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主 題:關於聯合模擬考國文科試題疑問 點閱:2492
張貼者:噪音 No Email
以下是後甲國中國文科教師針對此次聯合模擬考國文科試題的疑問,已移請負責此次命題的「教育測驗出版社」釋疑。參與此次聯合模擬考的各校先進,也歡迎就試題疑義提出討論。


題號:4
小英很喜歡右列這幅書法的字體,你可以建議她選擇下列何人的字帖來臨摹?(圖略)
(A)顏真卿
(B)王羲之
(C)李斯
(D)張旭
【解答】B
【解析】題幹:行書(A)楷書(B)行書(C)小篆(D)草書

【疑問】
題幹中附圖的書法接近唐代智永「真書千字文」的字體,是一種帶著行書筆意的楷書,若依該題命題之用意,則選(A)也不能算錯。

單以題幹中附圖的書法來看,可以認定這是屬於「二王系統」的書法風格,題目若是問「這種字體最接近下列何者的風格」,則選「(B)王羲之」的答案可以接受。但是它的毛病在於,這張圖只是利用電腦系統安裝的字型「製造出來」的「書法作品」,生硬死板,根本沒有「行書」的「行氣」可言,要據此斷定它就是「行書」或「楷書」,個人無法認同,難道命題者對於書體的認識,僅止於電腦系統安裝的字型名稱,對於「書法作品」的欣賞,也只有「辨別字體」的程度?


題號:19
下列文句「 」中的疊字形容詞,何者替代後,文意不同?
【疑問】
選項(A)作「俯視淙淙流水」,根據字典裡的解釋,「淙淙」有二義:流水聲及流水的樣子。再由「俯視」兩字看來,「淙淙」在此應非狀聲詞,如此又怎能等於「濺濺」呢?

題號:25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下列何者合乎孔子的意思?
(A)只有仁者才懂得:禮是樂的根本
(B)沒有禮樂的形式,就不算是有仁心的人
(C)沒有仁心的人,禮樂的造詣不能太高深
(D)心中存仁,再配合外在的禮樂,才是真正的仁者
【解答】D
【疑問】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字面上的意義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心,只有外在形式的禮樂,也不是真的仁。選項(D)的意思卻是指心中要有仁,還得有「外在的禮樂配合」,才是真正的仁。這樣的解說,已經超出了題幹引用孔子之言的含意。因此,這一題應該沒有答案。


題號:27
「女子自十四、五歲,至二十四、五歲,此十年中,無論燕、秦、吳、越,其音大都嬌媚動人;一睹其貌,則美惡判然矣。□□不□□,於此益信」(幽夢影)空格內依序應填入何詞?
【疑問】
題幹引用《幽夢影》之文,經查證「□□不□□」闕漏了「如」字,當作「□□不如□□」才是。少了這個「如」字,則「耳聞不目見」便無法與下文「於此益信」在文意上銜接,所以原本的解答(A)也就不成立了。


題號:35
【疑問】
題幹中定義「鄉土文學」為:「將土生土長的土地,以文字描述的方式呈現它的真實面貌,介紹所居地的風土民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有時會加入適度的鄉土語言,並融入作者的感情。」

據此定義,選項(A)可以是標準答案,選項(B)寫一個平凡家庭迎接新生命的單純喜悅,為何不行?

又,定義中「土生土長」一詞,是限定必須「生於斯」而且「長於斯」嗎?還是「生於斯」或者「長於斯」皆可呢?

將有爭議的「鄉土文學」拿來命題,真不知道命題者存何居心?


題號:39
【疑問】
答案為(D),但是企鵝並非一定是寒帶的動物。

秘魯地處熱帶,之所以會有企鵝存在,是因為當地有股從南極而來的秘魯洋流,適合企鵝生長,據此,「秘魯企鵝」算不算「寒帶鳥類」?所以選項(D)所言,這間動物園「有適合熱帶及寒帶鳥類生存的環境」,在題組引文中條件不足,無法斷定其為正確。


題號:43
【疑問】
題幹及選項敘述過於籠統。天淨沙這首曲牌應是要求「鼎足對」,而非單純的對偶,因此如此敘述易造成學生誤解。


2005/5/8,下午 05:50:52

1 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台灣題測中心」試題疑義說明


第4題說明:維持原解(B)。題目中的書法是行書,行書的特色是「牽帶」筆法,從字體上可以清楚看出為行書。例如:「得」左邊的筆劃並非楷書的寫法,「忘」心部的寫法也是行書。請上網輸入「李振德行書字帖」網址:www.geoccitues.com/bonamylee/kinden.htm

