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訪 客
回 首 頁
歷屆試題
 單次考題
題型分類
試題疑義
簡單說明

站內輔助工具
字音查詢
成語速解

建議回饋請至
訪客留言板

資料來源:
國中教育會考
 
 
 
107會考
上一頁 4 頁│ 40 筆/目前在第 4

  題號:31
【甲】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裡樹,若個是真梅?   【注釋】若個:那個
【乙】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根據甲、乙兩詩的內涵,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甲詩以梅喻雪,乙詩以雪喻梅
(B)甲詩主題是詠雪,乙詩主題是詠梅
(C)兩詩所描繪的都是暮春夜晚的景致
(D)兩詩作者都無法分辨眼前所見是雪還是梅

看答案)↗

  題號:32
  子胥出逃,邊候得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將謂子取而吞之。」候因釋之。------【注釋】邊候:邊吏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子胥用言語威脅邊候以求自保
(B)子胥以美珠賄賂邊候換取自由
(C)邊候侵吞子胥的美珠又誣陷他
(D)邊候相信子胥的清白而釋放他

看答案)↗

  題號:33
  隋煬帝善屬文,而不欲人出其右,司隸薛道衡由是得罪。後因事誅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注釋】屬文:連綴字句而成文,指寫文章

根據這段文字,可以推知下列何者?
(A)煬帝命薛道衡作詩,薛因抗命而被殺
(B)薛道衡死後,煬帝感嘆再也無人能出其右
(C)薛道衡因事被誅,臨刑以「空梁」一詩明志
(D)煬帝嫉妒薛道衡能有「空梁落燕泥」這等佳句

看答案)↗

  題號:34、35
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34∼35題:


  最近仰光進入雨季,我看著路上行人的拖鞋,想到多年前初到緬甸工作時發生的事。
  緬甸的正式服裝,無論男女,一定是長到腳踝的沙龍配上紅色呢絨面的牛皮拖鞋。既然穿拖鞋的時間這麼多,舒適度就很重要。但奇怪的是,緬甸人在我眼中好「沒常識」,總喜歡買小一號的拖鞋,感覺腳跟都露在外面,看了就覺得不舒服。
  直到一個當地朋友解釋給我聽:「緬甸雨季長,要是拖鞋比腳長,每走一步就會將雨水濺起來,弄溼沙龍的下擺。」
  原來「鞋子要比腳大一點點比較好」這種想法,完全不適用生活在一年有半年是雨季地方的人。如果用我們已知的想法看待緬甸人,自然覺得他們莫名其妙,又不是說小一點的鞋子用料就可以少一點、價格便宜一點,何必那麼委屈呢?
  實際上,我問了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朋友,尤其是印尼人,也覺得鞋子長度不能超過腳丫子,是理所當然的「常識」。
  從那一刻起,我學會了_______________
  我在工作跟生活當中,每次聽到某些人鼻孔哼氣,說「這用腳底想也知道」,或是「那根本就是常識啊」,總是會為對方冒一陣冷汗,一個不知道自己認知的常識並非放諸四海皆準的人,恐怕才是最欠缺常識、被人當作笑話談論的那個。
  去過世界越多地方,我越覺得自己常識不足。夏天在公眾運輸工具上,若有人坐在一個位置上很久剛起身,我們一定嫌熱不會想去坐。我去埃及唸書,卻發現即使旁邊還有空位,大家都會去搶別人剛剛坐過的座位,原來剛坐過的位置最涼爽,因為人的體溫只有攝氏37度,但外面的氣溫高達45度。這種埃及人一定都知道的「常識」,任何一個來自夏天不會超過37度國家的人,都絕對不會有。
  我的眼睛朝著自己的腳望去,只看得到腳背,完全看不到腳下的拖鞋,「嗯,這雙大小剛剛好啊!」我在心裡跟自己說,起身走進雨中的仰光,滿心愉悅!
                  改寫自褚士瑩〈大小剛好的鞋子〉

34.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作者在仰光也會穿小一號的拖鞋
(B)印尼人習慣穿比腳大一號的拖鞋
(C)雨季時緬甸人喜歡穿小一號的沙龍
(D)埃及人的正常體溫較其他國家的人高

35.畫線處為本文主旨所在,根據前後文意脈絡,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不懂的事就應該問人,以免成為別人的笑柄
(B)注重事物的本質,鞋子的實用與否比美觀更加重要
(C)每個人的欣賞觀點不盡相同,那是和各人的性格有關
(D)不要用自己的常識來判斷別人,並且尊重在地的生活智慧

看答案)↗

  題號:36、37
請閱讀以下圖表,並回答36∼37題:


