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主 題:【書感】《二十四個比利》/丹尼爾•凱斯 點閱:1210
張貼者:alice No Email
書名:二十四個比利
作者:丹尼爾•凱斯
出版:小知堂文化
發行日:1994年7月初版1刷
    2001年6月再版1刷

一九七七年,在美國俄亥俄州,一個長相斯文的二十三歲美國年輕男子威廉•密里根,被發現涉及八天之內兩起年輕女子在鎗口威脅下遭綁架的案件。然而當警方根據被害人的指認及取得被害人車上的指紋,確認是他犯案而進行逮捕時,他卻對自己曾經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

******

當警探將照片取出來,發現照片中的比利頸子上有一顆痣。"他的頸子上也有一顆痣,同樣的面孔,就是他沒錯。"

比利只是迷惘地看著他們。

"比利,你已被控告綁架校園中的女孩,可不可以告訴我們發生的經過?"

比利看著上方,一臉彷彿受驁的模樣。"發生了什麼事?我傷害過任何人嗎?"

貝警官說:"比利,你聽清楚了,你強暴過三個女孩,我們想知道其中的細節。"

"是我做的嗎?"比利問道,"我傷害了任何人嗎?如果是的話,我很抱歉。"

******

看到比利和警官對話時無辜的表情,和他那一問三不知的對話,經驗老道的員警無不小心謹慎,以免誤入他"說謊"的陷阱。陪審團認定他有罪,三件綁架案、四件強暴案和三件搶劫案,再加上校園之狼已激起公憤,因此檢察局要求負責此案的檢察官要對他加以嚴厲的懲處。

******

檢察官薛泰認為:"有了這麼多的物證、指紋、身份證明,我們全拿到了,他們(指公設辯護律師)什麼都沒有。"

除非他們申訴當事人精神異常。

******

於是公設辯護律師不惜動用基金,為比利請來心理醫師魏里斯。初步的智力測驗得知,比利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接著是西南心理復健中心的心理師譚如茜,她發現比利的多重人格。然而當時多重人格並不被認為是精神異常,他們無法以精神異常為由提出申辯,如此一來比利將被送往專為刑事罪犯設立,對多重人格持反對看法的州立利瑪醫院治療。熟悉監獄事務的人都知道,送進那裡準死無疑。於是他們進一步找來一位因治療過一位十六種不同分裂人格的病患而聞名的吳可妮博士,並安排比利進入哈丁醫院接受人格融合的治療。

在公設辯論律師和專業心理醫師不斷的努力下,比利的人格融合已出現曙光。然而於此同時,社會大眾因懼怕而產生不信任的聲浪排山倒海而來,政客為了一己之私而施以無情的打擊,人稱地獄醫院的利瑪醫院也將在哈丁醫院的合約期滿之後接棒,即將融合的比利又出現分裂......。

於是,從此又展開一場長達十二年的<比利戰爭>。

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看這本書:

一、魔幻:
一個身軀裡住著二十四個人格,常在原來的那個人眼神一陣飄忽之後就跑出另一個人來,劇情令人目不暇給。

二、社會:
在這個複雜的社會機制下,政治名嘴一天到晚空口說白話,詐騙集團又無所不在,人與人之間充斥著不信任感,人心尚且難測,又有誰會相信一個人扮演二十四個角色的比利?

三、社區:
我們同情比利為二十四個人格所苦,也體諒有些事情真的是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之下發生的,但是當人權團體極力爭取讓他重回社區生活時,試想,如果他真的與我們比鄰而居,我們真能坦然相處嗎?

四、教育:
教學工作者(非單指學校教育)必須正視孩子有潛在能力的事實,他們也有一些說不出口的心情。(大人愈來愈沒有時間(耐心)聽小朋友說話了)

五、體罰:
人格的養成是許多有形、無形的教育與環境的刺激所累積而成的,發生哪些事情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往往在人格形成之後便無法考究了。但我們從比利的故事中那位<老師>的回憶裡卻讀到:比利在不被祝福的情況之下來到人間;滿月,服藥後口吐白沫,被實習醫生宣布回天乏術後又救回;四歲,心中第一個朋友出現;五歲,生父因長期工作不順及酗酒而自殺身亡;八歲,母親再嫁,繼父家暴;八歲,被繼父性侵長達一年多......。

