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主 題:複習考作文評後感 點閱:2233
張貼者:gracefss No Email
花了大約三小時,總算把寒假中的複習考作文卷給改完,總共有三十六張,平均一張大約花四分鐘批改,坦白說速度有點慢,但對我來說,已經是可以接受的情況了。

說真的,極度厭惡批改作文,有人說是與「三十六顆年輕心靈的美麗邂逅」,這是哪來的鬼話?打死我也不相信。為什麼那麼討厭改作文?仔細想想或許和內容的好壞沒有太直接的關係,這完全是個人極度懶惰的關係,一件再美好的事,當它成了一種責任與必須,當它不再是休閒娛樂,實在很難打從心底喜愛它。所以,學生討厭教科書,這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

雖然討厭,我還是為五斗米折腰了,說到底,我也只是個混吃等死的小老百姓而已,而且是很有誠意混吃等死的那一種,所以,「今日事今日畢」一向是我的信條,這份「寒假作業」,我選擇在開學的前一天焚香祝禱,慎重其事批閱完畢,也算是可以交待了。

這次的題目是「值得付出的事」,寫作說明如下:「生活周遭會有人願意付出自己的心力,勇往直前,不求認同或回報。即使旁人不一定認同,或者是付出沒有收穫也無怨無悔。」寫作要求如下:一、依自己的經驗或想像,至少描述一件你認同,並且值得你付出的事物。二、寫出值得付出的原因與想法。

從上段看來,這是一篇很容易發揮的文章,不是嗎?但是,在必須得到四級分才合格的標準下,還是有十四個人被我打上不及格的分數。十四個人,都已經快一半了,這實在是個讓身為國文老師的人必須「掩卷沉思」的結果。為什麼呢?我找出那些不合格的試卷,發現共同的通病即是:字數過少,大部分都不足四百字,雖然這篇作文並沒有要求字數,但內容太少的文章全都是文思困窘、內涵不足,能夠在短短三、四百字內言簡意賅、文從字順的一個也無。當然也有人寫到四、五百,甚至六百字還是不合格的,這些字數夠了的文章有的內容繁瑣,一再重複;有的言詞抽象,不知所云;有的則是言不對題,「自得其樂」,和那些字數過少的文章只能是同樣的下場。

撇開內容不談,有幾個現象是我教書幾年來從未能理解的事。第一個是錯字,如果是少用、難寫的字不會還情有可原,但常用的字還是寫錯,這到底該做何解釋?「已」、「己」不分、「穫」、「獲」相混、「再」、「在」無別、「被」字永遠少一點、「達」字永遠少一橫……更甭提「收穫」二字在提示中已有出現。再來是標點符號的使用,真搞不懂,沒有標點符號的文章如何閱讀,想必那些學生都有水中閉氣十分鐘的經驗?在這次的試卷裡,有兩篇是沒有抄題,直接從第一段就下筆的,我彷彿看見一隻無頭怪物在我面前亂晃呢!這兩個學生到底是緊張還是……,說緊張一點說服力也沒有,以上的毛病在我心中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不用心!因為不用心,所以有許多一講再講的錯誤屢見不鮮。

合格的二十二篇文章中,並沒有令我驚豔的,也沒有給五級分的,說真的,我評作文一向不嚴格,只要符合題目要求,加上文句通順,就有四級分可拿。只要加上一點點修辭或文句簡潔、稍加修飾,就有五級分可拿。可是,在這一堆考卷裡,沒有人能夠說服我給他五級分。這並不正常,縱然這是一個所謂「B」段的班級,也不該是這樣。這當中自然有我的責任在,就當作一個努力的方向好了,到了考完第一次基測再來看看目標是否達成。

從這些我給了四級分的文章裡也看出了一些問題──缺乏創意是其一,生活經驗(常識)貧瘠是其二。學生所認為值得付出的事千篇一律,不外乎親情、友情、愛情、自己的理想(打籃球、考好基測……)、助人、維護自然環境。全部三十六篇文章,沒有一篇脫離這些內涵。本來這樣的題目,寫這樣的方向並沒有錯,若要搞創意,不寫這些「老梗」,還真不知可以寫些什麼。但奇怪的是:明明是三十六個人的文章,看起來卻像六個人的文章,第一個寫為親情付出,第二個寫為友情、第三個寫為了愛情……,過於類似的論說方式及遣詞造句,給人一種沉悶的窒鬱感,我幾乎要擲筆而去了……。

一直覺得把作文分為六級給分是一件奇怪的事,同是四級分的兩篇文章,可能一篇是四點九分,一篇是四點一分,但帳面上的結果卻是相同。而一篇實際上是四點九分的文章,和一篇是五分的文章按理說相去不遠,但在滿分三百一十二的帳面上,卻有著兩分的差距,就這兩分差了一個志願也是常見的事。算了,遊戲規則已定,我的工作與責任就是想辦法讓四級分以上的學生多一點而已,往這個方向走就對了。

說真的,「應考文章」是一種變態的東西,「深積薄發」似乎也很難在考前一百天加以要求。我從來都不喜歡「加強應考作文」,但現在這件事變得迫在眉睫,一想到明天就是開學日,這接下來的日子,似乎一點都不令人期待。也罷,反正要繼續為五斗米折腰,那就折得徹底一點,最好有瑜伽的上段功力,再配上軟骨功,如果能把頭、腳黏在一起,那簡直令人激賞,堪稱最高境界!