36.根據這張圖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東、西德統一後,開始拆除柏林圍牆
(B)東、西德從各自建國到統一超過四十年
(C)蘇聯紅軍占領柏林後就開始興建柏林圍牆
(D)柏林圍牆拆除後,西柏林人始能造訪東柏林

37.根據圖表推論,右列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最可能是何者?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乙→甲→丙→丁
(D)乙→丙→甲→丁

看答案)↗

  題號:38、39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8∼39題:
  封禪泰山是評價一個皇帝在任期間功績的標準,作為曠世盛典,儀式極為隆重。泰山 天柱峰的西北側,有一塊高大的石碑,上面刻著「古登封臺」四個大字,就是歷代帝王到泰山告祭的封祀臺。帝王登泰山頂築壇祭天叫「封」,然後到泰山下面的梁甫或其他山上辟基祭地叫「禪」。封禪極其勞民傷財,一般是內風調雨順、外無強敵窺伺的年代,帝王才敢上泰山。但是看看泰山歷史,盛世皇帝如唐太宗就沒上山,大概是好大喜功的帝王,如秦始皇漢武帝唐玄宗等才會封禪表揚自己,亡國的秦二世也封禪,他的封禪刻石是丞相李斯篆書鐫刻而成。
         改寫自吳真《唐詩地圖》

38.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封」和「禪」在同一處進行 (B)封禪的目的是為天下萬民祈福
(C)物富民豐的年代才會舉行封禪 (D)舉行封禪的皇帝未必賢德英明

39.秦二世封禪石刻所用的字體,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看答案)↗

  題號:40、41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40∼41題:


  市場上真正重要、甚至可以救命的藥品其實正日漸稀少。一旦被藥廠認定不會帶來利潤的藥,馬上就會停止生產。有時候,藥廠決定停止生產重要藥品的原因,是想騰出生產線來製造其他更有利潤的藥物。
  美國 食品藥物管理局規定:藥廠決定停產具有「醫療必要」的專賣藥品時,需要在六個月前提出。但這項規定卻形同具文,無人遵守。2001年就有很多重要藥品出現嚴重短缺,包括一些麻醉藥、治療蛇毒的抗蛇毒血清、早產兒用的類固醇、血友病的抗凝血藥、心臟衰竭用的注射藥,以及成人流感與肺炎疫苗。
  短缺情況最嚴重的是小兒疫苗。在2000年時,白喉、破傷風、百日咳三合一的疫苗數量不足,美國 疾病管制局只好建議:嬰兒只需要接種標準五劑中的前三劑就好,並取消追加注射。疾管局還建議延期注射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疫苗,以及天花疫苗的二次接種。2002年底,疫苗供應情況稍稍回穩,疾管局才又建議回歸原始的接種程序。這個問題一直無法徹底解決,原因是製造疫苗的藥廠越來越少,比起二十年前約十六家的榮景,現在只有區區四家在生產。
                  改寫自瑪西亞•安卓《藥廠黑幕》

40.根據本文,藥廠生產藥物的原則為下列何者?
(A)以民眾的需求為考量 (B)以疾病的輕重為依據
(C)以政府的規定為準則 (D)以利潤的追求為優先

41.根據本文,無法推知下列何者?
(A)治療蛇毒的抗蛇毒血清利潤不夠高
(B)利潤愈來愈低,所以藥廠越來越少
(C)天花疫苗原本的標準接種次數不只一次
(D)美國 疾管局建議延期注射是因為疫苗供應不足

看答案)↗

  題號:42、43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42∼43題:


  「旁若無人」的精神表現在日常行為上者不只一端,其中經常令人困惱的乃是高聲談話。在喊救命的時候,聲音當然不嫌其大,除非是脖子被人踩在腳底下,但是普通的談話令人聽見即可,而無須一定要力竭聲嘶的去振聾發聵。生理學告訴我們,發音的構造是很複雜的,說話一分鐘要有九百個動作,有一百塊筋肉在弛張,但是大多數人似乎還嫌不足,恨不得嘴上再長一個擴大器。有個外國人疑心我們國人的耳鼓生得異樣,那層膜許是特別厚,非扯著脖子喊不能聽見,所以說話總是像打架。這批評有多少真理,我不知道。不過我們國人會嚷的本領,是誰也不能否認的。電影場裡電燈初滅時候,總有幾聲「噯喲,小三兒,你在哪兒哪?」在戲院裡,演員像是演啞劇,大鑼大鼓之聲依稀可聞,主要的聲音是觀眾鼎沸,令人感覺好像是置身蛙塘。在旅館裡,好像前後左右都是廟會,不到夜深休想安眠,安眠之後難免有響皮底的大皮靴,毫無慚愧的在你門前踱來踱去。天未亮,又有各種市聲前來侵擾。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以動物而論,獅吼,狼嗥,虎嘯,驢鳴,犬吠,即使是小如促織蚯蚓,聲音都不算小,都不會像人似的有時候也會低聲說話。大概文明程度愈高,說話愈不以聲大見長。群居習慣愈久,愈不容易存留「旁若無人」的幻覺,我們以農立國,鄉間地曠人稀,畎畝阡陌之間,低聲說一句「早安」是不濟事的,必得扯長了脖子喊一聲「你吃過飯啦?」可怪的是,在人煙稠密的所在,人的喉嚨還是不能縮小。更可異的是,紙驢嗓,破鑼嗓,喇叭嗓,公雞嗓,並不被一般人認為是缺陷,而且「麻衣相法」還公然的說,聲音洪亮者主貴!
                  改寫自梁實秋〈旁若無人〉

