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主 題:【書感】《轉山》書感之感 點閱:1143
張貼者:噪音 No Email
【前言】

看了諸君分享的多篇書感之後,劣者深感自己的孤陋寡聞,真的,咱一本也沒讀過,這般坦承自然也暴露了咱個粗人書讀不多的窘境。然而,出來混的總是要還,小靈和小春這兩天私下指指點點,批判超過四十歲的男人只剩一張嘴,光會催人書書感,自個兒卻在蔭處納涼抓跳蚤。

面對這樣嚴厲的譴責,劣者端坐空調房內,戰戰慄慄,汗不敢出;出了房門,則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就在此進退狼狽之際,推推敲敲著《轉山》書感中一句:「旺霖因為這趟旅程有了二頭肌、六塊腹肌和會跳動的胸腺,我呢?」我的人生旅程迄今,從不曾正式成形的六塊腹肌早已團結成一大盤蔥油雞,咱沒文化不讀書,寫不成書感,但是每一篇書感都恭謹拜讀過,那就寫寫書感之感,表達受教之意吧。

欲寫書感之感,沒法子一篇一篇寫,就選一篇來寫;而只寫一篇,卻擔心「順了姑心逆嫂意」。於是心下計算著:以學敏師杏壇祭酒的分量,咱只選這篇,諒土師傅、小春、阿霞也不敢相爭;就算寫歪說偏了,學敏師陽春惠風,煦物和暢,當不至於苛責才是。

+++++粗大分隔線+++++粗大分隔線+++++
學敏師曾說看不懂阿賢的白話文(意謂連小學生都不如),咱一直深感慚愧啊!
+++++粗大分隔線+++++粗大分隔線+++++

觀照人生之美,不能僅憑力量強度大小而報以掌聲,在日復一日持續延展的遭遇及擔當中,韌度強弱才是決定掛滿時間刻度的軸線能否串起每個環節的關鍵。許多令人感動的濃烈滋味,往往是我們可以用旁觀的優勢與悠閒,在相對甚短的時間內品嚐他人經過濃縮的生命體驗所致。

旁人通常只能見識並讚歎「成果」的美好,以為美好總是那麼巧妙的心領神會,會在不經意的偶然下如有神助的驚奇躍出,卻很難從「成果」的美好,或不怎麼美好,甚至是苦澀的現實中,追溯並體驗到那句貫串過程的「不畏艱難」裡,其實掩藏許多自我質疑、迷惑之後逐一滌析條理才能掌握的細節。

對於人生每一步進程的堅持踏實,讓「不畏艱難」的「艱難」二字有了豐沛的內涵,才能彰顯「不畏」一語的厚重凝實。所以我在書感文中「重新來過」的決定之下,看見了「風險」,但是屹立於「風險」之前的,卻是「毫不猶豫」的果斷及識見;在「承認別人要用什麼容器來盛裝老師們的寶藏其實與我無關」一語當中,讀到了「勇敢」;然後在「選擇將自己潛入深海裡,遠離本就不該屬於我的人群」的寂寞裡,望見了「不畏艱難」的身影,撫觸到那一條掩藏在光影裡迎向甘美新高點的生命軸線。

是的,那不是終點,生命持續著,那「只是」一個新高點,從蒼茫苦楚中點滴萃取、積累而成的甘美,才會讓人在「那一刻」,禁不起澎湃心頭的歷歷而使「情緒過於奔竄」。那「輕易」結束的一切,若不是有著一路走來的「厚重凝實」,又如何讓人「成長茁壯」與「回味再三」呢?

旅程不必孤獨,就算是一個人上路,路上總是有風有雨、有山有水,總是會「遇見」;孤獨的是「滋味終須自己品嚐」,一如文中主菜與甜點的比喻,踏入這趟學習之旅,真滋味必然也將落實於「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慧悟與實踐之中。

因著人生歷練的適時與富足,讓學敏師的《轉山》書感揉合著深切的生命省思。只是拜讀的過程中,文中「年齡上的代溝」卻讓我一路順暢解讀的思緒頓點了一下。以「教師」角色與孩童學子相處而能其樂融融,何以轉成「學生」角色與大專青年同窗卻忍不住喟嘆著「年齡上的代溝」呢?這些喟嘆的內涵其實在學敏師部落格過去的文章中早有闡釋,了解因果也好,不了解也無妨於此篇書感的閱讀,讓我至此駐足的思索是:當我們在不同時空以不同身分存在時,是否會不自覺的以不同的底線來接待周遭的人事物。這裡我所感興趣的,是「不自覺」的狀態,而非批判角色不同、環境不同而導生的價值觀點變化差異。