第12題說明:維持原解(A)。「金」為象形字,出題老師是以周何辭典中的解釋為主,造字法則是後人解釋,也有一字多造字法的情形。

第19題說明:維持原解(B)。白居易詩:「淙淙三峽水,浩浩萬頃波。」可解為「水聲」、「水急流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濺濺」易有二義。「俯視」字面上的意思雖然為「看」,但是看的同時也是可以聽見水流聲,視覺與聽覺可同時存在,此處解為水聲或水流動貌皆可通,故「淙淙」可以替換成「濺濺」。

第25題說明:維持原解(D)。座右銘「惟仁為紀綱」,「仁」的注解:理想的道德人格;「禮樂」是用來教化百姓,使達到理想完美的人格。所以內心存仁,禮樂式外在形式,兩者互相配合,才能真正落實人格教育。整句之意:若不存仁心,突有禮樂的外在形式有何用?

第27題說明:題幹中「□ □ 不 □ □」,少了一個「如」字,正確應為「□ □ 不如 □ □」,故此題送分。

第35題說明:維持原解(A)。「鄉土文學」是指「台灣鄉土文學」,需要有風土民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等,(A)選項顯現「所居地風土民情」,融入方言,故有鄉土文學特色。(B)選項所描述為一般父母心情及個人情境的描述,不具題幹所描述的鄉土特色。

第39題說明:維持原解(D)。寒帶動物有企鵝,熱帶動物有犀鳥等。

第43題說明:維持原解(A)。(A)選項中的對偶句無誤,對偶修辭法包括「鼎足對」,若將對偶解釋一定要偶數句,那說1、2句或2、3句是對偶句也無錯誤,因其合乎對偶條件,故無誤。

第44題說明:維持原解(C)。康軒版教材中〈天淨沙〉題解提到,作者藉秋天蕭條淒清的景物,襯托出遊子飄泊異鄉的悲苦情懷,此句見於其他版本及許多詞選集的賞析中,所以考題答案有「曲中所描述的景物,皆展現蕭瑟淒清的景物」一項,提出疑義者可能針對賞析中提到,第二句的「人家」固然有溫馨的感覺,卻反襯出遊子無法回家的悲痛,因此認定非淒清之景。
大自然的景物本是客觀的,苦樂全是人的主觀移情作用,「人家」二字給予溫馨感,是針對一般人而言,此處以整句話「小橋 流水 人家」看來,在遊子的眼中,仍是淒涼不堪,作者的主題在表達思鄉之苦,因此取景上也是配合其心情,塑造出一種悲涼的氛圍,所謂境由心生,說第二句是蕭瑟淒涼也不為過,試想秋風中,三兩戶人家兀立於小橋流水畔,怎不惹人傷感呢?有疑義應是針對「人家」一詞給予溫馨感,若要將每個景致都拆開,每一個小景也可說都沒有淒涼的感覺,若認為此句無淒涼感,相較於認為此句有淒涼感者,二者皆無絕對的正確或錯誤,因此四選一的狀況下,(C)選項則顯得最為客觀,因此(C)應較其他三選項適宜,因為(B)項也非絕對錯誤。


2005/5/12,下午 11:52:16

2 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第4題說明:維持原解(B)。題目中的書法是行書,行書的特色是「牽帶」筆法,從字體上可以清楚看出為行書。例如:「得」左邊的筆劃並非楷書的寫法,「忘」心部的寫法也是行書。請上網輸入「李振德行書字帖」網址:www.geoccitues.com/bonamylee/kinden.htm


我把圖抓下來貼在此,原來這就是行書,原來命題者判斷「一幅作品是不是行書」,只是這種理由,那麼褚遂良的「孟法師碑」是楷書,「雁塔聖教序」就是行書囉!那我也可以自己寫幅作品,每個字寫得端端正正,對得整整齊齊,當中加個幾筆行草筆法,然後貼上網站說這是「阿賢草書字帖」,就可以拿來當作判斷草書的考題的依據囉!


2005/5/13,上午 12:21:41

3 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台灣題測中心」的試題疑義說明】
第25題說明:維持原解(D)。座右銘「惟仁為紀綱」,「仁」的注解:理想的道德人格;「禮樂」是用來教化百姓,使達到理想完美的人格。所以內心存仁,禮樂式外在形式,兩者互相配合,才能真正落實人格教育。整句之意:若不存仁心,突有禮樂的外在形式有何用?

