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110會考】 ▽ 回上一頁 |
08•文義推求•章句解讀/對話目的 |
110會考 |
「昔人未見麟,問嘗見者:『麟何類乎?』見者曰:『麟如麟也。』問者曰:『若吾嘗見麟,則不問子矣。而云麟如麟,寧可解哉?』見者曰:『麟者,麇![]() 根據這則故事,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注釋】 ![]() (A)問者蓄意為難,明知故問 (B)見者實未曾見麟,信口開河 (C)問者終不得其解,寧可自尋答案 (D)見者最後以具體事物為喻,輔助說明 |
|
【南】從「『麟者,麇身牛尾,鹿蹄馬背。』問者豁然而解」可知,見者後來以常見動物來譬喻「麟」的外貌,問者於是立刻理解了,故選(D)。 【題幹語譯】從前有個人沒看過麒麟,就問曾經看過麒麟的人說:「麒麟長得像什麼呢?」看過的人回答說:「麒麟就像麒麟呀!」問的人說:「如果我曾經看過麒麟,那麼就不用問你了。但你卻說麒麟就像麒鱗。這樣我難道能理解嗎?」看過的人於是對他說:「麒麟,身體像麇,尾巴像牛,蹄像鹿,背像馬。」問的人恍然大悟,一下子就明白了。 【翰】引文中「見者曰:『麟者,麇身牛尾,鹿蹄馬背。』問者豁然而解。」可知見者善用四種動物的體態特徵來描述麒麟的外貌。故答案選(D)。 出處:《牟子》 語譯:從前有個沒看過麒麟的人,就問曾看過的人說:「麒麟像什麼呢?」看過的人回答說:「麒麟就像麒麟呀!」問的人說:「如果我曾看過麒麟就不用問您了。您卻說麒麟就像麒鱗,這樣我怎能理解呢?」看過的人說:「身體像麇,尾巴像牛,腳蹄像鹿,背部像馬。」問的人聽了之後恍然大悟。 【康】題幹出自《弘明集.牟子理惑論》。(A)由「若吾嘗見麟,則不問子矣」可知,問者因未見過麒麟而問,並非明知故問 (B)由「問嘗見者」可知,見者曾見過麒麟,並非信口開河 (C)由「問者豁然而解」可知,問者透過見者的回答,最終了解麒麟形貌 (D)由「麇身牛尾,鹿蹄馬背」可知,見者最後以麇、牛、鹿、馬等具體事物為喻,輔助其說明 【語譯】從前有個人沒見過麒麟,詢問曾見過的人:「麒麟像什麼呢?」見過的人回答:「麒麟就像麒麟。」問的人說:「如果我曾見過麒麟,就不必詢問你了。你說麒麟就像麒麟,這樣豈能了解呢?」見過麒麟的人說:「麒麟的形貌,有麇的身體和牛的尾巴,有鹿的蹄和馬的背。」問的人才明白。 |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110會考】 ▽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