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90基測一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90基測一】  ▽ 回上一頁 
36、37、38•文義推求│句子•探索寓意/推論主旨│轉譯外推
90基測一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唐•韓愈〈雜說四〉
    【注】「駢」死:齊、併/槽櫪:養馬的地方/執「策」而臨之:馬鞭

36.作者想藉本文來抒發什麼?
(A)悲傷賢士懷才不遇  (B)感慨「天下無馬」
(C)憾恨伯樂不遇千里馬 (D)譏評養馬人不懂養馬的方法

37.本文用什麼方法來表達主旨?
(A)借景物來抒情 (B)借故事來說理 (C)用直言來勸諫 (D)用史實來批判

38.下列文意的說明,何者正確?
(A)「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只有伯樂才養得出千里馬
(B)「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把千里馬當作普通馬來餵養
(C)「策之不以其道」不能擬定正確的養馬策略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馬不能了解主人呼喚的用意

【解析】36.(A)/37.(B)/38.(B)

【36.】(A)探索寓意
【37.】(B)推論主旨
【38.】(B)句子/轉譯外推

試題疑義》90基測一:第36題
試題疑義》90基測一:第37題

【語譯】

【阿賢】世上先有善於相馬的伯樂,然後千里馬的價值才能出現。事實上,千里馬一直都存在,只是伯樂卻不常出現。因此,就算有上等的良馬,也只能在低等牧馬人的手裡受盡委屈,跟其他的馬一起老死在馬房裡,沒有機會展現奔馳千里的才能而顯揚於世。

能馳騁千里的馬,一餐大約要吃掉一石的糧草。養馬的人不知道牠能日行千里,自然也不會以千里馬的食量去餵飽牠。於是,這匹馬即使具備馳騁千里的才能,卻因為吃不飽,體力不足,才能無法表現出來,甚至想達到普通馬的水準都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牠日行千里呢?

駕馭馬不能掌握著馬的特性,飼養馬不能滿足牠稟賦的需求,當牠鳴叫時又不能理解牠的意思,反而拿著馬鞭對牠說:「天下沒有好馬啊!」唉!難道天下真的沒有好馬嗎?這些人根本認不出良馬才是真相吧!
▲ 回【歷屆試題】列表  ▲ 回【90基測一】  ▽ 回上一頁 

回「首頁」回「首頁」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