【我們原本的疑問】
題號:25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下列何者合乎孔子的意思?
(A)只有仁者才懂得:禮是樂的根本
(B)沒有禮樂的形式,就不算是有仁心的人
(C)沒有仁心的人,禮樂的造詣不能太高深
(D)心中存仁,再配合外在的禮樂,才是真正的仁者
【解答】D
【疑問】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字面上的意義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心,只有外在形式的禮樂,也不是真的仁。選項(D)的意思卻是指心中要有仁,還得有「外在的禮樂配合」,才是真正的仁。這樣的解說,已經超出了題幹引用孔子之言的含意。因此,這一題應該沒有答案。

【再一次質疑】
題目是引用孔子的話,貴公司的說明卻扯到崔瑗〈座右銘〉,這是什麼跟什麼?


2005/5/13,上午 12:28:46

4 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台灣題測中心」的試題疑義說明】
第35題說明:維持原解(A)。「鄉土文學」是指「台灣鄉土文學」,需要有風土民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等,(A)選項顯現「所居地風土民情」,融入方言,故有鄉土文學特色。(B)選項所描述為一般父母心情及個人情境的描述,不具題幹所描述的鄉土特色。

【我們原本的疑問】
題號:35
【疑問】
題幹中定義「鄉土文學」為:「將土生土長的土地,以文字描述的方式呈現它的真實面貌,介紹所居地的風土民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有時會加入適度的鄉土語言,並融入作者的感情。」

據此定義,選項(A)可以是標準答案,選項(B)寫一個平凡家庭迎接新生命的單純喜悅,為何不行?

又,定義中「土生土長」一詞,是限定必須「生於斯」而且「長於斯」嗎?還是「生於斯」或者「長於斯」皆可呢?

將有爭議的「鄉土文學」拿來命題,真不知道命題者存何居心?


【再一次質疑】
選項(A)阿啟伯摘瓜,乃是她親眼所見:今早,她突發奇想,陪著外公去巡魚塭,回來時,祖孫二人,都在門口停住了,因為後門虛掩,阿啟伯拿著菜刀,正在棚下割著

原來只要作品有「阿X伯」、「外公」、「魚塭」、「菜刀」,就是「台灣鄉土文學」了。


2005/5/13,上午 12:36:37

5 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台灣題測中心」的試題疑義說明】
第39題說明:維持原解(D)。寒帶動物有企鵝,熱帶動物有犀鳥等。


【我們原本的疑問】
題號:39
答案為(D),但是企鵝並非一定是寒帶的動物。

秘魯地處熱帶,之所以會有企鵝存在,是因為當地有股從南極而來的秘魯洋流,適合企鵝生長,據此,「秘魯企鵝」算不算「寒帶鳥類」?所以選項(D)所言,這間動物園「有適合熱帶及寒帶鳥類生存的環境」,在題組引文中條件不足,無法斷定其為正確。


【再一次質疑】
原來秘魯地處「寒帶」?


2005/5/13,上午 12:41:06

6 篇回應 回應者:南一
【「台灣題測中心」第25題,「南一」的觀點】

  孔子對禮樂傳統加以哲學上的重新闡釋,其結果是最終將「仁」視作「禮」的精神基礎。「仁」是一個無所不包的倫理概念,無法對之進行定義,而且也不容易納入任何西方範疇。它既非完全「理性」,又非完全「感性」,卻確實包含著以各種方式組合在一起的理性和感性成分。就「仁」代表著某種人生發生出轉化力量的內在之德而言,甚至使我們不能不疑心,「仁」在某種程度上與上古以來一直和禮樂傳統密不可分的巫文化(詳後章,本文不能涉及)有關係。不管確切情況究竟如何,我們完全可以講,「仁」指的是由個人培育起來的道德意識和情感,只有「仁」,才可以證明人之真正為人。據孔子,正是這種真實的內在德性,賦予「禮」以生命和意義。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字面上的意義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心,空有禮法制度,又有什麼用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人心,空有樂器、音樂,作出來的音樂又有什麼意義呢?」這一章是孔子述說「仁」是禮樂之本。一個人若內在沒有仁心,禮和樂都將失其意義。又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意思是說:「世人所謂的禮節呀!禮節呀!難道只是在乎那些玉器、絲帛之類的禮物嗎?所謂的音樂呀!音樂呀!難道只是敲敲銅鐘,打打皮鼓之類的樂器嗎?」記述孔子慨歎世人行禮作樂,徒具形式,而不明禮樂的真正涵義。由上二章可知禮樂應重其根本。

