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標題:96基測一:第15題
「克卜勒和魏斯曼兩人視力皆不佳,雖不利於觀察,但前者發現了行星的軌道不是正圓形,而是橢圓;後者發現了生殖細胞必須進行減數分裂。其實克卜勒用來計算行星軌道的資料,是丹麥人第谷累積了三十八年的觀察成果。而魏斯曼的成就來自於年輕時深印腦海的顯微鏡下的影像。也就是說兩人的成功都來自於感官印象,只不過一人是利用他人觀察所得的知識,而另一人則用早期自己感官所得的知識罷了。」
根據文中兩位科學家的經驗,作者最可能推得下列哪一項結論?
(A)科學的發現來自良好的視力  (B)科學成就主要靠自己的努力
(C)感官印象可以大力推廣科學  (D)縝密觀察是科學發展的要素

【試題疑義】
【資料提供者】
考生:李彥璋、顏大為、羅來罕、汪玟儀、唐奕桓
   吳知霖、張植康、汪正怡、蘇晏、林安柔
教師:張瓊霙、范博昇、徐儒正

【疑義性質】答案疑義
【疑義內容】
1.題目內容舉出的兩位科學家其成功均來自於「感官印象」。所以答案選項(C)「感官印象可以大力推廣科學」是否能與(D)同列為正確答案。

2.題目:「也就是說兩人的成功都來自於感官印象」,提到兩人因為感官印象而在科學方面成功,我想一切科學的發現或發明都是透過感官的大腦去思考,用眼睛看,動手去實驗、觸摸,甚至透過耳朵聆聽或用口嘗,反覆不斷地操作、修正,這些感官的印象就是科學的要素,而且文中提到魏斯曼的成就是來自於年輕時深印腦海的顯微鏡影像,可能是他當時年輕時覺得有趣,透過反覆用感官的眼睛再探索研究而成功的,所以(C)感官印象可以大力推廣科學,應屬合理。

3.沒有最完整的答案,(C)非推廣科學,(D)文中毫無提及「縝密」觀察。

4.答案為(D),但是(1)文中並無提到魏斯曼的縝密觀察,只有一個感官上的印象,雖然丹麥人第谷的三十八年經驗是縝密觀察,但題幹:「根據文中兩科學家的經驗」,丹麥人第谷並不在兩科學家範圍內。(2)選項(C)感官印象是在文中第五行前半:「兩人的成功都來自於感官印象」,十分符合題意。

5.我覺得正確答案有誤,題目如下:
「克卜勒和魏斯曼兩人視力皆不佳,雖不利於觀察,但前者發現了行星的軌道不是正圓形,而是橢圓;後者發現了生殖細胞必須進行減數分裂。其實克卜勒用來計算行星軌道的資料,是丹麥人第谷累積了三十八年的觀察成果。而魏斯曼的成就來自於年輕時深印腦海的顯微鏡下的影像。也就是說兩人的成功都來自於感官印象,只不過一人是利用他人觀察所得的知識,而另一人則用早期自己感官所得的知識罷了。」根據文中兩位科學家的經驗,作者最可能推得下列哪一項結論?
(A)科學的發現來自良好的視力→(X)文中「克卜勒和魏斯曼兩人視力皆不佳」
(B)科學成就主要靠自己的努力→(X)文中並沒有提到和強調「努力」的字眼
(C)感官印象可以大力推廣科學→(○)文中結論為「也就是說兩人的成功都來自於感官印象。」雖沒提到可以大力推廣科學的字眼,但是對於他兩科學上的成功無疑是持肯定的態度。
(D)縝密觀察是科學發展的要素→(X)「克卜勒和魏斯曼兩人視力皆不佳,雖不利於觀察,但前者發現了行星的軌道不是正圓形,而是橢圓;後者發現了生殖細胞必須進行減數分裂。」可見他們的成就跟觀察無接相關性。再者文中又說「也就是說兩人的成功都來自於感官印象」跟縝密觀察更是截然相反的態度。
可是我所得到的資料竟是正確答案是(D),實在百思不得其解,有同事云:「還要加上常理的判斷」,確實(D)在一般狀態下比(C)更符合多數人的常理,可如果是以常理的判斷來回答,那何須看文章的引導呢?這也不是閱讀文章應該抱持的態度(因為常理便是一種預設立場),因此僅將問題貼在此處,希望有見識的教育者不吝指教。
PS:請根據題目所提供的條件作答,這是回答問題的基本態度和基本前提,因為我已經聽過太多(D)比較合理,思考之下應該是(D),卻又提不出個論據,正如我所遇到的困境,多數人用從經驗法則和知識判斷來回答問題,這是個很教人無奈的地方。

