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面」字、「而」字詞性? | 點閱:650 |
張貼者:39 | No Email |
請問一下: 1、「面」山而居,「面」是動詞,還是介詞? 2、「而」今而後,「而」是連詞,還是介詞,如何判斷? |
第 1 篇回應 | 回應者:39 |
還有,詞到底可不可以平仄通押呢? |
第 2 篇回應 | 回應者:南ㄧ |
1、「面」山而居,「面」是動詞,還是介詞? 南ㄧ我來看,「面」我會把解釋做:向著、對著。看作【動詞】。翻譯:面對著高山而居住。 2、「而」今而後,「而」是連詞,還是介詞,如何判斷? 南ㄧ我來分析,第一個「而」解釋為:從,第一個「而」解釋以, 兩者皆為【介詞】。翻譯:從今而後。 3、還有,詞到底可不可以平仄通押呢? 答:詞的字數固定,平仄和用韻也有一定的格式,但可轉韻,也可平仄通押。 |
第 3 篇回應 | 回應者:南ㄧ |
《「而」的連接詞用法,如下所示↓》 【1】和、與。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哀樂而樂哀,皆喪心也。」 【2】並且。書經˙皋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哲而惠,何憂乎驩兜?」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則、就。易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之。若可,君而繼之。」 【4】如、若。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5】因而、所以。左傳˙成公八年:「謂汶陽之田,敝邑之舊也,而用師於齊,使歸諸敝邑。」漢˙劉向˙說苑˙卷十九˙脩文:「情動於中,而形於聲。」 【6】然而、但是、卻。表轉折之意。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孟子˙離婁下:「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 【7】尚且。莊子˙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之道乎?」淮南子˙人間:「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於人乎?」 |
第 4 篇回應 | 回應者:39 |
可是有的人把「而」當連詞,『而今而後』當成今後,請問一下,這樣判斷有錯嗎? |
第 5 篇回應 | 回應者:噪音 |
關於「而今而後」的「而」字,昨兒個下午跟王秀梗老師聊起時,她認為是「助詞」。 唉!反正就是「虛詞」啦! |
第 6 篇回應 | 回應者:39 |
我的舊版參考書也寫助詞。不過我個人看法比較傾向是介詞,可是有的人說是連詞,我只是很想把這些虛詞搞清楚,不過,既然眾說紛紜﹏,那就只好算了。 |
回【 集思廣益 】 回【 上 一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