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 題:【脈絡意義】「風急天高」怎麼解讀? | 點閱:2787 |
張貼者:噪音 | No Email |
【課本】〈觀放白鷹〉李白 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 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課本語譯】 西北邊地的秋天,風急天高,一隻雄鷹,潔白的羽毛如錦緞般鮮明亮眼。牠飛翔在廣大的天際,顯得多麼孤單,遠遠望去,就好像一片白雪;而鷹眼的好視力,可觀察到遙遠的微小事物。 朋友私訊問了一個問題,提到:課本將詩中的「風高」翻譯成「風急天高」,該怎麼說明比較好? -----阿賢試解讀----- 「風急天高」這詞,最有名的就是杜甫的〈登高〉一詩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詩名「登高」,可以簡單理解「風急天高」為「風吹得很急,而我頭上的天是那麼的高」,這裡的「風急」和「天高」,都是有所寄寓的畫面。 表面是「風吹得很急」,寄寓著詩人對於人生困境的情緒,有悲涼、壓抑的含意。 表面是「我頭上的天是那麼的高」,寄寓了詩人對於人生際遇懷抱著無奈、孤寂的感慨。 不過,以李白這首〈觀放白鷹〉詩而言,將「八月邊風高」的「風高」直接解讀為「風急天高」是不太適合的。 從句子的意思來看,是強調「邊風高」,而不是單指「風高」;「邊風」告訴讀者,這風是「邊地的風」,不是江南的風。而「高」則是用來形容這邊地的風「吹得很強大」,也就是說,「邊風高」或者單看「風高」,都是指「風很強勁」的意思,用來托出邊地的地理風情。直接套用「風急天高」的意象給「邊風高」或「風高」,屬於過度解讀,這裡的「邊風高」只有「風急」的意思,沒有「天高」的景象或寄寓。 當然,首句「八月邊風高」的「八月」也是一個解讀的依據,唐代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中有句「胡天八月即飛雪」,這邊地的八月,除了惡劣天候之外,也可以有「秋高氣爽」的天氣,形容秋天白日晴空萬里,視野沒有雲霧阻礙,所以看起「天很高」,這樣就有「天高」的意象了。如果這麼解讀,那麼課本語譯「風急天高」一語,就純粹是景象描述,將整句「八月邊風高」解讀為:邊地八月的秋季某天,風吹得很急,天空晴朗,視野開闊。這樣才能對應「風急天高」的意思。 也就是說,語譯中的「風急天高」,單純寫景,而且是對應原詩「八月邊風高」整句才能成立,並不是「邊風高」或者單看「風高」,就有「風急天高」的意象。 |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