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問題 | 點閱:1213 |
張貼者:小蝸牛 | No Email |
一條青龍梗上爬,青龍身上配燈籠,有紅有白還有黃,只吃熟米不吃生。 ----形容南瓜。 請問關鍵字是? 國慶日「熊熊」燃起的煙火,點亮了市區的夜晚。--這樣可以? 拜拜時燃起香,煙篆「裊裊」,興起一股崇敬之心。--是否可以? 「一道瀑布從半山間傾瀉而下,飛珠濺玉,煙聲瀰漫,巧奪天工。」是否合乎邏輯? 懇請解答 thx |
第 1 篇回應 | 回應者:噪音 |
一條青龍梗上爬,青龍身上配燈籠,有紅有白還有黃,只吃熟米不吃生。 ----形容南瓜。 請問關鍵字是? 沒有關鍵字,整首打油詩就是一個謎語,詩的內容則為摹狀該物之語。 國慶日「熊熊」燃起的煙火,點亮了市區的夜晚。--這樣可以? 如果說是飛彈或炸彈爆炸之後,燃起「熊熊」火焰吞噬夜空,則為一般用法;要說國慶煙火「熊熊」,則有待高明解析。 拜拜時燃起香,煙篆「裊裊」,興起一股崇敬之心。--是否可以? 煙篆「裊裊」,一般用法,常見。 「一道瀑布從半山間傾瀉而下,飛珠濺玉,煙聲瀰漫,巧奪天工。」是否合乎邏輯? 不確知您要問的是什麼「邏輯」? |
第 2 篇回應 | 回應者:小蝸牛 |
一道瀑布從半山間傾瀉而下,飛珠濺玉,煙聲瀰漫,巧奪天工。」是否合乎邏輯? 不確知您要問的是什麼「邏輯」? 有無不合常理之處? |
第 3 篇回應 | 回應者:噪音 |
看不出有何不合理之處,你有不一樣的想法嗎?可以提出來研究研究。 |
第 4 篇回應 | 回應者:Mei |
個人也和小蝸牛有相同的困惑, 1:我們通常是說:燃起了[熊熊]的烈火(煙火?!) 現在竟成了[熊熊燃起的煙火],我也覺得這句子......! 2:拜拜時燃起香,煙篆「裊裊」,興起一股崇敬之心。 基本上,[裊裊]的應該是飄上去的煙。 可是[煙篆],依照一般的認知,以及當年國編本的解釋,應是[製成篆字形的香]。 所以當年在教[美濃琴師]那一課時,我個人也覺得......值得再推敲。 3:「一道瀑布從半山間傾瀉而下,飛珠濺玉,煙聲瀰漫,巧奪天工。」是否合乎邏輯? 的確滿不合邏輯的。 瀑布本是天成,為何說[巧奪天工]呢? 難不成是道人造瀑布? |
回【 集思廣益 】 回【 上 一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