2007/2/28,下午 04:40:36

1 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感謝小春老師提供閱卷心得,以下有一篇很久之前超群老師提供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進去瞧瞧。

站內相關文章:(連結另開視窗)
閱卷趣談」,張貼者:超群


2007/2/28,下午 05:26:10

2 篇回應 回應者:gracefss
我也要謝謝噪音師提供的相關連結。

超群師貼的這篇文章確實有趣,看完之後覺得自己應該向古人的幽默好好學習。

「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後,已而已而。」這情況實是太似曾相識了,通常改到這種卷子,只有「抓狂」的情緒,很難幽默起來,所以說真的要再加油!


2007/2/28,下午 06:18:28

3 篇回應 回應者:土撥鼠
我也來加入討論好了。

過年時回到太太的娘家,有許多長輩除了問我工作近況外,同時也熱心的提醒我,想要在這個行業佔有一席之地,就得讓自己的課程「公式化」,讓學生可以易學,易懂才會受到歡迎。那時我很不識趣的回說:「作文是種美感的強化,我不認為跟當兵一樣可以寫出什麼教戰手則的。」長輩似乎碰了我一個軟釘子般的只能回應「你說的也沒錯。」不過那是帶著「不聽老人言」的語氣而出口的話。彷彿又是一種鹽與米在比較的數字遊戲。

而在課堂上,作文課中我常提醒學生「如同歐幾里得說的『幾何學中無帝王之道』,不要迷信我會教你什麼必勝的公式。因為作文就跟棒球一樣,不是你拿起來做出了伸卡球的握姿,你就是王健民了。沒有寫作的欲望,文字是死的。」

話說回來,有辦法創造一個適合寫作的環境嗎?我想這是很難的,因為每個人習慣寫作的時間與氣氛都不太相同。但是話說回來,只要能喚醒我想寫一些東西的想法,其實什麼樣的環境都適合寫作。我們只能做到一件事,讓孩子習慣考場環境寫作的環境。除非學生的父親有辦法安排他到「冷氣房」中,不然大家的應考環境應該差不多。

再思考一個問題,現今學生成長的環境其實是大同小異的。但是我們卻無法期待孩子寫出「可是臺北什麼都不種,祇種高樓大廈,卻熱得這個樣子,確實沒甚麼道理」或是「我急忙回家問母親。『那裡將蓋一棟四層的大樓房。』母親說。過了兩天,空地上種下了許多鋼筋水泥。……」甚至是「許久沒有再去動物園了。童年時代被遺忘在那裡,那是無法再撿拾回來的。每個人都有童年,只是擁有的不盡相同而己。」其實這似乎也提示著我們,該如何訂定適合各種程度學生發揮的題目?從熟悉的題目入手是否可以解決不愛寫作文的想法。這一點我無法說個準。

其實這次大學學測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醒思。到底要不要進補習班補作文呢?只有一個孩子滿級分,而那個孩子應該是沒有補國文的。那其他人呢?看了一下她的歷年寫作成績,從國小時期的第一名到高中時期的第四名。那不正代表有一些人也跟滿級分失之交臂,而那個關鍵點在哪裡呢?真是有趣。

附上王麗雯同學的作品與國小語文競賽第一名的作品,讓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判斷吧
作者小檔案
王麗雯
年齡:17歲
學校:台北市中山女高三年級
興趣:閱讀、旅遊、寫作、看電視
得獎:
˙北市國語文競賽國小組作文比賽冠軍、國中組第三名、高中組第四名
˙中山女高校內文學獎散文第二名
˙北市救國團青年金筆獎
志願:台灣大學中文系,成為文學作家
資料來源:王麗雯
http://apple.1-apple.com.tw/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NewsType=twapple&Loc=TP&showdate=20070227&Sec_ID=5&Art_ID=3280547

〈走過〉王麗雯 (原文好像有八百字。又,龍山寺是台北著名寺廟。)
走過龍山寺一帶,甘冽青草藥香由濃烈轉為絲絲縷縷,廟宇香火依舊蒸騰氤氳,腳下似乎仍踏著古台北石路泛黃的轍痕。但今日不少老店在車流中銷聲匿跡,日漸縮小的青草店面,甚至有老闆娘搖手吆喝,問你喝茶之餘要不要加買減肥茶或樂透。