6.題意中強調「兩人的成功都來自於感官印象」,問作者推得之結論?(並非要求一般大眾的認知)。(C)選項似乎比較是作者文中之意,作者在文意中是推崇感官印象的。

7.由第一行「不利於觀察」、「視力不佳」;與第四、五行,魏斯曼的成就乃來自於「年輕時腦海的印象」,對於(D)選項縝密觀察,題目並末有提到縝密觀察。再來,最後一段特別強調「兩人的成功都來自於感官印象」,只不過一個是利用他人觀察所得的知識,另一個是利用早期感官所得的知識罷了。此段會使(D)選項的縝密觀察產生矛盾,且(C)選項未必不可。

8.文中寫二人視力不利於觀察,故(D)實為不妥。

9.根據題目敘述兩人都是透過觀察所獲得的科學,但是題目也有說他們的成功也是源自於感官印象,推究出來感官印象應等於縝密觀察,也是大力推廣科學的要素,所以(C)也無法推翻。

10.題幹該改成根據文中的敘述或第谷的經驗才是吧?「根據兩位……經驗……可推得……(D)嗎?」在此文中,無法得知此兩位科學家有縝密觀察的經驗,怎能推得此結論呢?(D)若改為縝密的歸納,計算分析是科學發展的要素才是。因為克卜勒也是利用他人觀察所得知識而非他自己縝密觀察的經驗。本文中,他本人根本沒有此經驗,又如何根據此兩人的經驗呢?

11.當中提到兩人視力皆不佳,「不利於觀察」,況且在題幹第四行提及「兩人之成功皆來自於感官印象」,雖然(D)選項「縝密觀察是科學發展的要素」並不是不對,但是本人認為(C)中「感官印象可以大力推廣科學」較恰當,一來此二位科學家均是以感官印象作為驅使的動力,二來現代博物館也是利用感官來推廣科學。

12.(1)題目提及「……其實克卜勒用來計算行星軌道的資料,是丹麥人第谷顯微鏡下的影像……」克卜勒利用丹麥人第谷的資料,表示克卜勒是善於利用他人的資料與研發成果,但不一定表示克卜勒善於觀察。(2)題目中提及「……魏斯曼的成就來自於……知識罷了」有清楚是表達「感官」對於科學發現的重要。如果善於利用感官,便可能有如文中二人卓越的成就。
結論:(1)本題最佳答案應為(C)感官印象可以大力推展科學。(2)對於作者而言,題中作者已清楚敘明「兩人的成功都來自於感官印象」,但並無清楚邏輯推論二位科學的成就來自縝密觀察。作者可以藉著這個小故事,引申與愛因斯坦「想像比知識重要」說辭相契合,兩人科學家的經驗有可能來無限感官印象並用以大力推廣科學。

13.公布答案為(D),但(C)與(D)皆應為合理答案。
(1)不看該段落,直接以常識作答,最有可能回答(D),然而,經仔細閱讀文義,再加以合理邏輯推論,可以發現不能說(C)有錯,理由如下。
(2)該文特別強調「兩人的成功都來自於感官印象」,而且尚有一人是利用早期感官所得知識,獲得科學上的結果進而有所成就,這些都強烈暗示作者希望表達感官印象,也是可以獲致科學成果,有別於一般認為觀察才是主要元素。
(3)選項(C)說「感官印象可以大力推廣科學」,既然作者直指二位科學家經由強烈感官印象成功,如何能說感官印象不能作為推廣科學的方法之一?
(4)儘管該文強調感官印象的地位,然而沒有其他人的持續觀察,克氏也無法憑他的感官印象成功,因此,以此文來說,感官印象與觀察對於科學的貢獻,至少具有同樣地位。
(5)更何況,該題所問的是「根據文中兩位科學家的經驗……」因此我們必須依此前提做答,既然,感官印象才是他們成功的要件,由此文所舉的二位科學家的例子,培養年輕人敏銳的感官印象,也可以是推廣發展科學的好方法之一,由此論點,何以能說選項(C)有錯?

【說明】(維持原答案)
1.(C)選項中,所謂「推廣科學」意指將科學擴展至各階層。而題幹主要在說明兩位科學家能有科學成就的原因,與「大力推廣科學」毫無相關。克卜勒和魏斯曼雖視力不佳,但前者使用第谷累積三十八年的觀察成果,後者則仰賴年輕時「深印腦海」的顯微鏡下的影像。三十八年的長期觀察,這份觀察不能說不縝密;若非縝密的觀察,顯微鏡下的影像又如何深印腦海?且「觀察」本就包含在感官印象之中,用於描述科學家的行舉只是更為精確,並不衝突。所以,克卜勒是運用前人縝密觀察的結果,魏斯曼則是運用自己早年縝密觀察的結果,二人皆是透過縝密觀察而有新發現,使科學得以向前邁進,故(D)選項為最佳答案。

2.基測國文科的試題,向來皆是評量學生能否就「文本」本身之意涵、旨趣等作判斷,不須使用文本之外的經驗法則或知識加以揣測。感謝老師不吝指教!


回 首 頁】  回【 歷屆試題疑義 】  回【 上 一 頁

回「首頁」回「首頁」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