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105會考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105會考】  ▽ 回上一頁 
42、43、44•文義推求│作品鑑賞•探索寓意/轉譯外推│寫作手法/技巧特色
105會考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42∼44題:
  小河呢?那念念不忘的小河。
  來到河埔的時候,已午時分。沒來由地,四邊陰暗了下來,我抬頭,一大塊烏雲正慢慢圍過來。剛剛還是豔陽天,一下子就山雨欲來模樣。
  而令我真正驚悸的,還是小河。乾癟、瘦削,而且看來痛苦。一條瘦骨嶙峋的河床!前方是可以指認出來的洗衣石,上面爬滿了扭曲而烏鬱的苔蘚;左側的崖壁上站著野花刺草,其下的河埔,就是小時蓋過房子、辦家家酒的蘆葦叢了,風吹得厲害,搖晃著煩亂的髮絲,噓噓叫響;再過來的石頭上,曾經是仰望藍天的假寐處,堆積著破銅爛鐵,紙張垃圾,沒有河水,自然沒有魚蝦……,這樣一條小河!那曾經念念不忘的小河?
  心情的懸宕是落實了,但比猜測更加難耐,再回顧一次嗎? 童時嬉遊的小河,一股淙淙的水聲,偷偷地溜入大海裡去了嗎?像是昔日,在現實歲月中流失。
  我站著,努力使自己接受這一切。向過去的最後一個象徵尋求慰安,是不可能的了,感傷的夢幻,到頭來就是如此簡單而實在的乾涸,曾經美麗過,但如今醜陋著。河床是一樣的河床,因為昔日的回憶,因為曾有淙淙的水聲,多年來我懷念她;因為此時的現狀,因為枯乾的沙石,我感到失望,而且不敢置信,小村的改變是漸進的,雖稍感陌生,猶不離譜,然而小河是如此猝不及防地痛擊著美麗的夢幻,那就使人對自己的濫情啼笑皆非了。
  一朵烏雲捲了過來,雨一匹匹地落下。
  我站著,在這聽不到水聲的河床上,細密的雨,打著久旱的河床,打著河灘,打著搖擺的蘆葦;細密的雨,唱著哀歌。水聲沒了,但雨歌繼起;河床如今是枯了,另一道水流會走入嗎?你細密的雨呵落吧!讓小河溼潤,林葉復甦,那時群山又會生動地站著,小村也會站著,生動地轉換容顏,然後又要有另一個故事演出,另一陣細雨……。
  我站著,彷彿又聽到一泓淙淙的水聲漸漸流過來,細雨緩緩落在乾涸的河床上。
    向陽〈小河〉

42.作者在本文中運用許多問句表達心中的種種情思。畫線處問句的說明,何者正確?
(A)強調心中的驚愕與失落   (B)呈顯出不捨離去的依戀
(C)暗指自己成長後四海飄泊  (D)擔憂小河被其他河流取代

43.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以豔陽轉為陰雨的天候變化,暗示人生際遇無常
(B)先敘眼前景觀,再以議論手法探索環境變異之因
(C)細筆描摹童年小河的盛景,與今日的枯竭做對比
(D)運用感性的獨白筆法,將所見所思所感娓娓道來

44.本文末段透露的言外之意,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期許這條小河能有復甦和發展的契機
(B)痛惜在現實歲月中流失的童年不復回返
(C)呼籲村人同心協力,重新打造美麗的家園
(D)提醒政府當局重視偏鄉的改革計畫並予以支持

【解析】42.(A)/43.(D)/44.(A)

【42.解析】(A)文義推求:探索寓意
【南】(B)呈顯作者對於遭受破壞的小河,不忍再看的難過心情 (C)暗指往昔未受汙染的小河如今已消失不見 (D)期盼雨水能讓重新滋潤乾枯的河床,讓小河復甦。

