,就是寫給「兒童」、適合「兒童」閱讀理解的詩,這首詩用白話文寫成,所以它(夏夜)也算是一首「新詩」。 有「新詩」,那麼相對而言,應該也會有「舊詩」,不過我們通常把「舊詩」稱作「古典詩」。關於「古典詩」,我們留待第二課「絕句選」再作更深入的說明。 新詩與古典詩有什麼明顯的不同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條件」來稍微認識一下:字數、句數、押韻、平仄。 因為「古典詩」也包含不同的格式類型,我們以下一課「絕句選」所屬的「近體詩」來跟這一課的「新詩」做個簡單的比較。 「新詩」用白話文(語體文)寫作,所以叫做「白話詩」。 「新詩」沒有格式上的限制,所以叫做「自由詩」。 稍微介紹「新詩」的特色之後,回到這一課「童詩」的課題。各位同學不用急著查看課本上同一頁、關於「童詩」的介紹,我們可以先自己想想,剛剛提到的概念: 童詩,顧名思義,就是寫給「兒童」、適合「兒童」閱讀理解的詩。 那麼,童詩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色?或者說,會出現什麼樣的特色呢? (開放給各位同學動動腦一下)(一起回憶一下「天線寶寶」) (學生課堂筆記) (學生課堂筆記) 根據各位同學結合小時候觀看「天線寶寶」的經驗,加上腦力激盪,提出五花八門的童詩要素之後,我們可以整理,得到以下簡潔有力的結論: 比較一下,看看課本的「課文前哨站」關於「童詩」的簡介: 「童詩」是新詩的一種,以兒童的內心世界和生活經驗為主要題材,是極富情感、具想像力、活潑有趣的兒童文學。作者無論是兒童或成人,多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來寫作,帶領讀者進入純真美好的意境。 課本的童詩簡介是專家學者寫的,但是,對於「我們在經驗與知識上有基礎,而且能夠理解的事物」,不倚賴課本的解說,我們也可以推論出一些「道理」,透過彼此討論與腦力激盪,有時候我們自己推論出來的「道理」,也不見得會比書上提供給我們的差。 我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累積知識,加上「天線寶寶」的提示,得到了「童詩特色」有四:簡單、韻律、色彩、有趣。 我們推論出四個「童詩特色」,當然也可以進一步,用這四個特色,來檢視、解讀、分析〈夏夜〉這首詩,這首童詩。 接著,我們看到「學習重點」第二條:認識楊喚及其詩歌作品。 課本「作者」單元裡,有楊喚的簡介,我們讀過之後,可以抓出一些訊息,同學們一起「抓抓看」: ●英年早逝。 ●童年生活不幸。 ●寫作不少兒童詩歌與童話。 ●被譽為臺灣兒童文學的先驅。 ●《楊喚全集》是朋友幫他整理出版。 (學生課堂筆記) 有一句話,關於文學創作,大概是這樣的:「以寫作自我療癒。」楊喚的狀況大致符合這句話的旨意。各位同學將來也會遇到不少作家自己強調,或者評論某作家的時候出現「以寫作自我療癒」這樣的概念。 再來,看到「學習重點」第三條:學習擬人的修辭技巧。 讓我們先建立一個「健康」的學習觀念,不要受到媒體和網路上一堆外行人的盲目情緒干擾,也不要被課本牽著鼻子走。 「修辭技巧」並不是學習的重點,擬人的技巧連三歲小孩都會,我們要學習的不是擬人的技巧,也不是任何一種修辭法的技巧,而是要學習、體認,所有修辭技巧,跟作品本身、主題特色的關聯與適切性。 對於「修辭技巧」,我們要思考的,有兩個重點: 從這兩個學習重點來思考,我們可以根據我們前面討論出來的「童詩特色」, 試著預測作品「可能」會運用什麼樣的修辭技巧,能讓作品的取材與脈絡,呈現出我們需要的「效果」,符合主題,表現主旨。 