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主 題:「非常無聊」的「蜉蝣」? 點閱:1947
張貼者:噪音 No Email
學期末才上過的康軒版一下課本,選讀一〈生命的火花〉一文中,前三段為:
人生歲月短促,有如火花的一閃,轉眼即逝;然而,生命畢竟曾經點燃過,那燦美的光芒,帶來了明亮,到底不負人生這一遭。

有的人如蜉蝣般存活於這世上,百無聊賴,生命已失去意義;有的人像行屍走肉,則雖生猶死;有的人積極奮發,有為有守,縱然軀體枯朽,但精神長在,永遠令人欽仰。

你呢?你懷抱著怎樣的理想來面對自己的人生呢?

教到這一課時,曾經跟同學們討論了一個關於「譬喻」修辭的觀念問題:「譬喻得好,跟譬喻得不好,差別在哪裡?」上述第二段課文中,就有一個值得斟酌的譬喻,譬喻得好或不好,可以探討一下。

先將這一段排比的文句寫在黑板:
「有的人如蜉蝣般存活於這世上,百無聊賴,生命已失去意義;
 有的人像行屍走肉,則雖生猶死;
 有的人積極奮發,有為有守,縱然軀體枯朽,但精神長在,永遠令人欽仰。」

前兩個分句分別使用了兩個譬喻,同時也是用來映襯第三個分句,用以突顯本文主旨。

分句一
有的人如蜉蝣般存活於這世上,百無聊賴,生命已失去意義

分句二
有的人像行屍走肉,則雖生猶死

如果漫不經心地讀過,也許不會發現有什麼問題,但是仔細推敲之後,會發現幾個問題:

一、兩個分句要闡述的內涵,不容易尋出差異。
  「百無聊賴,生命已失去意義」跟「雖生猶死」的差別在哪裡呢?
  如果兩個分句的意思其實沒有差別,是不是可以刪掉其中一句?
  如果刪掉其中一句,跟原來的三個分句並列,會有什麼不同?

二、各位同學能不能看出這兩個分句中,哪一個所使用的譬喻是有問題的?

第一個問題中,牽涉到「排比」法在論說時的作用。關於這點,同學們可以複習康軒版一下第三課〈你自己決定吧〉的課文,感受一下「排比」法那種「接二連三」的逼迫感。回頭再看這裡,「三句並列,兩句襯一句」,跟刪掉其中一句後,變成「兩句對比」,牽涉到的是論說時的氣勢,也就是說,多句並列形成的排比,在論說的氣勢上會優於「兩句對比」。

至於「百無聊賴,生命已失去意義」跟「雖生猶死」的差別在哪裡呢?我看不出來,希望看得出來的人,可以告訴我。在我看來,這兩者之間實在沒什麼不同,但這並不是這一段文字讀起來怪怪的主要原因。

課本裡對於「蜉蝣」跟「百無聊賴」都有注釋,轉錄如下:
•蜉蝣 蟲類。體細而狹。幼蟲生活於水中,一至三年後蛻變為成蟲。成蟲生命短暫,約存活一、二天,待交配、產卵後即死亡。
•百無聊賴 指無事可做,或思想感情沒有寄託,非常無聊。

看過注釋之後,再來看句子:
「有的人如蜉蝣般存活於這世上,百無聊賴,生命已失去意義。」
這句話是說,一個「無事可做,或思想感情沒有寄託,非常無聊」的人,就像是「蜉蝣」般「生命短暫」。

看出問題了嗎?當我們使用譬喻法,說「A像B」的時候,A跟B之間必須存在令人認同,甚至是讚賞的「相似點」,這才是合理的、成功的譬喻。反之,則為失敗的譬喻。「無事可做,或思想感情沒有寄託,非常無聊」跟「生命短暫」之間,找不出令人認同的「相似點」,也就是說,這個譬喻是失敗的。

唐朝劉知幾《史通》:「夫人寓形天地,其生也,若蜉蝣之在世、如白駒之過隙……」明末《幼學瓊林》:「勢弱難敵,謂之螳臂當轍;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這「蜉蝣在世」,便是比喻生命無常或短促。誠如課本注釋所言,「蜉蝣」用來比喻人事,講的就是「生命短暫」,而不是「非常無聊」。

「非常無聊」的「蜉蝣」?當蜉蝣也覺得非常無聊的時候,這就是轉化,而不是譬喻了。

2006/8/6,上午 01:23:50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