【翰】(A)由「而令我真正驚悸的,還是小河……沒有河水,自然沒有魚蝦」一段可知此問句透露出作者心中的驚愕與失落,故答案為(A)。

【康】(A)此問句的前文描寫小河「乾癟、瘦削」、「堆積著破銅爛鐵,紙張垃圾,沒有河水,自然沒有魚蝦」的現狀,與童年的美好回憶形成強烈對比,且由「而令我真正驚悸的,還是小河」可看出作者心中的驚愕與失落。「這樣一條小河!那曾經念念不忘的小河?」呈現作者驚愕又失落的心境,此說明正確 (B)「心情的懸宕是落實了,但比猜測更加難耐」是描述作者在目睹小河現狀後,對小河保持原有樣貌的期盼澈底落空,面對回憶不再的殘酷現狀,比先前不知結果如何但仍存在希望的猜測更加難以接受。「再回顧一次嗎?」接續前文的驚愕與失落,對美好過去確實已經消逝,表現出難以接受的心情,並非呈顯出不捨離去的依戀 (C)「童時嬉遊的小河,一股淙淙的水聲」接續前文。作者回顧過去,用「偷偷地溜入大海裡去了嗎」表達美好過去不知何時已如水流入海消逝無蹤,並非暗指自己成長後四海飄泊 (D)此問句前文描寫雨落入河床、河灘和蘆葦。由「水聲沒了,但雨歌繼起」與後文「你細密的雨呵落吧!讓小河溼潤,林葉復甦,那時群山又會生動地站著,小村也會站著,生動地轉換容顏」可知,此問句是表達作者心中對美麗自然風貌再現隱隱興起希望,並非擔憂小河被其他河流取代


【43.解析】(D)作品鑑賞:寫作手法/技巧特色
【南】作者向陽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敘述小河的今昔變化,以及對此變化的感受,故選(D)。

【翰】(A)文中未提及作者人生際遇如何。(B)用今昔對照的手法,凸顯作者對於小河乾涸的不捨,並未「以議論手法探索環境變異之因」。(C)文中未細膩描摹童年小河的盛景,而是以作者的童年印象作為尋找小河蹤跡的線索。(D)由「你細密的雨呵落吧!……另一陣細雨」可知作者用獨白筆法,抒寫內在情思,故答案為(D)。

【康】(A)豔陽轉為陰雨出現在本文第二段。由第三段對小河現況的描寫可知,作者是以豔陽轉為陰雨的天候變化,暗示接下來目睹小河現況後驚愕與失落的心境 (B)本文第三段描寫小河「乾癟、瘦削」、「堆積著破銅爛鐵,紙張垃圾,沒有河水,自然沒有魚蝦」的現狀,是「先敘眼前景觀」;而最後兩段則以抒情手法想像小河恢復生機  (C)本文第三段僅提及來到小河,看到「可以指認出來的洗衣石」、「其下的河埔,就是小時蓋過房子、辦家家酒的蘆葦叢」、「再過來的石頭上,曾經是仰望藍天的假寐處」,這些描述僅點出作者童年與小河共度的回憶,並未細筆描摹童年小河的盛景 (D)本文以第一人稱「我」出發,將與小河共度的美好回憶,以及目睹小河美麗風貌不再後驚愕失落的悲傷心境一一道來,文字感性,傳達對小河的濃厚情感。此敘述正確


【44.解析】(A)文義推求:探索寓意/轉譯外推
【南】由「我站著,彷彿又聽到一泓淙淙的水聲」、「細雨緩緩落在乾涸的河床上」可知,作者心中仍期許著小河能夠重新獲得生機,故選(A)。

【翰】由「你細密的雨呵落吧!讓小河溼潤,林葉復甦……生動地轉換容顏」可知作者期待小河能有復甦和發展的契機,故答案為(A)。

【康】由第七段「水聲沒了,但雨歌繼起」、「你細密的雨呵落吧!讓小河溼潤,林葉復甦,那時群山又會生動地站著,小村也會站著,生動地轉換容顏」可看出,作者心中隱隱興起小河溼潤,林葉復甦等美麗自然風貌再現的希望。末段則以「我站著,彷彿又聽到一泓淙淙的水聲漸漸流過來,細雨緩緩落在乾涸的河床上」接續此心情,期許小河出現復甦和發展的契機,故選(A)。(B)「彷彿又聽到一泓淙淙的水聲漸漸流過來,細雨緩緩落在乾涸的河床上」呼應前文「童時嬉遊的小河,一股淙淙的水聲」,是以期許的口吻期盼童年美好回憶中的小河能復返,並非痛惜童年不復回返 (C)本文僅提及小村改變是漸進的,未呼籲村人同心協力重新打造美麗家園 (D)本文未提及政府當局和偏鄉改革計畫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105會考】  ▽ 回上一頁 

回「首頁」回「首頁」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