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 題:請教:「坦」腹東床可否寫成「袒」腹東床呢? | 點閱:3803 |
張貼者:Sophie | No Email |
請教各位先進: 「坦」腹東床可否寫成「袒」腹東床呢? (教育部的國語辭典:http://140.111.34.46/cgi-bin/dict/GetContent.cgi?Database=dict&DocNum=40311&GraphicWord=yes&QueryString=坦腹東床) 坦: 露出。如: 坦胸露背 袒: 裸露。如: 袒腹 、 袒胸 。 感謝解惑! |
第 1 篇回應 | 回應者:噪音 |
「袒」為正用。「坦」以前為誤用,現在又紅又專,為教育部用。 |
第 2 篇回應 | 回應者:土撥鼠 |
對不起,對於冠賢老師的答案,我還是想再確認一下 我記得曾在”翰林文苑天地--第二十二期”看到一篇有關常用的錯別字整理,上面也有這一項,但是答案與您的恰恰相反,其中以「袒」腹東床為誤用而「坦」腹東床為正用,可以就此點再請教嗎? 引用網址 http://www.hle.com.tw/bookmark/sky/22/22_04.htm 另外,在教育部成語典中 只有坦腹東床,並無袒腹東床,所以,應該去函請教育部同改嗎? 唉∼∼字音字形,快被搞瘋了 |
第 3 篇回應 | 回應者:噪音 |
土撥鼠師說笑了,這種高深的問題,怎麼會是由我這等淺薄之人給答案呢?我給的當然不是答案。 翰林文苑天地那篇常見錯別字整理,存在已經很久了,阿賢雖然淺薄,倒也是看過的。教育部的辭典、成語典,建置在網路上也很久了,這幾天也都運行正常,阿賢雖然淺薄,倒也是查證過的。土撥鼠師說快被字音字形搞瘋了,我相信即將面對基測的師生們,也都會有同感。 先說翰林文苑天地那篇常見錯別字整理,剛好有一個例子,也是我認為極其無聊的鬼扯。 【誤用】景色怡人 【正用】景色宜人 想知道為何是「宜人」的,可以自行查閱典故出處。我認為這是鬼扯的原因在於,中文又不是已經宣告死亡的語言文字,它一直在演化著,「景色怡人」錯在哪?文法不正確?或者是說,「景色」只能「宜於人」,不可以「使人怡」? 回頭過來看「一個東床,各自表腹」的問題。 如果從社會心理學來看,翰林文苑天地那篇常見錯別字整理,出自「明星高中」的名師手筆,也就是在「名牌效應」底下,大家直接信仰就對了。我等淺薄之人的說法,可以棄如敝屣。 如果從官大學問大的定理來看,教育部是官府,官府的辭典這樣寫,大家的「腹」直接「坦」就是了,我等淺薄之人的說法,也可以棄如敝屣。 如果從傳統中文系所研究學問「無一字無來歷」的心態來看,古書原書上寫「坦」,那就「坦」吧!我等淺薄之人的說法,自然也該棄之如敝屣。 問題是,「坦」、「袒」二字的出現及使用,皆早於《晉書》,例如: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孟子•萬章下)(公孫丑上) 從我這等淺薄之人來看,明明就是「袒腹」為正用,「坦腹」為誤用,或者說好聽一點為「通假用」。因為我的工作主要是修水電,國文不是很懂,所以不容易被搞瘋,引述某某班同學的說法,阿賢講起國文,只能算是搞笑而已。 |
第 4 篇回應 | 回應者:土撥鼠 |