  「世譽不足慕,惟仁為紀綱」《崔瑗.座右銘》這是說明做人要淡泊明志,行仁由義。這觀念同於陶淵明的「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也同於愛因斯坦所說的「財富、虛名和權勢,我永遠是不屑一顧的。」強調只有「仁」(指理想的道德人格)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則。一個人若沒有仁心,只有外在形式的禮樂,也非真正的仁。然而,選項(D)心中存仁,再配合外在的禮樂,才是真正的仁者。意思卻是指心中要有仁,還得有「外在的禮樂配合」,才是真正的仁。這樣的解釋,已與題幹本身的含意不合,並且畫蛇添足,再加上貴公司的說明又牽涉到崔瑗〈座右銘〉,又將此問題擴大並且複雜化,也沒有正面的回應。不知是有何用意、有何居心?這一題,我也同意應該沒有答案。


2005/5/14,下午 07:46:22

7 篇回應 回應者:南一
【「台灣題測中心」第19題,「南一」的觀點】

  白居易詩:「淙淙三峽水,浩浩萬頃波。」(按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解釋為「流水聲」。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濺濺」有二義。我動手查了一下,「淙淙」卻只有一義。「俯視」字面上的意思本來就是「看」,難不成會聽呀?(若聾子「俯視淙淙流水」試問他聽到什麼?只能說他看到什麼吧!)而「俯視淙淙流水」則是「看…的樣子」雖然看的同時亦可聽見流水聲,視覺與聽覺可同時存在。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無水流動貌一詞,故「淙淙」不能代換成「濺濺」。站在「台灣題測中心」的觀點,用貴公司提供的參考依據,來作反問,不知是否能回答小人此疑問之處?


2005/5/14,下午 08:35:06

8 篇回應 回應者:南一
【「台灣題測中心」第43題,「南一」的觀點】

  問題環繞在辭格的區分與交集,修辭學雖以辭格為重心,但研究辭格的目的在說得體的話和寫個人的文章,而非僅作辭格的區別。依據黃慶萱教授《修辭學》一書,定義:語文中上下兩句,字數相等,句法相稱,有時還講究平仄相對的,就叫做「對偶」。言下之意,使用對偶的原則是「工整」、「自然」、「意遠」。

  反觀,天淨沙前三句是「三聯對」又稱「鼎足對」(又稱三鐺。指三個句子相對,如三足鼎立。鼎句對與排比已無多大差異;說它是對偶,著眼點在於〔對〕上;說它是排比,著眼於〔排〕上。),句式成二、二、二對比,音節短促,平仄諧和,頗有一波三折之美(按:各以三個完整的句子相對,其中名詞和名詞相對,動詞和動詞相對。)這種形式也很普遍,大量出現在元代散曲中。

  雖然「鼎足對」是對偶的一種,但在此處《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而非不是對偶,只是不夠周延,敘述過於籠統,應是要求「鼎足對」較為正確。單純來說,命此題者尚未深思熟慮修辭的用意,真不知該偷笑還該啜泣?


2005/5/14,下午 09:45:01

9 篇回應 回應者:南一
【「台灣題測中心」第44題,「南一」的觀點】

  深表同意答案是(C),畢竟要選出最好的答案。只是針對「不負責任的解說」有不認同之處。「…若要將每個景致都拆開,每一個小景也可說都沒有淒涼的感覺…」誰說的?「枯、老、昏、小、古、瘦」從字面上就可看出悽涼。至於「流水」象徵著綿綿不盡的憂愁,「西風」則是有秋風蕭瑟、寂靜冷清之感。惟有「人家」二字給予人溫馨感,無悽涼之景,難道不是嗎?但有些版本此處作「平沙」,有曠野之感慨。皆反襯出作者的孤寂,將「斷腸人」呼之欲出,並用「夕陽西下」(空間的鋪敘,再推移至時間)承上啟下,由景入情的伏筆。

