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 題:【世厭者言】106會考:「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 | 點閱:1076 |
張貼者:噪音 | No Email |
五月初,校內寫作測驗之後,才跟國文科小樂趣老師談到:「寫作測驗的題目,為了『貼近學生生活經驗』這個『想像』,大家有志一同的把『題目格局』縮限做小,最明顯的就是,題目通常會有個『我』字。」 如果用「我」字在國文科網站「作文櫥窗」做搜尋,可以找到104筆「我」字類的作文題目。我們也算是沾到「大數據」的邊邊,至於這樣的趨勢是不是好事?我也不多做評論,只能笑笑說:物極必反啦! 104學年度模擬考:我這樣面對不完美 104學年度模擬考:謝謝你教會我這件事 104學年度模擬考:我想送一句話給自己 105學年度模擬考:我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 105學年度模擬考:我對網路時代的看法 105學年度模擬考:我漸漸發現 ![]() 然而,所謂的「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其實是個「想像」,是命題教師「想像學生可能應該或許有」而據以命題。從語文教學的角度看,重要考試出現可以預測的趨勢,而這個趨勢又偏重於「我之想像」,延伸至「我之自省與批評」,在教學設計與寫作引導上,其實不是件好事,這會讓「情意」的啟迪偏向於「尊德性」,卻又因為「考試壓力」而扭曲成「化性起偽」,這裡的「偽」是指虛偽。 每次校內寫作測驗改作文改到「了無生趣」的國文科同仁,對這類型的作文題目,想必會有很多很深的「愛的箴言」。 ![]() 會考圖片出處:https://m.nownews.com/news/2530720 【世厭者言】世厭者,非厭世也。然普世厭之,其言亦然。 |
第 1 篇回應 | 回應者:噪音 |
貼給 Local 玲∼∼ 2002年6月14日下午寫的生活隨筆,原題「粽子」,似乎也很合這次會考的題目,不知道這樣寫有幾級分? 「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 午後,驕陽熱騰騰的烘焙端午,四周都是油膩膩的粽葉香,還有不時歡呼的鍋壺,一直氣呼呼的瓦斯爐。昨晚我吃了兩顆粽子,胃裡的酸液一直朝著咽喉翻滾,彷彿宣示著黏膩猩紅的夏季正式來臨,所有不耐煩的毛細孔都在用力流汗,在皮膚與薄衫之間憂鬱成另一種酸楚,趁著舉手投足,透露死亡的氣味。我的胃不再歡迎糯米,那個投江的詩人怎麼也不會料到,忠而憤死的脫線演出,國家終究還是亡了,只留給了後世吃喝玩樂的文化桌布,只在這個陽氣至盛的日子裡拿出來去去霉。 詩人臨死之前哭了,那壓抑了許多許久的狗屎自尊,既然要走了,索性一次發洩個痛快,面對魚鱉蝦蟹,也不必講究虛偽的應對進退,打識字以來,就這次的作品「酒後的心聲」寫得最好:「我當然沒醉,不然我一定可以跟你們一起夢遊;如果我決定要醉,我一定要躺在軟軟的江底泥裡睡。」 胃還是在痛,早上我喝黑咖啡,中午灌著無糖烏龍茶;早上吃了一個三明治,中午用牙齒磨碎一碗肉羹麵,跟往常一樣,站著吃。因為痛,所以清醒,一個從政治鬥爭中敗陣下來的詩人,要死也得預作「死亡通告」,還得有「媒體」炒作死訊,在大家自動或者不自動的配合下,一場結合農業產品的「糯米祭」,就這樣熱熱鬧鬧的舉辦下去。 精神不死,人真是該死。端午節的粽子,整串綁好弔著,讓我有拿出紙筆素描的靈感,真像、被分屍的人塊,用竹葉包著,綁得緊緊的,固定成性感好吃的形狀。 【文章來源】粽子 |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