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103會考】 ▽ 回上一頁 |
23•文義推求•探索寓意 |
103會考 |
鄭人有愛惜魚者,計無從得魚,或汕,或網,或設餌鉤之,列三盆庭中,且實水焉。人曰:「魚以江為命,今處一勺之水,日玩弄之,而曰:『我愛魚,我愛魚』,魚不腐者,寡矣!」不聽,未三日,魚皆鱗敗以死。鄭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注】汕:用竹編的器具抓魚 這則故事所說明的道理,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凡事適可而止,貪多無益 (B)取物宜依道義,不可強奪 (C)玩物容易喪志,宜加以節制 (D)待物順應自然,不妄加干預 |
|
【南】由文中「魚以江為命,今處一勺之水」及「未三日,魚皆鱗敗以死」可知因為魚受到捕抓,未在牠應生存的地方,最後導致死亡,因此可以推知應順應自然,故選(D)。 【翰】鄭國人將魚兒放在盆裡,讓牠們的生存空間受到限制,反而導致魚兒的死亡,正是「愛之適足以害之」,可知選(D)。 【出處】宋濂《 宋文憲公全集》卷七十六〈燕書〉。 【語譯】鄭國有位愛魚的人,用盡方法想獲得魚,有時用竹編的器具,或用網子,或用魚餌來抓魚。他在院子裡放了三個盆子,盆裡裝滿了水。有人告訴他說:「魚是活在江河裡的,如今你把這些魚放在一勺子水裡面,每天玩弄牠們,卻說:『我愛魚,我愛魚!』魚能存活下來的情形是很少的!」這個人不聽勸告,不到三天,這些魚兒都因鱗片脫落而死。鄭國人才後悔沒有聽從那個人的話。 |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103會考】 ▽ 回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