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主 題:解讀〈登鸛雀樓〉的另一種選擇 點閱:1596
張貼者:噪音 No Email
〈登鸛雀樓〉一詩從部編本到現在,一直是課本的選文,首句「白日依山盡」與「盡」字要如何詮釋,有著不同的看法。在表述個人管窺之見前,在社團裡附上的兩篇文章,除了鴻文見解不凡、論述精詳,可為佐證之外,也有個人不敢掠美之意。

首先說明,個人支持「日落說」,並不等於將首句解讀成「太陽下山了」,而是從整首詩的文字意象與文義脈絡來看待。

以下將從這三個方向來解讀〈登鸛雀樓〉一詩:
一、從文學表現所能達至的藝術效果來看作品
二、從「目視的壯闊」到「想像的極限」(神往)
三、天地之大與個人之小,觸發出積極開展的哲思與意志(勵志)

先且放下作者登樓的當時,附近是否有崇山峻嶺足以遮陽,或提供旭日初昇、夕陽將沉的憑據,就詩歌本身所能呈現的藝術效果「最大最佳化」來解讀,可以這樣看待:

白日 持續西行之日 將落入極西之山 而日會再起
黃河 持續東流之河 將流入極東之海 且河流不止


這樣的詩境(畫面),會拉出一個天地之間的壯闊景象(空間),並在壯闊景象中保有動態(時間),而且是「自強不息」的動態。

壯闊景象對應「宏大視野」,加上持續動態,喚出「自強不息」的意念,如此更能在文義脈絡上接續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兩句。因為體認到「極限」,甚至是「無限」,觸動了「欲窮」之心,才有「更上」之舉。

營造出「天」、「地」的壯闊與自強不息之後,後兩句回歸到「人」。相較於「天地」,「人」顯得渺小,這時候,可以選擇如〈登幽州臺歌〉的「悲愴」,也可以選擇「積極奮進」。而這首詩,成功營造了後者,彷彿有了「天地人齊進」的氣勢。


尋思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以至於蘇東坡「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電影《食神》「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都存著「境由心生」之理。對陳子昂的心境而言,到處都可以是「幽州臺」;對王之渙而言,到處都可以是「鸛雀樓」。至此,「白日依山盡」是寫什麼時段?鸛雀樓附近有沒有崇山峻嶺,也就不重要了。

當然,這僅是個人對這首詩的理解,與長期以來在課堂的解說模式,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參考即可。

2016/9/17,下午 01:24:27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