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主 題:科舉制度簡介 點閱:2034
張貼者:噪音 No Email
科舉制度簡介
  1. 科舉是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發明。
  2. 科舉制度始於隋代,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前後一千多年,是傳統社會知識分子躋身仕途的重要途徑。

科舉制度的影響:
  1. 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
  2. 2.鄰近中國的亞洲國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鮮也曾引入了這種制度來選拔人才。
  3. 現代社會選拔公務員的制度亦是從科舉制間接演變而來。

發展過程

一、始於隋代
  1. 改革九品中正制。
  2. 隋煬帝在大業元年(605年)設進士科取士,成為以後的科舉。

二、在唐代發展成熟
  1. 唐朝的科舉分為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則是皇帝臨時設置的科目。
  2. 唐朝的新科進士授予的官職遠較後代進士低微,類似於現代的基層公務員招考。

三、至宋代改良
  1. 宋代進一步改良了唐朝的科舉制度,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體制。
  2. 皇帝欲加強對取士過程的控制,減少考官及士子聯黨結派的可能。
  3. 宋太祖開寶六年起,取錄的進士一律要經過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後一關殿試,名次也由皇帝親定。自此以後,進士都是「天子門生」,不再是考官的門生。
  4. 為了保證考試公平及公正,宋朝對考試的規則進一步完善,以免考生或考官作弊。
  5. 放寬應考條件,不論財富、聲望、年齡皆可應考,對偏遠地方的考生更給予路費。
  6. 自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起,定期開考,三年一科,之後為明、清二朝所沿襲,至科舉被廢為止。
  7. 宋代的科考分為三級:解試(州試)、省試(由禮部舉行)和殿試。
  8. 解試由各地方進行,通過的舉人可以進京參加省試。
  9. 省試在貢院內進行,連考三天。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為臨時委派,並由多人擔任。考官獲任後要即赴貢院,不得與外界往來,稱為鎖院。
  10. 考生到達貢院後,要對號入座,同考官一樣不得離場。試卷要糊名、謄錄,並且由多人閱卷。
  11. 殿試則於宮內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及定出名次。
  12. 自宋代起,凡於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

四、明朝承襲宋朝,將制度完善,考試規模加大;清朝承襲明制
  1. 明清時,正式由國家舉行的科考分為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2. 因為明清的科舉與學校結合,故此在參加正式科考以前,考生先要取得「入學」的資格,即成為生員。


【明清科舉考試】

※取得「入學」資格的途徑:(即參加正式科考的資格)
一、參加「童試」,成為生員(秀才)。
二、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監生來源:恩監、蔭監、捐監)



※正式科考:鄉試→會試→殿試(參加正式科考前,要先取得上述資格)

鄉試
  1. 通常每三年(逢子、午、卯、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
  2. 由於考期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稱「秋闈」。
  3. 考試分三場舉行,每場三天,前後共考九天。
  4. 鄉試取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5. 中了舉人謂之「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稱為「老爺」。

會試
  1. 鄉試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或「春闈」。
  2. 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
  1. 由皇帝親自主持,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
  2. 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3.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或「殿元」、「鼎元」,第二名俗稱「榜眼」(在北宋初期,殿試錄取一甲第二、三名,意指榜中雙眼,明、清則僅取第二名)。第三名俗稱「探花」。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殿試二甲的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因翰林院為「儲才」之地,所以可說仍是學生性質,每月有月考,三年一大考,成績佳者可為官,謂之「散館」。

三甲之進士,得依覆試、殿試、朝考,三次所得之等第授以官職。

成績優秀者分發到六部當主事(各部職員),其次是當內閣中書(文書起稿工作);成績名列後頭的,則分發到各省當知縣。(當時「知縣」之職在一般人眼中未必較六部主事、內閣中書差)

※科舉的考試內容及其影響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在鄉試及會試皆以四書的內容命題,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語氣闡述經義,「代聖人立言」,用八股文作答。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極為講究形式。只有到了科舉最後一關,用以決定名次的殿試,才會改為考時務策問。但是考生答策的內容很多時都並不重要,清朝便慣以試卷的書法取定殿試名次的高低。

熱衷科舉的人只識四書五經,其他以外的知識,統統都成了「雜學」,很多讀書人都是一概不通。諷刺科舉的小說《儒林外史》中便記載了這樣的一個笑話:有人對明朝的進士范進開玩笑說:「今下如果是四川的蘇軾來考,文章亦只能是第六等了。」范進答道「蘇軾既然文章不好,考不上也罷了。」原來他竟然不知誰是蘇軾。

而就算是對四書五經的內容,科舉亦只要求因循前人的思想,以華麗詞藻作出合乎格式的漂亮文章,近乎文字遊戲;不能有獨立思考、創新見解。考生的實際見識和才學在八股文的要求下反而被忽略。不少考生索性捨四書五經,專門鑽研為應付考試而設,稱為「帖括」的八股文範文選刻本。當時一些人稱八股文為「敲門磚」,意即考取功名後便可棄之如敝屣。曾經有人將八股文與「鴉片」、「纏足」並列,認為是荼毒中國人的三大害。

2015/12/31,上午 01:14:01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