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號:11
「人生像在群眾面前拉小提琴,邊拉邊學。」這句話旨在說明什麼? (A)人要走進社會,接受試煉,不斷地自我修正 (B)卓越的成就像音樂素養,非一朝一夕可成 (C)學習任何技藝都要勇於表現,才能進步 (D)人生如戲,表演得好就能獲得掌聲
(看答案)↗
|
題號:12
「紅紅的玫瑰花園,有如興旺的火海,充滿了春天的氣息」,是用了「譬喻」的修辭法。下列哪一項也使用了「譬喻」的修辭技巧? (A)看!粗大合抱的樹幹,株株頂天立地,令人油然生敬 (B)憂愁是一道藩籬,阻絕了人與許多美麗事物的結緣 (C)秋天到了,有的樹開始落葉,為將來的冬天而嘆息 (D)鄉村是舒適寧靜的,而都市是繁華熱鬧的
(看答案)↗
|
題號:13
下列各選項中的數量詞,何者使用不恰當? (A)宴會上的女主人身穿一襲寶藍色的旗袍,非常美麗 (B)傳說中的人魚公主擁有一雙海藍的眼睛,明媚動人 (C)花木蘭聽到李亮對她的讚美,臉上泛起了一塊紅霞 (D)小姑娘在慶生會上,那一張桃紅的笑臉,格外嬌美
(看答案)↗
|
題號:14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句中「還」字的詞性與下列何者相同? (A)「明」月松間照 (B)把「酒」話桑麻 (C)白日依山「盡」 (D)「但」使願無違
(看答案)↗
|
題號:15
辛棄疾〈清平樂〉:「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有關這闋詞的內容安排,次序為何? (A)先寫空間,再寫時間 (B)先寫景物,再寫人情 (C)先寫遠景,再寫近景 (D)先寫事理,再寫感想
(看答案)↗
|
題號:16
為了加強小朗的成語運用能力,老師出了四題成語填充,可是小朗只做對了一題,是哪一題呢? (A)空氣汙染很嚴重,使得臺北市的天空( )「黯然失色」 (B)雖然一再遭受打擊,他依然( ),繼續奮鬥「無懈可擊」 (C)埔里地區的地形( ),氣候宜人,適合居住「虛懷若谷」 (D)教育的目的在( ),幫助學生身心健全成長「揠苗助長」
(看答案)↗
|
題號:17
將「必須」二字拆開,分別加上「不」字,成為「不必」、「不須」,都和原詞「必須」的意義相反。下列何者與此相同? (A)容易/不容;不易 (B)能夠/不能;不夠 (C)應該/不應;不該 (D)生氣/不生;不氣
(看答案)↗
|
題號:18
「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這段文字旨在說明周瑜具備什麼? 【注】爵:酒杯。/知之必「顧」:關注。 (A)專精的音樂素養 (B)嶔崎磊落的品格 (C)犯顏直諫的勇氣 (D)千杯不醉的海量
(看答案)↗
|
題號:19
下列各句,何者文字使用最為精簡? (A)只要能夠拋棄丟掉落伍和老舊的教條,沒有任何事可以阻止世界邁向繁榮 (B)在講求輕薄短小的新世代,長篇鉅著的大作仍然能夠穿透塵囂,發出高音 (C)他彈奏鋼琴時,即使曲子複雜、節奏快速,尚且還能向臺下觀眾揮手致意 (D)旅行和閱讀是相輔相成的,都能讓人有探索的衝動,進而引發不同的感想
(看答案)↗
|
題號:20
下列各句「 」中詞語的運用,何者正確? (A)連日豪雨成災,中南部早就已經「行雲流水」,不堪居住 (B)有部分的學生做科學實驗時「不求甚解」,因此進步神速 (C)現在上演的這部卡通動畫片備受好評,戲院裡總是「噓聲四起」 (D)為了爭睹企鵝丰采,眾人「比肩接踵」,把動物園擠得水洩不通
(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