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109會考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109會考】  ▽ 回上一頁 
47、48•文義推求│字義•章句解讀/檢核論點│依文推義
109會考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47∼48題:

  治亂之本在君之好惡,好惡在所習。少習也正,其長也必賢;少習也不正,其長難與共為治矣。不幸而然,則將磨之。孰能磨之?擇人焉,朝夕相與俱,出入言動相綴接焉,是則可磨之也。主然而是者,助之;主然而違者,替之。不釋,則極論之。除其蔽慾而接之以道,不使其見邪者而變焉,其志素定矣,然後可與共為治。
               ――改寫自曾鞏〈論習〉
【注釋】然:如此 是:正確 釋:了解 

47. 下列文句「」中的字,何者意義說明正確?(瑕疵題)
(A)「孰」能磨之:難道
(B)朝夕相與「俱」:具備
(C)主然而違者,「替」之:改變
(D)「接」之以道:招待

48. 下列敘述何者最貼近本文的內容?
(A)大臣輔政須能執行上意
(B)大臣應經磨練方能輔政
(C)國君擇臣宜摒除個人好惡
(D)國君所習攸關天下之治亂

【解析】47.(C)/48.(D)

【47.解析】(C)

【南】(A)「孰」能磨之:誰(B)朝夕相與「俱」:偕、同、一起(D)「接」之以道:替換使延續。

【翰】由「主然而違者,『替』之」(當國君決策有誤時,賢士就該去改變他),可知「替」的意思為「改變」,故答案選(C)。(A)「孰」能磨之:誰。(B)朝夕相與「俱」:一起,指共處。(D)「接」之以道:引導。

【康】(A)何、什麼 (B)偕、同、一起 (D)替換使延續


【48.解析】(D)

【南】本文首句揭示出作者的觀點:「治亂之本在君之好惡,好惡在所習。」說明如何矯正國君少時習性不正的方法,故選(D)。
【語譯】國家治亂的根本,在於國君喜好和憎惡的習性,而喜好和憎惡習性的形成關鍵,就在於他所學習的內容。年少時學習的內容符合正道,長大後為政就會賢明;年輕時學習的內容不符合正道,等到長大時就很難跟他一同治理天下。如果不幸已經這樣了,就必須認真磨鍊他,怎麼才能磨鍊他呢?這就得靠選擇正直之士,早晚都和他一起相處,共同出入,言語舉動,每個環節都彼此互相配合、連結不漏。這樣一來就可以磨礪他。倘若此事君主肯定得對,而輔佐之人也認為正確,那就助他完成;君主認同該事,可輔佐人認為有違正理,那就要使他變更、廢棄這種做法。如果君王還是想不通,就進一步深入探討、極力說明白。去除他心中的蒙蔽與邪欲觀念,接著以正道去引導,不讓他看見邪佞就改變心志,那麼治國以正的大志就確立了,然後便可共同與君主治理天下。

【翰】由「治亂之本在君之好惡,好惡在所習」可知國君所習影響天下治亂,故答案選(D)。
語 譯:國家治亂的根本在於國君的好惡,好惡的形成在於他學習的內容。年輕時學習符合正道,長大後一定會賢明;年輕時學習不符合正道,長大後就很難和他共同使國家安定。如果國君不幸不合正道,那麼就要去磨礪他。誰能磨礪他呢?就得選擇賢明之士,賢士和他朝夕相處,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國君,這樣就可以磨礪國君了。國君做了這樣正確的決策時,賢士就要去幫助他;國君做了錯誤的決策時,賢士就要去改變他。如果國君還是不了解,賢士就要盡力和他講述道理。要解除國君被私慾蒙蔽而用正道引導他,不讓他受到惡人影響而慢慢改變他,等到他確立志向,如此就可以和他一起使國家安定了。

【康】本文於開頭便點出「治亂之本在君之好惡,好惡在所習」的主旨,說明國君學習的內容影響著國家的治理,並於後文進一步闡述若國君所學不符合正道,應如何加以輔佐之法,故選(D)。
【語譯】國家安定與動亂的根本在於國君的喜好與憎惡,而取決其喜好與憎惡的關鍵在於他所學習的內容。年少時學習的內容符合正道,長大後一定會賢明;年少時學習的內容不符合正道,長大後就很難與他一起將國家治理安定。如果不幸如此,就必須磨練國君。如何做能夠磨練國君?選擇輔佐他的人,讓這個人從早到晚與國君共處,出外入內、言語舉動都有密切的互動聯繫,這樣就可以磨練國君。國君做的決定是正確的,就助他完成;國君做的決定有違正道,就改變他的想法。如果國君還是不了解,就更進一步探討,極力分析道理給他聽。為國君去除他心中受蒙蔽的缺失、欲念,用正確的道理接替他原有的想法,不讓他因為接觸邪佞之事而有所改變,國君的志向便確立、穩固下來,於是就可以與他一起將國家治理安定。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109會考】  ▽ 回上一頁 

回「首頁」回「首頁」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