「童詩」需要「簡單」、「有趣」,需要充滿「想像力」,所以這首童詩裡頭,有些材料或元素「可能」會運用什麼樣的技巧來達成? 「可能」會用到「擬人」、「譬喻」。 「童詩」需要「韻律」,需要琅琅上口,所以這首童詩裡頭,有些材料或元素「可能」會運用什麼樣的技巧來達成? 「可能」會用到「類疊」、「排比」。 「童詩」需要「色彩」,需要搭配色彩的各種物品,來營造趣味,所以這首童詩裡頭,有些材料或元素「可能」會運用什麼樣的技巧來達成? 「可能」會用到「摹寫」,透過眼耳鼻舌身,寫出各種符合主題、表現主旨的滋味。 能讓作品的取材與脈絡,呈現出我們需要的「效果」,符合主題,表現主旨,這樣的修辭技巧才是良好的、優質的,才是我們應該從課本選文的作品中,探索出關於「修辭技巧」的學習重點。 最後一個「學習重點」是:體會鄉村夏夜之美。 課堂一開始,有同學對於「夏夜」的聯想,包括了:冷氣機、逛夜市、蚊子等等。鄉村的夏夜也可以吹冷氣、逛夜市,鄉村的夏夜也會有蚊子,但是,課本這首詩,對於「作品主旨」的設定是什麼呢? 我們直接進入作品找找看,看看作者「想呈現一個什麼的夏夜」? (朗讀作品,提示注意某些動詞與名詞) 我們先找出「主旨」(想呈現一個什麼的夏夜),接下來,就要進行作品的解讀分析,看看運用哪些材料元素,配合哪些修辭技巧,是不是妥善呈現了「夏夜」的美麗、安靜,還有涼爽、和諧、快樂的體會? (學生課堂筆記) (學生課堂筆記) 運用課本注釋,練習:掌握「解讀文本」與「詮釋詞語」的能力。 (這也是課本注釋不用背的原因) 梢【課本注釋】:樹枝的末端。 這樣注釋必須放進這首詩才正確,而「梢」這個字,只需要理解它是「末端」。讓我們思考「神經末梢」、「喜上眉梢」這兩個詞語,這時候「梢」就不可以解釋成「樹枝的末端」,也就是說,你死背這個注釋沒有意義。 撒【課本注釋】:散布。 讓我們先思考「撒了滿天的珍珠」的「撒」、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手部動作?我們可以得到描述類似的動作與字詞,例如:甩、拋、丟、揮、扔、投、擲等。 從詩中可以判斷,這是一個「朝不同方向」、「輕柔」、「優雅」放出美麗物品的動作。 所以,我們可以重新「詮釋詞語」,將它解讀為:輕柔的拋出物品的動作。 朦朧【課本注釋】:模糊不清的樣子,此指月色昏暗。 同學們仔細品味這首詩,詩中有沒有呈現「月色昏暗」的敘述或線索? 沒錯,整首詩的夜色,都是在「滿月(又大又亮的銀幣)」的光輝照耀下,根本沒有「月色昏暗」的情況,也就是說,這個「月色昏暗」的注釋有問題。 那麼,回到這首詩本身,「朦朧」用在什麼情境? 「朦朧地,山巒靜靜地睡了! 朦朧地,田野靜靜地睡了!」 這裡的「朦朧」絕對不是「月色昏暗」,它可以是「作者」的敘事視角產生「鏡頭的朦朧」,也可以是「山巒」與「田野」被擬人,在入睡前,產生的視線或意識的朦朧。 如果採用第一種解讀,是「作者」的敘事視角產生「鏡頭畫面的朦朧」,那麼,這個鏡頭或畫面緊接著就「睡著」看不見了,也就是,這首詩到這裡就應該結束了。 如果採用第二種解讀,「山巒」與「田野」也融入整首詩「擬人」的基調,而「作者」的敘事視角仍然清醒,後面「以動襯靜」的描寫,就是我們之前解讀作品的作者布局:安排「什麼」入睡?同時,「什麼」不睡? 能發現課本注釋的不足與失誤,就表示我們能掌握「解讀文本」與「詮釋詞語」的能力。 (學生課堂筆記) |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