嗯∼了解冠賢老師的看法了 其實關於「袒」字的討論,我只是想確認「原典」,這裡的原典當然指與教育部公布有關的文件囉!不論其可議處,只是扣著一個統一測驗的大帽子時,就是「丁是丁,卯是卯」了,並不是誰說了算的遊戲,更無法以相詰的言論來表示自己請益的心情。 尊重且認同冠賢老師的立場與解釋,若以諸子原典來論證,那麼「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孟子》〈萬章下〉也可做為有力例證 只是我個人有困惑處是,一.通用字的字例中,並未收入坦=袒 反而是襢 ㄓㄢˋ(ㄊㄢˇ)=袒 教育部網路字典的解釋是襢為袒的異體字 所以國家考試時,坦腹≠袒腹? 二.應去函教育部來統一解釋為佳,理由如上,國家考試需要統一的答案,而教育部與所屬機關本應對教學上的疑問提供必要的協助 所以我並非請冠賢老師擔下此任,只是先與您請益,若以手中的依據去函相關單元要求解釋,在論據的提供上是否足夠?是否需要再加其他的旁證呢? 希望我的這番言論不會給您帶來麻煩,而來函的答覆我也會第一時間與這裡的好友分享,只是先釐清想法,以免見笑大方之家,就請冠賢老師略作指點即可 |
第 5 篇回應 | 回應者:噪音 |
這半年多來,心裡放下很多事情,所以就「任真」而不「認真」了。 如果只是問問,不想討論的,我也只是答答,不會多說。 如果是來討論,有「香腸(相長)」味道的,我就會稍微長舌。 只是,我的想法,就只能代表我的想法而已, 這一點是我一直強調的,我沒辦法給答案。 討論問題不會很麻煩,沒人願意討論才真的是有點小麻煩。 |
第 6 篇回應 | 回應者:土撥鼠 |
呵呵,自從我開始在這裡長舌之後,冠賢老師所感觸的「麻煩」我也能能體會,所以也漸能了解您行文的用詞與語氣,也謝謝您撥空解惑,倒是不用給我「確切」的答案,我一向習慣先蒐集資料再提問,所以我最後一篇的回應才會請您指點,我的論據是否已經足夠,因為有些問題的「確切」答案是要「上面」說了算,所以「函」我一定會行,而若有回函我也一定會跟大家分享,因為字音字形的問題對我而言的確麻煩,就像曾在小春師的部落格中讀到有關「顯露出」的「露」字,我也想一併請示。所以多言之處請冠賢老師不要見怪。 |
第 7 篇回應 | 回應者:噪音 |
感謝土撥鼠師對於阿賢的諒解。我向來就不是「考據」型的,對於「問題」,都是先產生「直覺」,然後切割問題進行「推演」,如果時間精力允許,才會尋章摘句來考證。講究「邏輯」,或者說「道理」上的適切,是我比較重視的部分;或許,這也是我一直很討厭「國故派」的原因。 見著土撥鼠師這般謹慎,我也就不搞笑了。我的行文的用詞與語氣,應該也沒什麼惡意或特殊涵義,跟我上國文課時說話的樣子很接近了,就是拉東扯西,想到啥就加進來一起比較,陳述一堆狀態之後,最後才是我的看法。或者,我的看法就藏在一堆狀態的陳述之中。 靜候土撥鼠師的佳音,這應該是許多人引頸期盼的官方說明,有個準,教學上就免去不必要的困擾了。 |
第 8 篇回應 | 回應者:土撥鼠 |
「秋,悄悄地撲向一叢蘆荻 一無驚愕 一無言語 我俯身從池沼中撈起一束濕了的白髮 心想 還有什麼可說的」 ----------------------------------------------------------------------- 這是今年的考題,我想或許冠賢老師已經讀過了 今日再讀此詩,心中一怔,或許,只是或許。這就是冠賢老師未言的心境吧! 我是這樣感覺的,這種感覺只要是敢在這裡「多話」的朋友,或許也跟我一樣有類似的感受吧!所以有些話無需明講,也無需講明,對我而言也只是僅記著「我是客,有求於主人總要讓主人明瞭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所以我習慣先說自己的資料與想法,「而既然問道於學問,便要以知之為知之的態度」所以若有遇到不解,我還是會再進而請教。或許這樣的態度與我的啟蒙老師在我求學過程中的啟迪與引領有關吧!所以嚴謹只是因為我是問道之人,至於解惑者以何種方式示下,對於問道者既擇師以問,或欣然而受之,或進而論之,豈能責於師者「此戲言乎?此亦戲言乎?」此非善問者所言哉! 「謝謝,我明白了」 |
第 9 篇回應 | 回應者:Sophie |
萬分感謝噪音師及土撥鼠師解惑。 |
回【 集思廣益 】 回【 上 一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