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演講】劉克襄的產業文化觀察 | 點閱:928 |
張貼者:gracefss | No Email |
以前的我不愛聽演講,總覺得浪費時間,還不如在家睡覺,但這一、兩年倒是認真找了些有興趣的演講參與,最近所參與的就是劉克襄在台文館的「我的台灣小鎮旅行與觀察」。 作家之所以成為作家,敏銳的觀察力不可或缺,劉克襄便是其中佼佼者。他這次的演講主題很簡單,也很普通,不過就是聊些「吃」的,但作家的功力就在這些日常之物中體現出來。 這次的大主題是作家對產業文化的觀察與感想,藉由六個故事來表述:一個人的焦糖烤布蕾、一個人的青草店、一個人的太陽堂、我的花生困惑、我的綠豆湯奇遇、我的小麥思考,據他自己的分法前三個「一個人的叉叉」是一組,後面三個「我的叉叉」是第二組,第一組是對經營角度的觀察,第二組是對產業文化的思考。 劉克襄是善敘事者,所有故事皆由親身經歷入手以引起動機,一點也不突兀。比如對於焦糖烤布蕾的觀察是他在帶導覽時所遇見,太陽堂則由回娘家時的伴手禮講起,至於花生,是他與周夢蝶聚餐時不可或缺之物,這則開頭我尤其喜歡,只因我去年才寫完有關周夢蝶的作業,特別有親切感。說到小麥,則與電影《神鬼戰士》最後一幕羅素克洛手撫小麥的畫面聯結,但可惜我沒看過那部電影,共鳴少了些。 焦糖烤布蕾的經營者「新鮮做、新鮮吃、新鮮賣,賣完就回家,OH YA!」的口號雖然誘人,但對我這種已被資本社會所汙染的人來說有些不切實際。青草店的老板對青草茶文化復興的使命感令人感動,雖然我不看好,但是真心希望他能成功。而所謂太陽堂只是個媒介,作家真正想介紹的是日出乳酪蛋糕,由大地店到修道院店,再到旅人店、土鳳梨酥店,最後是宮原店,不得不讓人讚嘆經營者的遠見與創意,也難怪這家店能夠大發利市。 談到花生的分布,目前市面上所賣以「台南十一號」為大宗,大概有八成的佔有率,但要說到真正識貨的,該選「台南九號」才對,有機會走一趟北港媽祖廟,就能發現其中的不同與奧秘。至於綠豆湯,劉克襄說這可是台南人「自信」的象徵之一,顯見台南是個懂得生活的城市。最後是小麥,台灣其實是有條件種植小麥的,台中的大雅就是個年年舉辦小麥節的地方。劉克襄提及小麥的用意是為台灣可能發生的糧食問題未雨綢繆,但這個問題當然得深入探討,作家只是提供另一種思考角度罷了。 作家在兩個小時中說了六個故事各有深意,但若不想細究產業文化的問題,那就放輕鬆聽聽有關食物的話題吧!除了打發時間還能讓人胃口大開,最好的證明就是我在回程的路上眼睛忍不住開始搜尋綠豆湯店家,找著了之後發現「今日公休」還有些失望呢! |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