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 題:【心得】悟道迷航首部曲──自然書寫論壇 | 點閱:854 |
張貼者:alice | No Email |
2014-02-19,悟道迷航首部曲∼自然書寫論壇 我承認,參加這個論壇,看偶像的期待大過於學習如何書寫自然。因為光是講師陣容:劉克襄、吳明益、何華仁、楊維晟……就夠吸引人了。而其中最令我期待的是吳明益老師。 認識吳明益老師是在2008年的臺灣文學營。 那個三天兩夜的營隊活動,營主任是張大春,講師群現在還記得的就有陳芳明、簡媜、楊照、陳列、駱以軍、劉克襄……還有投名狀的導演陳可辛等。在我心目中,這些人都屬當今文壇極具重量的人物。而其他我所不熟悉的作家,也只是被我的閱讀偏好忽略而已。 當時年輕帥氣的吳明益老師(現在也還是年輕)是我完全不認識的作家,然而聽完他的演講,不論是文人的內涵還是講者的風采,都在我心中激起最大迴響,並於課後立刻買下他當時的新作《家離水邊那麼近》。 只是說也奇怪,他的書明明是言之有物而且文情並茂,但讀起來就是找不到共鳴,於是把書擱著,一放便是五年。 為了參加這場研習,把書再拿出來重讀: ![]() 「……就像所有的溪流一樣,美崙溪不會永遠只是美好的,她也會暴躁、發怒,變得難以理解與安撫。從地形和氣候的變貌來說,溪流的氾濫或改道理應是常態,這對過去游牧、狩獵、不固定耕種的原住民來說問題不大,他們只要放棄暫時性的住屋,尋找離水源不要太遠,又不致於致命的距離重建部落即可。但對城市文明來說,我們最希望的是溪流『固定』下來,辦法是築起堤防,嘗試將溪馴化為一條都市的水溝、景觀道。當然,如果溪岸能做成公園產生剩餘價值就更好了。……往東望美崙溪口擺滿了像是刑具的消坡塊……。」 「……有人說,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魚吃起來總是沒有以前好吃,有泥土味。我猜,說不定是因為牠們肚子裡積存太多的廢棄物、污水和怨氣的原故……」 「……為了防止溪石滾動造成危險,並且方便上游水源地取水,這段溪床似乎被灌入水泥,難以計數的溪石凝固在溪床底。石頭原是溪河生命的隱藏之處,許多生命隱藏在『無生命』的石頭底下,尋找寄託。但這段的美崙溪如此安靜,石頭埋藏其間連翻身都不可得。」 「……真正的溪流是喧鬧的,溪流邊的紫嘯鶇與白鶺鴒因此需要夠尖銳、高亢的鳴聲讓同伴聽見,因為水流遇到一點點阻礙、不平與迴轉都要發出聲音,真正的溪流當大雨來時,石頭撞擊的聲音會帶來真正的恐懼。」 啊!終於明白為什麼五年前讀這本書無法產生共鳴了,因為那時候的我,對大自然、對我生活的這塊土地漠不關心。而這期間因為接受荒野保護協會的薰陶,我的自然眼已悄悄打開,進而意外地讀懂了自然書寫。 |
第 1 篇回應 | 回應者:噪音 |
【第三屆聯合報文學大獎高峰對談】深情的小說手工藝 秋日午後陽光燦亮,伴隨室內樂優雅的音符流動迴旋,一年過去,第三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又見證一位小說家的豐收。本屆評審為王德威、平路、張小虹、陳列、陳義芝、楊照、楊澤,經過推舉、評選與討論,最終由吳明益奪魁。(全文連結) |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