我不禁想起許多親朋好友去大陸旅遊,看見紫禁城的STARBUCKS、西湖畔商攤,皆有名勝古蹟被商業市儈淹沒之慨,但台灣何嘗沒有這樣被競速都市文化與逐利心理圍困的角落?雖然這可能意味著更優渥的生活,應該是值得欣喜的進步繁榮才對,但的確有什麼正在這樣時境遊戲中默默死去,只在人們追憶裡發酵,如同我曾走過也擁有過的童年。

走過龍山寺,大佛仍盈盈含笑俯視眾生,只是信徒與願望代代更迭;走過青草巷,街址依舊,但老店家與老手藝已漸被取代;西園橋消失,而更熱鬧的捷運站進駐,這是我走過,十數年來交錯變遷的一切。我見證緬懷童年歷歷可數的溫馨風景,並準備走向另一個巨大、更不可知的未來。

資料來源http://blog.chinatimes.com/dustmic/archive/2007/02/27/151091.html

ps:八十九學年度王麗文同學參加臺北市國語文競賽獲得第一名的文章~~
題目<第 一 次 真 好> 北區第一名 大理國小 王麗雯

人從出生到死亡,由年輕至衰老,都會經歷人生多大大小小的事物,所以也創造出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可以興奮歡喜,可以滄桑悲傷;也可以悲喜交織。第一次,它可能是人在走過轟轟烈烈的一生後,最難以抹滅的甜蜜回憶。

人從呱呱墜地開始,便不停的學習,接受外界事物的洗鍊和考驗,於是,各種「第一次」便接連發生在自己身上;第一次會走路,第一次開口說話;第一次會寫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可以自己穿衣吃飯……,無數個「第一次」的紀錄,都會成為一個人生命中酸酸甜甜,卻永垂不朽的記憶繪圖。

「第一次」帶給人的感覺,通常是有點興奮卻害怕,「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因為接觸一種未知而陌生的新事物時,難免會害怕惶恐,焦慮不安,但是又掩不住內心那股莫名興奮的衝動。例如第一次參加比賽,每個人心裡一定有股躍躍欲試,希望得名高中的興奮,但是又害怕名落孫山,辜負了師長、父母及親友的殷切期盼;第一次學走路,一定是想走得又快又好,但又擔心一個踉蹌,使自己承受那份跌倒的皮肉之苦。第一次的感覺,就像一隻嗷嗷待哺的雛鳥,欲展翅高飛,卻又害怕摔下地面,緊張而忐忑不安,害怕卻興奮不已。當你跨出了所謂的「第一次」時,內心的感動,絕非筆墨所能形容,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文字語言所無法充形容的甜蜜和豐盈!

當你跨出了第一步,完成了所謂的「第一次」時,那真是一件值得歡欣慶賀的事,因為那表示,你又熟悉學會,經歷瞭解了一件全新的事物,下一次再做時,你便能感到駕輕就熟,簡單易懂,也不會有第一次那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敏感心情了,只要再多做幾遍,吸收汲取經驗、教訓,你就能完全征服那件新事物,讓它向你俯首稱臣,而這由生疏到熟悉,由熟悉到成功的過程,它成功的原因,就是成功的跨出了第一步,完成了第一次……。

成功給人的感覺,是勝利的驕傲和榮譽,令人如含蜜糖,嚐到那豐盈甜美的滋味。但請想一想,如果當初沒有勇氣去嘗試「第一次」,又怎會有今日這番的快樂?古語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次,即是你接觸新事物的開始,若不敢拿出勇氣跨出嘗試的第一步,何來那成功的歡喜?縱使第一次,你跌得鼻青臉腫,傷得心神疲憊,但日後你成功了,那歡悅即勝過當日的痛苦十倍。例如學腳踏車,一開始努力嘗試,卻摔得鼻青臉腫,跌得灰頭土臉,但你學會它之後,那自由馳騁,清新自在的歡樂,卻能撫平你初時的苦楚;學游泳也是一樣,起初無論如何努力,都只能在水中載浮載沉,喝了一肚子髒水,但日後學會了它,那自在悠游水中的歡愉,必將你當日的辛酸吹得無影無蹤,煙消雲散,日後回想時,不會有痛苦,而是滿腔的酸甜溫馨和征的驕傲榮譽。沒有第一次,是沒有痛苦及掙扎,但沒有第一次,又怎會有成功時的殊榮和歡喜呢?

第一次,可能是你一生中用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交織而成的動人樂章。有了第一次,才容易嘗到成功的甜美。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如意順暢,但跨出了第一步,你才會有成功。回憶裡,有了酸甜參半的第一次,才值得留戀,才值得欣喜,所以,第一次真好,你說是不是呢?

-----------------------------------------------------------------------------------

似乎寫得有些過長了,希望不會因為造成大家閱讀上的困難。
   
                      土撥鼠



2007/3/2,下午 12:46:31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