在《轉山》一書旺霖的體悟,在學敏師書感中「意義上相同的故事」,都因為一段歷程而讓生命看得更加真切,這部分當然是「自覺」其轉變才有《轉山》一書的現世與讀者書感的呼應。當生命在旅程中因為各種觸發而充實,發現自己的改變是理所當然或不得不然的自覺,而未曾提及的「轉變之應然與實然的交錯連動」、「為何一定要有這些因果才能轉變」、「不走這趟旅程會不會創生出另一種轉變」的小問號,卻也讓我因此琢磨出一些小趣味──藉著潛移默化而在我們靈魂底處烙印的文明印記,讓人們認同了儀式或者將生活體悟加以儀式化的莊嚴感,它也儼然與現實禮俗規範有著若隱若現的符契,而我們往往也藉著這種莊嚴感順勢將自我超拔到另一層面的思維與視野,並據此萌生勇氣與力量來破除過往隱忍的諸多繭縛。

失戀是個啟程的好理由,儘管最初的動機與最後的結局大異其趣,但這就是旺霖的「轉山」,我沒轉過自然也說不出個所以。一張大學文憑的迫切需求當然也是個啟程的好理由,然其是否當真為學敏師毅然而然轉換跑道的主要動力,還是該說點燃升空火箭的燃料早經多年儲備,堅持要「蹲好馬步」其實並非「自命清高」的脾性,而是一種我們在經歷許多退讓、犧牲、付出、挫折之後的堅持,當然也沒有絲毫意願妥協於那種七折八扣的福利品或徒有光鮮的紀念物。

+++++粗大分隔線+++++粗大分隔線+++++
按照慣例,底下當然要附上一段「免責聲明」。
+++++粗大分隔線+++++粗大分隔線+++++

【後語】

咱是個粗人,書讀得不多,道理也不是很懂,更重要的是,咱學歷不高,也非文壇碩彥或詩壇桂冠,這些都只是咱雙手不自主在鍵盤上亂打隨選的文字,諸君千萬不要未經思慮便率爾當真喔。

2010/7/22,下午 01:49:25

1 篇回應 回應者:alice
唉呀!噪音師竟然為了"白話文太深奧"一語而拿我開刀!

這一刀不知是吳神父的腳底按摩還是華陀的刮骨療傷,只知一看到標題時先是"受寵若驚";接著得知是因本人"杏壇祭酒的分量"而雀屏中選,還第一次為了擁有這個年齡而驕傲了三十秒;然而在發現許多心情都被噪音師所理解之後,就忍不住對著電腦螢幕低泣,整個人陷入悲情電影的氛圍。

那個令噪音師的思緒頓點了一下的角色和年齡代溝的問題,"當我們在不同時空以不同身分存在時,是否會不自覺的以不同的底線來接待周遭的人事物",好深奧,我又被搞迷糊了。我只知道在這段期間裡,我總是隨時要提醒自己:要跟上時代的潮流、要注意自己的角色,避免不合時宜的舉措…….幼稚到幾乎要失去那個成熟穩重,總在為家長及學生解惑的自我。

不過現在已經好多了。許多家長知道我重回成人的世界,開始追著我問孩子的學習問題。這條魚已經從那個網子脫困了,目前優游中,只是接下來難保不會被另一個網子困住。這就是人生。

我就知道把書感貼到這裡來是明智的抉擇。可以把這篇"打包回家"嗎?


2010/7/22,下午 08:49:11

2 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禮尚往來請打包,只是咱的文筆拙陋,難登大雅,還望學敏師指正一二。

那個讓學敏師再次感到迷惑的敘述,明顯是咱拜讀佳構時的胡思臆想。有時候我們刻意想去扮演好某種角色的心境,會讓我們失去本然自在;也因為有意識的想將某種角色扮演好,在刻苦要求自己的同時,也會忽略身邊人物的真實需求與感受,甚至給人太多而難以承受的關愛。於是,我們所期盼的良性互動未如預期的逐漸熱絡起來,反而因為誤解而漸生嫌隙,最後或許就會累積轉換成為憤怒或者無力感,然後那個我們最初想像且追求的美好,便逐漸崩壞。

若學敏師不健忘,昨天就有一位阿姨無奈的提到:「一支粉筆、一張嘴也能上課,做那麼多事,學生未必感念,有時只是浪費資源與自己的心力罷了。」然後學敏師還致贈「翹翹板」給她。另外一位有類似苦惱的阿姨,也因為學敏師的一語驚醒而獲益良多。其實,「備課」是工作上的本分,我們花心力做這些事情,原本就與「他人感念與否」不相連屬,咱也不會因為有客人上門,他只想吃碗乾麵解飢,而我卻硬要將精湛手藝一次展現,端上滿漢全席來招呼客人啊!

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演示,上台之前也是很耗費心神與時間的,就如同一碗乾麵,一樣可以展現精湛手藝,讓客人吃飽吃得健康,而已。


2010/7/22,下午 10:14:57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