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105會考】 ▽ 回上一頁 |
| 24•字義•同字異義/依文推義 |
| 105會考 |
| 「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句中「令」字的意義,與下列哪一個「令」字相同? (A)賞罰可用,則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B)孔明傳「令」:諸軍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立斬 (C)先生神情機警,詞藻遒逸,少有「令」望,為當世所推 (D)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 |
|
|
| 【南】題幹與(C)好的、善的,(A)(B)命令 (D)假使。題幹語出《孝經•諫諍》。【題幹語譯】士階層有能用直言相規勸的益友,來糾正士的作為,那麼就不會失去士階層美好的聲譽;長上父母有能用直言相規勸的子女,可以糾正父母的作為,那麼就不會身陷在不合行為道德的情況之中。 【翰】(A)命令。(B)命令。(C)好的、善的。(D)假使、如果。出處:《孝經.諫諍章第十五》。語譯:讀書人有直言相勸的朋友,那他就不會遠離美好的聲譽;父親有婉言相勸的兒子,那他就不會做出不義的事情。 【康】題幹與(C)好的、善的 (A)(B)命令、法令 (D)假使 【語譯】士人若結交到能用直言規勸自己的益友,則可使自身擁有美好的聲譽;父親若擁有能用直言規勸自己的孩子,則可避免做出不合乎行為道德的事。(A)獎賞和處罰的方式可行,法令就可以建立,治國的方法也就具備了。(C)(祖瑩)先生觀察敏銳,反應迅速,文章健勁而有逸致,年輕時就有美好的名聲,被當代的人所推崇。(D)這個人驚動了我的車馬,幸虧我的馬性情溫順,假使是其他的馬,豈不就會因為車子損壞或翻覆而摔傷我了嗎? |
|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105會考】 ▽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