五、自省:
我們雖然沒有比利這麼殘酷的分裂事實,但在複雜的社會之下,每個人的社會角色也跟著多元起來,有些事情不得不戴著面具來應對,這雖然不算是一種人格的分裂,但同樣需要被人家理解。

檢察總長畢大衛在交叉詢問時,問喬哈丁醫師:"我們每個人內心該不會也都有其他人格存在吧?(哈!這個剛好也是我心中的疑惑)
喬哈丁醫師說:"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記憶喪失。"

六、立場:
社會應不應該接納比利,這個問題和前一陣子討論得沸沸揚揚的該不該廢除死刑的問題有點異曲同工。當社會剝奪他們的基本人權時,社會是否就成了殺人凶手(幫凶)?然而循規蹈矩的老百姓不被恐懼威脅的基本人權也要有人維護啊!立法者和受害者,是永遠沒有交集的兩條平行線。只是有些人可能換一下位置就會換腦袋。

七、藝術:
當比利面對非人的對待時,他是藉由極高的藝術創作來抒發情感。讓我想起有個朋友在考上醫學院之後才開始學小提琴,當我們對他那麼"老"才開始學琴感到好奇時,他說:"老師說醫生要走的是條寂寞的路,一定要擁有一個能夠抒發心情的朋友,我想就以小提琴當作那個朋友。"

八、循環:
故事的結尾,比利發出喟嘆:"虐待他的繼父是否幼年時也曾遭受到同樣的殘暴,於是將憤恨移轉到下一代?若是他所傷害的人基於同樣的心理繼續殘害下去,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如何?"曾經有位老師說:"雖然在師資養成的學習中都知道體罰是不對的教養方式,但學生不乖時,還是很自然地就賞他竹筍炒肉絲,因為以前我們的老師就是這樣對我們啊!"

也遇過一個家暴的家庭,夫妻婚前是鄰居,當男孩遭父親暴力相向時總會向女孩訴苦,也許女孩天生的母性使然,兩人因此產生感情進而結婚。婚後生了三個小孩,沒想到這個當爸爸的在遇到任何的不順利時,還是以暴力來解決。

雖然勸人為善時都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還是有些人會以"媳婦熬成婆"的態度來處理人生的難題。

結語:
比利接受人格融合治療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路,往往在他試著踏入社區"驗收"融合成果的時候,就要被無情的社會打回分裂的狀態。此時唯有自己超人的意志力才能協助他跨越社會邊緣人的生死線。

於是有了續集<比利戰爭>。

2010/7/24,上午 12:12:59

1 篇回應 回應者:gracefss
alice師這篇文真是發人深省,看完您的書感後,我也對您所提到的幾個角度進行思考。

先說第五點「自省」吧!我覺得我們心中不一定存在其他「人格」,但在生活中因應不同身份而有不同的應對或言行舉止是常見的。以我們的工作而言,面對學生、家長、同事、長官所表現出來的應對通常有所不同,但當然不至於「分裂」得那麼厲害,畢竟我們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

說到第七點「藝術」,如果把範圍擴大說成「興趣」或「嗜好」應該也說得通。人總要有些紓壓或抒懷方式,以宣洩工作或其他事情帶來的壓力,只不過紓壓方式有好有壞,只要不是有害身心或危害社會的方式都是可被接受的。

最後談第八點「循環」,我由其中看見「教育」的重要性。每次和學生的家長講電話或見面,常驚覺「孩子果然是父母的翻版」,什麼樣的父母就養出什麼樣的孩子,所以說「家教」實在非常重要。至於在家教效果恰巧不彰的情況下,就需要學校教育了,這就是身為教育者的責任。若在學校教育這一環還是無法扭轉過來,那……一般人常說留待社會給他教訓,這也稱得上「社會教育」的一種吧!


2010/7/24,上午 02:58:53

2 篇回應 回應者:alice
感謝gracefss師的分享。

根據書中喬哈丁醫師的說法:「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記憶喪失。」所以我們都不是多重人格啦!

培養正向的「興趣」或「嗜好」是很重要的,倒不必都要提到藝術的層次。像我就喜歡以書寫和運動來釋放胸中壘塊。

gracefss師的眼光果然獨到,我只感受到父母、師長教養態度上的循環,您倒是提出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也是一種循環。

一本書經過討論與分享後,其價值就不只是一本書了呢!


2010/7/25,下午 11:38:24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