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 題:楷書與行書 | 點閱:3152 |
張貼者:christine | No Email |
在康軒的題本中提到中國文字字體產生的時代順序依次是: 甲古文→金文→籀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這樣的順序是否有問題呢? 自己找到了一些資料: 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降及三國鍾繇者,乃有賀剋 捷艱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 據張懷瓘書斷說:「行書者,乃後漢潁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小訛,務從 簡易,故謂之行書。」由是說而知:「行書」是「正書」轉變而成的。 這樣看來,行書似乎晚於楷書,但這和以前所學卻又大不相同,不知道大家的意見如何? |
第 1 篇回應 | 回應者:gracefss |
我看南一的課本說法是:甲骨、金、篆、隸、楷。而行書、草書是輔助字形,這樣的說法好像比較合理? |
第 2 篇回應 | 回應者:噪音 |
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隸書 到這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草書→楷書→行書」則有問題。 小篆→→→隸書→→→草書 ↓ ├→→→→楷書 ↓ ↓ └→→→→行書 一如草書有章草、今草、狂草,行書也有篆行、隸行、楷行,雖說行書一般而言指楷行,但是就該題本所言:「中國文字字體產生的時代順序」,這個順序: 甲古文→金文→籀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是有問題,而且欠缺正確觀念的。 相對而言,南一版課本此處的概念就正確多了。 說真的,看到這種題目,心情都會很厭煩。出題的人,對於自己不了解的課題,最好還是避免輕率用「常識」來命題。 |
回【 集思廣益 】 回【 上 一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