  大自然的景物本是客觀的,苦樂全是人的主觀移情作用。天淨沙,卻有一股高曠悲涼之情充塞其間,所謂「景中情,情中語」,可說是自然渾成。更以秋天蕭條的景物,襯托在異鄉漂泊的遊子,仍是苦不堪言,作者的主題傳達出思鄉之悲苦情懷,因此取景上也是配合其心,塑造出一種悲涼的氛圍,所謂境由心生。


2005/5/14,下午 10:54:59

10 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轉留言版訊息】

NAME:penta
2005/5/15 下午 07:57:02
61.229.106.124

貴校某位自以為德高望重的國文老師.如此不遺餘力的抨擊國文模擬考.甚至涉及人身攻擊.泛政治化.恐怕是有所前因吧.身為即將濱臨絕種的國文老師.不思將精力用在如何提升學生國文程度.卻用盡全力在想盡方法抨擊同業.可謂窮酸腐儒.要不要把閣下曾出過的考題張貼在網站上公審.我可是每題都可以批判得體無完膚.只不過不想像你那麼不厚道而已.文人相輕.自古皆然.但也無須輕狂至此.一隻手指指向別人時.別忘了四隻指頭指向自己.胸襟開闊.氣度恢弘點才像個男子漢大丈夫嘛.


【網站跟人都非常渺小,每天工作都忙不完的噪音的回應】
2005/5/15 下午 09:35:01

您在暗裡,我在明處,您要將考題拿出來「公審」也無所謂,既然您說「每題都可以批判得體無完膚」,那該批判就批判吧!我會虛心受教的。畢竟照顧這裡三年多,被人匿名臭罵辱罵,也不是今天才有。至於誰當得起「窮酸腐儒」?讓就我來當吧!「窮酸」當之無愧,「腐儒」罵得重,我也收下了。

沒人知道您的身分、政治傾向,要說是人身攻擊、泛政治化,應該是您想太多了。德高望重?我很資淺,應該不是指我。不遺餘力?我很忙,健康情形又不好,應該也不是指我。文人相輕?我向來也不認為自己是文人,應該是比較「尚武」吧!要說「輕狂」,應該是有的。像個「男子漢大丈夫」?意思是女性屬於負面加值囉!

「身為即將濱臨絕種的國文老師,不思將精力用在如何提升學生國文程度,卻用盡全力在想盡方法抨擊同業」這句話有意思,您在暗裡,我在明處,如果我是「窮酸腐儒」,您一定是一位繼往開來、殷憂啟聖的好老師!


2005/5/16,上午 12:13:52

11 篇回應 回應者:路遙
我說大仔呀,登門的那位貴客可沒有指名道姓說你,更何況依我對你的觀察來推測,『德高望重』這四個字,你這一輩子大概都沾不上這麼嚴重字眼的邊啦。

至於那位可能是先生也可能是女士的 penta 貴客,在網路上,向來就是愛說自己是什麼職業就什麼職業,只是您這種頂著老師的名義來罵人的,可信度不高呀。

重點是,您求證過實事嗎?這篇疑問的一開始就有寫『以下是後甲國中國文科教師針對此次聯合模擬考國文科試題的疑問』,您怎麼一開頭就只衝著某一位『您認為自以為是的老師』開罵啊!您怎麼會打從一開始就認定是只有一位老師有疑問呢?而且講得好像您認識那位老師似的。

而且我覺得最奇怪的是,把有問題的題目拿出來討論,就是抨擊,那是不是每個老師出題後就關起耳朵來,不聽別人的意見就是最好,那相較之下,到底是誰比較自以為是呢?加上動不動就扣人家「泛政治化」大帽的人,真的是很不討喜,我想,大家都知道蘇東坡和佛印之間的故事,佛印說他心裡有佛,看蘇東坡像佛。

托爾斯泰也有一名言:

「你說你的周圍沒有一個好人,如果你真的這麼認為,這證明你也不是個好人。(一九一O年『人生之道』第十一章)」

【只是在渺小網站裡撿撿寶特瓶、掃掃落葉的小小小小打雜工的閒言閒語】


2005/5/16,下午 04:30:15

12 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我只是執行國文科的網站業務,連試題疑義都不是我彙整的,對方這樣「指教」,應該是針對整個國文科來的吧!原本也不覺得什麼,直到見著了出版社的疑義說明,就有點不能接受他們回覆問題的態度與內容的粗糙。說不定就是這樣得罪了某家出版社吧!


2005/5/16,下午 09:41:05

回【 集思廣益 】   回【 上 一 頁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