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探討一則「陋室銘」的文意理解題 | 點閱:1985 |
張貼者:噪音 | No Email |
上周,有位認真的國二同學在家寫參考書時,遇到一則標註「文意理解」的試題,心裡生出了一些疑惑,透過私訊提問。 讓我們先看看這則試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關於上述文句的文意,下列何者與此相近? (A)要知道一個人能否偉大,就要看他是否懂得謙卑 (B)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 (C)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D)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不知道您讀過這則試題,心裡選擇的最佳解答為何?如果您選的是D,恭喜您,跟參考書所附的正解一致;只是您在解題思考、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是否也曾生出一絲絲疑惑? 如果沒有絲毫疑惑,那麼也恭喜您,在面對閱讀理解的題型時,您的理解方式剛好是出題者的思路,在考場上容易得分,也不會因為「知道太多」、「想太多」,或者因為「思考邏輯嚴謹」而感到疑惑、憤怒與痛苦。不過,您也需要警覺一件事,對於文意的解讀,您可能已經陷入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習慣教科書或參考書幫您預先準備好的論點與說詞。 這位同學一開始並不是直接貼出試題全貌,他只是提問「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之人不己知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會有此一問,很明顯的,這位同學對「正解選項D的敘述」產生困惑。有可能看不懂,也有可能心裡隱約覺得「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這句話,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文意「感覺不怎麼相近」;而「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文意在課堂上才學過,所以想確認一下「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這句話的意思。 讓我們先來理解一下「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這句話。 這個「病」是「把什麼當作病」,並非「生病」,而是「因此而感到憂慮」的意思。君子,擔憂自己沒有能力。不擔憂別人不知道自己。文言文的否定句式,會將賓語提前,不己知,就是不知己,別人不知道自己(有多棒)。 學生讀過〈陋室銘〉全文,這一點很重要,當我們知悉作品全文,看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引文,我們很自然會將引文聯繫到全文的內涵,尤其是引文能傳達的訊息過於薄弱時,我們勢必會把原文的敘述「主動聯繫」到引文,幫助我們理解引文。 題目引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如果沒有〈陋室銘〉文本當作理解基礎,只憑藉這句話,我們當然也可以採用「片段和全體本來就不一樣」這種論點來理解。 【推論】 沒有〈陋室銘〉文本當作理解基礎 只解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山的名聲,不是因為高度,是因為有仙人在山的雲深不知處; 水的靈性,不是因為深度,是因為有神龍潛藏在這水的某處; 所以,仙人與神龍,才是山的名聲與水的靈性的根源。 解讀:指出名聲與靈性的根源,強調「仙」與「龍」才是關鍵。(跟人一點關係也沒有) 再解讀「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這句話 君子應該擔憂自己的才能不足,不應該擔憂別人不知道我的才能。 解讀:強調自我精進提升,才是君子修養要務。 【結論】兩則引文要強調的重點,完全不相近。 引文本身沒有線索或憑據支持我們把仙人與神龍視為「人的才能」,我們作答時,不自覺地將仙人與神龍視為「人的才能」,是因為我們先知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之後,還有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要整個合起來解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跟「人」才有聯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少了這句,「仙、龍」與「人」就沒有必然關係 讓我們把題目引文補上這重要的一句,這樣,跟「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這句話,是不是就「相近」了呢? 【推論】 山的名聲,建立在「仙」; 水的靈性,建立在「龍」; 山、水,是指外在、客觀的環境條件, 而名聲、靈性則來自「仙、龍」(內在條件)。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是用來說明這個命題: 室不在「X」,有「A」則「B」 只是作者變換句式,讓文章有變化, 末句導出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室」類比「山」、「水」, 還原類比的句式,就是: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室不在「富麗」,有「我劉某人的德」則「馨」。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三句旨在強調一件事:內涵才是決定好壞的關鍵。(順便吹捧一下自己) 而「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這句, 是強調:君子要擔憂的是自己才德不足,不需要擔憂名聲是否顯揚。 這時再來看原本的試題,引文補上一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關於上述文句的文意,下列何者與此相近? (A)要知道一個人能否偉大,就要看他是否懂得謙卑 (B)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 (C)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D)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結論】兩者要強調的主旨,還是有明顯差異的。 文意理解題常常存在這種現象,初看貌似有關聯,一旦推敲研究,卻往往會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這也是「斷章取義」式的閱讀理解題型被過度宣揚後,對於語文教學在思辨探究上的明顯傷害,題目寫得越多,傷害越深。 |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