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標題:95基測二:第46題
【試題疑義】查看該題組(95基測二:第46題↗)
【資料提供者】考生:鄭詩螢、施伯昌、畢源伸
【疑義性質】答案疑義
【疑義內容】
1.文中董永欲還主人,供其奴職,怎麼主人會施恩不望報?
2.若主人施恩不望報,不應收受織縑百疋,故(B)選項也可。
3.主曰:「必爾者,但令君婦為我織縑百疋。」既然施恩不望報,為何要求要百疋縑布?

【說明】(維持原答案)
1.從「主人知其賢,與錢一萬,遣之。」可知主人當時因為知道董永孝親,所以慨然予他金錢一萬,讓他得以葬父。三年喪畢,董永回主人處,想回報其恩惠,但主人卻說:「以錢與君矣。」表示主人當時給董永錢時,心裡並不期望董永真的回來為奴,因此語氣上有:「我錢是送給你的,你不需要再回來!」之意。據此判斷,主人的確是施恩不望報。故(B)選項非正答。

2.承上,主人說:「必爾者,但令君婦為我織縑百疋。」「必爾者」的意思為「一定要這樣的話」,可見主人是因為董永堅持回報,才想出「織縑」的辦法,並非他的初衷。

3.主人不欲報,董永卻仍然前往任職,可見的確重諾有擔當。天帝遣織女助董永償債,亦可見賞善濟弱之行。然全文中,卻無從確認織女是否智勇雙全,故(C)選項為正答。


回 首 頁】  回【 歷屆試題疑義 】  回【 上 一 頁

回「首頁」回「首頁」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