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主 題:96年國中學測國文試題探究之二 點閱:2112
張貼者:噪音 No Email
資料來源:
96年第一次學測國文試題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http://www.bctest.ntnu.edu.tw/)
96年第一次學測國文試題解析(南一、翰林、康軒等出版社)

【96-1-08】96年第一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國文試題第8題
「山頭不得一樣,樹頭不得一般。山藉樹而為衣,樹藉山而為骨,樹不可繁,要見山之秀麗;山不可亂,須顯樹之精神。能如此者,可謂名手之畫山水也。」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下列何者?
(A)欣賞山水的角度
(B)繪畫山水的技巧*
(C)保護山水的重要
(D)分析山水的形貌

這一題在學測委員會的試題疑義釋復裡,並未見有人提出質疑。既然公布的正解為B,各家出版社的試題解析,自然也不會「抓一尾蟲放在屁股癢」,試題解析當然也就抓著命題者的偏見順勢來推演,大致上都以文末之「能如此者,可謂名手之畫山水也」為解題關鍵。

題幹引文出自不知是真品還是偽託的王維〈山水論〉,若從〈山水論〉整篇文章來看,這篇文章主要在說明「繪畫山水的技巧」,應該沒有疑義。但是引文只有〈山水論〉的文末一段,試題本身也未註明出處,不要說是考生,在查證之前,我也不知道這段文字的來歷。不知道出處來歷也不是壞事,至少不會預存成見來解題,只會就題幹引文的內容來推敲。

「能如此者,可謂名手之畫山水也。」作為解題關鍵,區區可以認同,不過,個人認為單憑這一段引文,它「主要在說明」的,未必是「繪畫山水的技巧」。會去查證引文出處,也是基於這一點懷疑,找出原文之後,也就明白自己在解題時,為何會有那種「這一題沒有答案」的直覺浮現。

題幹引文剛好是〈山水論〉的最後一段,「繪畫山水的技巧」在這一段之前已經分類闡述,到這末段,便是總結前論,作高度概括性的陳述;也就是說,關於「繪畫山水的技巧」的說明,並不是這一段文字主要的目的,它主要在於「總結出大原則」,作為判斷山水畫良窳的依據。讓我們回顧一下題目:
「『山頭不得一樣,樹頭不得一般。山藉樹而為衣,樹藉山而為骨,樹不可繁,要見山之秀麗;山不可亂,須顯樹之精神。能如此者,可謂名手之畫山水也。』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下列何者?」

初次解題時,讀過題幹,還未看選項之前,我的想法是:
「它主要說明了,如何判斷一幅山水畫好壞的原則。因為名家手筆畫的山水畫,會契合這些條件。」
而腦海裡出現的正解是:「鑑賞山水畫的角度」。

可惜的是,選項裡沒有「鑑賞山水畫的角度」,只有「欣賞山水的角度」與「繪畫山水的技巧」。在我的立場,選「繪畫山水的技巧」,根本不是這段文字「主要在說明」的東西,但是我也知道,抓著命題者的偏見順勢來推演,常常就是「賓果」的基礎,套句卡通「Keroro軍曹」裡經常用來下結語的句型:「這就叫做『退而求其次』嗎?」


【附錄】〈山水論〉唐/王維

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隱如眉;遠水無波,高與雲齊。此是訣也。

山高雲塞,石壁泉塞,道路人塞。石看三面,路看兩頭,樹看頂頭,水看風腳。此是法也。

凡畫山水,平夷頂尖者巔,峭峻相連者崖,懸石者岩,形圓者巒,路通者川。兩山夾道者名為壑也,兩山夾水名為澗也,似嶺而高者名為陵也,極目而平者名為阪也。依此者粗知之彷彿也。

觀者先看氣象,後辨清濁。定賓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儀,多則亂,少則慢,不多不少,要分遠近。遠山不得連近山,遠水不得連近水。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斷岸阪堤,小橋小置。有路處則林木,岸絕處則古渡,水斷處則煙樹,水闊處則征帆,林密處居舍。臨岩古木,根斷而纏藤;臨流石岸,欹奇而水痕。

凡畫林木,遠者疏平,近者高密,有葉者枝嫩柔,無葉者枝硬勁。松皮如鱗,柏皮纏身。生土上者根長而莖直,生石上者拳曲而伶仃。古木節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蕭森。

有兩不分天地,不辨東西。有風無雨,只看樹枝。有雨無風,樹頭低壓,行人傘笠,漁父蓑衣。雨霽則雲收天碧,薄霧霏微,山添翠潤,日近斜暉。

早景則千山欲曉,霧靄微微,朦朧殘月,氣色昏迷。晚景則山銜紅日,帆卷江渚,路行人急,半掩柴扉。

春景則霧鎖煙籠,長煙引素,水如藍染,山色漸清。夏景則古木蔽天,綠水無波,穿雲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則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鴻秋水,蘆島沙汀。冬景則借地為雪,樵者負薪,漁舟倚岸,水淺沙平。

凡畫山水,須按四時。或曰煙籠霧鎖,或曰楚岫雲歸,或曰秋天曉霽,或曰古冢斷碑,或曰洞庭春色,或曰路荒人迷。如此之類,謂之畫題。

山頭不得一樣,樹頭不得一般。山藉樹而為衣,樹藉山而為骨。樹不可繁,要見山之秀麗;山不可亂,須顯山之精神。能如此者,可謂名手之畫山水也。

2007/8/10,上午 12:32:39

1 篇回應 回應者:湘靈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謝謝賢學長的分享。


2007/8/10,下午 02:42:03

2 篇回應 回應者:噪音
靈學妹真是客氣,不知道您對於這試題的看法如何?


2007/8/11,下午 02:50:41

3 篇回應 回應者:湘靈
我也是跟一般人一樣,只就文末的「能如此者,可謂名手之畫山水也」為解題關鍵,所以看到您那麼用心地探究試題,覺得收穫很多,很佩服呀!


2007/8/12,下午 05:41:06

4 篇回應 回應者:gracefss
關於這第二題,學長真是敏銳啊!我當時看了半天,只覺得四個選項都有點怪,不過「很明顯」也只能選B。

現在終於知道哪裡怪了,「鑑賞山水畫的角度」的確是我當初看完此題時,第一個浮上來的念頭。


2007/8/12,下午 07:35:42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