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書感】《終端人》/麥克.克萊頓 | 點閱:968 |
張貼者:土撥鼠 | No Email |
謝謝冠賢老師的回應,我還是很認真的,將一篇讀後心得給擠出來 就當作實現一個承諾吧:p 科技在人的運用上,展現了兩種不同的面向:一方面人藉由科技協助自己達到「神的境界」;另一方面科技也讓人更容易滿足自己所追求的「原始的快感」。這是作者在《終端人》中探討的兩個面向。所以醫療行為本身可以讓醫生一方面得到「上帝之手」的機會,但卻也難敵利益意義的誘因。這可以由書中的兩段對話來看出端倪: 有關上帝之手的部分: ------------------------------------------------------------------------------ 「為什麼要做這次手術?」 「病人,」埃利斯答道,「深受間歇性暴力行為所帶來的影響所苦,他患有器質性腦部疾病,在大腦有受創情形。我們正在設法治好它,我們正在設法制止暴力。」……… 「我是說,」埃利斯說,「個人挑起的無故的暴力襲擊。這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問題。也是這個國家的一個大問題。 1969年,在這個國家遭受襲擊或殺害的美國人比整個越戰期間傷亡的美國人還要多。具體他說——」 記者們飛速地記錄著。 「——發生了一萬四千五百起謀殺案,三萬六千五百起強姦案,以及三十萬六千五百起惡性襲擊案件。總共有三十多萬起暴力案件,這還不包括汽車事故造成的死亡,而大量的暴力是用汽車進行的。有五萬六千人死於車禍,三百多萬人受傷。」(p255-257) ------------------------------------------------------------------------------- 有關利益誘因: ------------------------------------------------------------------------------------- 例如,工藝上的硬件現在很貴,但電極卻不必很貴。人們可以期望聰明的日本公司來製造電極,期望他們出口只需兩三美元一個的電極。 非法手術這個觀點不再少見多怪。曾經每年有一百萬美國婦女做人流手術。大腦內部的移植手術多少要複雜一些,但並不複雜得叫人望而怯步。外科技術在未來將更加標準化。想像這種診所將在墨西哥和巴哈馬不斷湧現出來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尋找做這種手術的外科醫生也已不成問題。一個忙忙碌碌、有條不紊的神經外科醫生一天可做十到十五個手術。每個手術他完全可以開一千美元的價——有這種金錢刺激就能找到要錢不要德的外科醫生。每星期十萬美元的現鈔是違法的強大誘因,如果外科手術真的有法可依的話。 -------------------------------------------------------------------------------- 於是,醫療行為是否會機會受「道德意義」的規範呢?或者應該說醫生要如何訂定自己的醫療行為準則? ------------------------------------------------------------------------------ 舉例來說,要是急診室裡有一名意圖服藥自殺的病患,我們的處理方式就是幫他洗胃,或教訓他一頓,把他送回家中。這是治療沒錯,但不代表病人就這麼痊癒了,病人回到醫院只是遲早的事,洗胃沒法治好她們的憂鬱症,頂多只能處理藥物過量的問題(p38) ------------------------------------------------------------------------------- 人類與科技合作的最後底限,是這本書不斷在探討的主題,可惜的是角色設定有些多餘,例如:主角班森雖為電腦工程師,卻有著反科技的想法。而作者賦與班森有著電腦工程師的職業,似乎只是讓班森擁有比一般人聰明的頭腦好用來從醫院逃脫(?)。卻未對一個從事科技工作,但又抱持反科技思想的人,為何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受科技操控的「類機器人」的內心掙扎多作鋪述,這是我覺得最可惜的地方。因為最後班森似乎陷入了「電擊癖」的下場,在他內心中,應該是有更多自白可以發揮的,但我們卻無從推知。 再來作者在七零年代,也預知了宅經濟的存在: -------------------------------------------------------------------------------------- 洛杉磯這座城市比世界上任何其它城市更依賴技術,汽車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洛杉磯沒有汽車無法生存,就像它沒有從幾百英里外用管道送來的水就無法生存一樣,就像它沒的一定的建造技術就無法生存一樣。這是這座城市得以存在的一個事實,而且從本世紀初開始就已這樣。 但最近幾年,羅斯開始意識到了生活在汽車裡產生的微妙心理影響。洛杉磯沒有路邊咖啡館,因為沒有人步行。你能坐在裡邊看著路人經過的路邊咖啡館不是固定的,而是在車輪上的,它隨著交通燈的每一次變換而變換。人們停下汽車,相互匆匆看上一眼,然後繼續趕路。但生活在一間由染色玻璃和不鏽鋼製成的有空調有地毯有立體聲音響的封閉斗室裡總有點不合人性,它壓制了人類心靈深處愛群居,好熱鬧和喜歡相互往來的需要。 當地的精神病醫生發現了一種此地特有的自我喪失綜合症。洛杉磯是一座新移民的城市,因而也就是陌生人的城市。汽車使他們相互間保持陌生,極少有什麼機構來做些工作把他們聚集到一起,事實上沒有人上教堂,勞動團體也不盡入意。人們變得孤獨,他們抱怨沒有聯繫,沒有朋友,遠離家人和故土。他們常常變得自殺成性——自殺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汽車,警察委婉地稱其為「個體死亡」。你選好一條高架道,踩緊油門,以八九十碼的速度撞上去。有時要用好幾個小時才能割開殘損的車身把屍體弄出來。 ----------------------------------------------------------------------------------- 只可惜這部分,作者也沒有再繼續發揮下去,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洪蘭教授在推薦序中所說的:「克萊頓在四十年前就看到這些問題,令人敬佩」。而讀這本書的方式或許也可以學習洪蘭教授的方法,她說:「讀者在看這本書時,會深切感覺到醫學倫理的重要性」。同理教師也可以藉此思考「教學行為究竟能協助學生建立其學習模式亦或扼殺之?」再來由於本書存在一些未言盡之處,所以可以作為「作文改寫」的素材。當然也可以用很輕鬆的角度來閱讀,甚至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免費的線上版本」因為兩者的翻譯除人名與度量衡的不同外,並沒有太大優劣差異。 以上 |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