42.根據作者的觀點,下列行為何者屬於文明人的象徵?
(A)晚上在旅館小聲說話  (B)在戲院看演員演啞劇
(C)在鄉間見面時大聲問好 (D)被人踩住脖子時大喊救命

43.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最不恰當
(A)援引事例,用以展開論述
(B)語帶詼諧,有時穿插反話
(C)用語生動,形容描摹如在眼前
(D)中西對照,顯揚民族文化精神

看答案)↗

  題號:44、45、46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44∼46題:
  朱梁時,青州有賈客泛海遇風,飄至一處,遠望有山川城郭。海師曰:「往昔遭風,未嘗至此。吾聞鬼國在是,莫非此耶?」頃之,舟至岸,因登岸,向城而去。其廬舍田畝,不殊中國。見人皆揖之,而人皆不見己。至城,有守門者,揖之,亦不應。入城,屋室人物甚殷,遂至王宮。正值大宴,群臣侍宴者數十,其器用絲竹陳設之類,多類中國。客因升殿,俯逼王座以窺之。俄而王有疾,左右扶還,亟召巫者視之。巫至,曰:「有陽地人至此,陽氣逼人,故王病。其人偶來爾,無心為祟,以飲食車馬謝遣之,可矣。」即具酒食,設座於別室,巫及其群臣皆來祀祝,客據案而食。俄有僕夫馭馬而至,客亦乘馬而歸,至岸登舟,國人竟不見己,復遇便風得歸。時賀德儉為青州節度,與魏博節度楊師厚有親,因遣此客使魏,其為師厚言之。魏人范宣古親聞其事,為余言。
         改寫自《太平廣記•青州客》

44.故事中雙底線處所省略的主詞,何者不是青州客?
(A)向城而去  (B)見人皆揖之  (C)亦不應  (D)復遇便風得歸

45.根據故事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青州客登岸所見的房舍田畝,皆與中國不同
(B)國王生病的原因是青州客接近王座窺探
(C)巫師建議大肆祝祀並齋戒沐浴以接待青州客
(D)青州客遠離時,王國中的人皆避而不見

46.文末「時賀德儉為青州節度,與魏博節度楊師厚有親,因遣此客使魏,其為師厚言之。魏人范宣古親聞其事,為余言。」這段文字的作用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顯示作者的交遊廣闊   (B)點出故事發生的地點
(C)表明作者的身分、來歷  (D)強調故事內容言而有據

看答案)↗

  題號:47、48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47∼48題:
  有疑陶淵明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者也。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橫素波而傍流,干青雲而直上。語時事則指而可想,論懷抱則曠而且真。加以貞志不休,安道苦節,不以躬耕為恥,不以無財為病。自非大賢篤志,孰能如此乎?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時。
      改寫自蕭統〈陶淵明集序〉   【注釋】莫之與「京」:齊

47.根據本文,下列句意說明何者正確?
(A)亦寄酒為跡者也有酒之處必有陶淵明蹤跡
(B)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文章起伏跌宕、清朗通達,無人能及
(C)干青雲而直上志向遠大,在仕途上也曾飛黃騰達
(D)尚想其德,恨不同時感嘆自己德行高潔卻生不逢時

48.根據本文,無法得知下列何者?
(A)陶淵明詩多以酒為寫作題材 (B)陶淵明詩文在當時獨樹一格
(C)作者對陶淵明極為欣賞崇敬 (D)後世文壇深受陶淵明的影響

看答案)↗

上一頁 4 頁│ 40 筆/目前在第 4
107會考

「歷屆試題」列表歷屆試題疑義

回「首頁」回「首頁」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