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主 題:96年國中學測國文試題探究之三 點閱:2379
張貼者:噪音 No Email
資料來源:
96年第一次學測國文試題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http://www.bctest.ntnu.edu.tw/)

【96-1-09】96年第一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國文試題第9題
秋之絕句/洛夫
秋,悄悄地撲向一叢蘆荻
一無驚愕
一無言語
我俯身從池沼中撈起一束溼了的白髮
心想
還有什麼可說的
───────────────────
下列何者最適合作為「從池沼中撈起一束濕了的白髮」詩句中「白髮」所象徵的涵義?
(A)蕭瑟的秋景
(B)生命的真諦
(C)盛開的蘆花
(D)流逝的青春*

【解析】
時序入秋漸蕭索,春天夏天都已經過去了,一如人生消逝的青壯歲月。秋意無聲無息地撲來,卻不令人感到驚愕,一切就在無言中悄悄轉變著,一如青春悄悄地流逝,人生也悄悄地走入晚景。撈起這一束「濕了的白髮」,似乎有些想法竄入心頭,讓詩人無心再多說什麼,因為,說了也不能改變什麼。

這樣解析,這首詩便死在俗見之下。但是,不這樣讀,便無法解題得分。

先不看題目要問什麼,讀過這首詩,當時心裡第一個浮現的念頭是陶淵明的飲酒詩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尤其是最後兩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與這首新詩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陶淵明創作此詩,已過了知命之年,這「欲辨已忘言」,儘管歷來註家有不同見解,但是,既然陶淵明沒說,此中有什麼「真意」,也只有他知道了。詩中「說人境無喧,但心遠悠然」,是「了悟造化真無情,萬般皆命本自然」?還是「此中苦恨難言隱,說給自己聽爽的」?這就不是我在此要探究的。不過,若將「欲辨已忘言」視為一種營造餘韻的文學手法,這一點跟「心想/還有什麼可說的」就真的很像了。

「秋,悄悄地撲向一叢蘆荻
 一無驚愕
 一無言語」
這三行視為一段,「悄悄地撲向」將「秋」轉化,把秋天降臨寫成「奔襲」,奔襲是具備速度感、充滿壓迫性的畫面,受到「奔襲」的蘆荻,本該「驚愕」,卻「無驚愕」,文字的張力在此形成一種瞬間的「冷」,彷彿「蘆荻知道秋要來,秋也不多廢言便直接動手了」。

「我俯身從池沼中撈起一束溼了的白髮
 心想
 還有什麼可說的」
這三行視為第二段,「我」只是個旁觀者,從池沼撈起的「白髮」,若以整個作品意象銜接的角度看,「白髮」是那一叢蘆荻的。「我」作為第三者、旁觀者,撈起這一束「濕了的白髮」,似乎有些想法竄入心頭,有感而不發,只以「還有什麼可說的」作結,那麼這位詩人是「了悟造化真無情,萬般皆命本自然」?還是「此中苦恨難言隱,說給自己聽爽的」?也只有「勝事空自知」了。

若以意象重疊的角度,「池沼」如鏡,「我」、「俯身」,便是「我」面對「我」的場面,看見映在水中的「白髮」,這「撈」的舉動,只能攪亂一池秋水,終得面對事實,於是「我」不再是第三者、旁觀者,「我」瞬間變成了「當事人」,第二段由文字構築的壓迫感也在於此。

能無驚愕乎?若無驚愕,心裡何必想?能無言語乎?若一無言語,何來此絕句?這「秋之絕句」是「了悟造化真無情,萬般皆命本自然」?還是「此中苦恨難言隱,說給自己聽爽的」呢?

喇勒了半天,讓我們很世俗地回到題目要問的,詩句中「白髮」所象徵的涵義為何?「白髮」為具象,要象徵的「抽象」涵義,若說是「流逝的青春」,只讓人感到很無奈,卻可以得到這一題的分數,因為菩提本無樹,量尺亦非尺,本來就無尺,何處惹塵埃。若說「白髮」是「生命的真諦」,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然而「少無適俗韻」的下場,便是得不到學測委員會的官方青睞,只能築居故里、躬耕田園了。

這「白髮」到底是人的?還是鬼的?「俯身從池沼中撈起一束溼了的白髮」,撈起來的該不會是一顆死人頭吧!

考試領導教學囉!以後如果有人質疑阿賢這種國中國文教師不會教新詩,就拿學測題目給他,跟他說:「國中學測這麼重要的事,都可以亂考,也沒人在乎,拎杯亂教、不會教,關你屁事!」

2007/8/12,上午 03:14:51

1 篇回應 回應者:gracefss
關於這一題,我當然是「讓詩死在我的俗見之下」,然後,得分!

只能說這是「境界」的問題,咱們一般人都是「神秀」派的,自然只能選D。

要談教學的話,雖然B、D並存,但估計聽得懂B的學生是少之又少啊!

「菩提本非樹,量尺亦非尺。本來就無尺,何處惹塵埃?」憑這首偈語,估計六祖就當不成六祖了。話說這「本來就無尺」,有雙關否?


2007/8/12,下午 07:37:06

2 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這年頭要當學者專家的條件是很嚴苛的,不但要參悟「菩提本非樹,量尺亦非尺。本來就無尺,何處惹塵埃?」的禪機,還要做到「內省不疚」的「無尺」境地,誠非我輩可以臻至啊。


2007/8/13,上午 12:12:48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