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主 題:「仲尼幾而取之」該如何解? 點閱:585
張貼者:噪音 No Email
當我們上網查閱「以貌取人」或「以容取人」,通常也會讀到《韓非子•顯學》中這一小段文字:
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不稱其貌。宰予之辭,雅而文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智不充其辯。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實之聲。

引文裡兩句「仲尼幾而取之」的「幾」字,或者不見解說,或者解讀為「幾乎」。

避開「幾而取之」的「幾」字,是一種處理方式,例如目前教育部《成語典》(2020版)的「典故說明」:
澹臺滅明有著君子般的儀表,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品行與容貌不相稱。而宰予雖然談吐不凡,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智慧與辯才不相稱。

這般處理《韓非子•顯學》中這一小段文字的,不只是教育部《成語典》,而避開問題是個好方式,這裡我沒有嘲諷之意,因為這樣的譯文,已經足以協助讀者正確理解這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了。

將「幾而取之」的「幾」字解讀為「幾乎」者,我們一以貫之,同樣也舉教育部舊版《成語典》(版本編號:2011_20190329)的「典故說明」為例:
澹臺滅明長相不俗,孔子幾乎因此而以為他是個好學生,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德行才能與容貌不相稱。而宰予談吐不凡,孔子幾乎因此而相信他是個優秀的好學生,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智慧才華與談吐不相稱。

從語譯,或者稱之為「解說」的文字敘述來看,嘗試直接面對問題,有時候真的是吃力不討好,這樣「努力解說」,反而經不起推敲,甚至還產生額外的「不通」問題:是韓非原文就不通,還是解說的方式有偏誤而不通呢?

此處「幾」解讀為「幾乎」,跟《韓非子•顯學》原文的意思顯然是無法合契的。這是語意連貫與邏輯的問題:解讀為「幾乎」,其實就是「未發生」,「幾而取之」實則「未取之也」,自然也沒有其後「與處久」的問題衍生,更無須有「失之子羽」、「失之宰予」的感嘆。
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不稱其貌。宰予之辭,雅而文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智不充其辯。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實之聲。(連智如仲尼都曾感嘆說:自己犯過這樣的失誤)
而引文最末,是原文引用事例後,所作的一個論述小結,其實也可以證明:「幾」解讀為「幾乎」,是不切文意的。

其實,引文裡兩個「幾」字,都是「認定」的意思。這兩句的意思分別是:
【原文】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
【譯文】仲尼憑外貌最初認定澹臺子羽有君子的內涵,因而重視這個弟子……
【原文】宰予之辭,雅而文也,仲尼幾而取之……
【譯文】仲尼從言談最初認定宰予是個高尚且才能不凡的人,因而重視這個弟子……

為何「幾」在此是「認定」的意思?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字詞意義會從「原本內涵」,因類比或比喻而「遷移」,衍生或延伸出可以理解的新用法,以下是關於「幾」為何在此是「認定」的說明:

「幾」除了「幾乎」的意思,也涵蓋著「將近」的概念,推展這概念,就是「即將到達某個定位點」。

這概念可以更進一步應用在「已經到達什麼位置」的情境,例如「一蹴可幾」的「幾」就是這樣的意思與用法。

「到達某某」若捎帶著「幾」字原本「幾乎」、「將近」的概念時,便會擁有「才剛到達某某」的內涵。

「到達某某」是「幾」在此可以解讀為「(心中已)認定」的根由,而「才剛到達某某」則是轉譯成白話時,草民我根據文義脈絡,將之解讀為「最初認定」的憑據。

將「幾」解讀為「最初認定」,那麼,其後「與處久」的問題衍生,以及孔子「失之子羽」、「失之宰予」的感嘆,皆能相應成立,這段引文在語意連貫與邏輯上,就能一路通達了。

為了兼及白話譯文的通順,這兩句的語譯亦須修正如下:
【原文】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不稱其貌。

【譯文】仲尼一開始憑澹臺子羽的外貌認定他有君子的內涵,因而重視這個弟子,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德行與容貌不相稱。
【原文】宰予之辭,雅而文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智不充其辯。

【譯文】仲尼一開始從宰予的言談認定他是個高尚且才能不凡的人,因而重視這個弟子,但相處久了才知道他的智慧才華與談吐不相稱。

將「幾」解讀為「最初認定」,那麼,其後「與處久」的問題衍生,以及孔子「失之子羽」、「失之宰予」的感嘆,皆能相應成立,這段引文在語意連貫與邏輯上,就能一路通達了。

2024/4/13,上午 10:50:40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