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主 題:〈勤訓〉課文導讀與寫作手法分析 點閱:7436
張貼者:噪音 No Email
〈勤訓〉課文導讀與寫作手法分析

第一段:提出論點,指出「勤」是最重要的。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歲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言雖近而旨則遠矣。

【語 譯】

謀生的道理,沒有比勤勞更重要的了。
所以北宋的邵雍先生曾說過:
「一天行程的籌畫,重點在於早晨(籌畫一天的行程,當從早晨開始);
 一年工作的籌畫,重點在於春天(籌畫一年的工作,當從春天算起);
 一生事業的規劃,重點在於勤勞的態度(規劃一生的事業,則決定於勤勞的態度)。」
這話說得淺近,但是它的道理卻很深遠啊。

【觀念引導】
  1. 直接破題,這叫做「開門見山法」。
  2. 引用古人的話,這叫做「言例」。修辭法為「引用」。
  3. 一天的開始是早晨,一年的開始是春天,但是,最後一句為什麼不是「一生之計在於小時候」呢?
  4. 這句引用的話,說得淺近,可以理解;但是說它「道理深遠」,又深遠在哪裡呢?

【講 解】
  1. 使用古聖先賢的名言,是為了強化自己的論點,所以引用時,名言的內容,必須支持自己的論點。
  2. 文章開頭就標舉「勤」為第一要義,認為人活著,就要認真過日子,要將「勤勞的態度」實踐在自己的生活之中。為了強化這個論點,作者引用了邵雍的名言,證明自己的論點,連古聖先賢也認同。
  3.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歲之計在於春」,這兩小句分別將重點放在「晨」與「春」,早晨是「一日之始」,春天是「一歲之始」,兩句一起看,都有「慎始」的意思,就是說「從開始的時候就要謹慎用心」,才不會「一步錯,步步錯」、「一著之差,滿盤皆輸」。
  4. 既然前兩句都是講「開始的時候」,為何最後一句不是「一生之計在於小時候」呢?
    因為: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歲之計在於春,
    所以:一生之計在於小時候→不要輸在人生的起跑點上
    這樣講,道理也通啊!這樣跟「一生之計在於勤」的說法,差別在哪裡?

    【因為……】

    一、這句話是邵雍說的,而邵雍原本就是這樣講的。
      (沒錯,但這樣並不能回答上面的問題)

    二、因為「小時候胖不是胖」,有可能「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這個理由已經接觸到「論說邏輯合理」的層次,但是仍然沒有解決上面的問題)

    三、前兩句的語意,重點在「開始」,第三句的重點在「態度」,這個「態度」,也可
      以回過頭來涵蓋前兩句。三句一起看,可以看出,第三句才是邵雍話裡的主旨,這
      種表現方式,就叫做「好酒沉甕底」,謎底最後揭曉,才能吸引人們看到最後。

  5. 既然邵雍的話也是認同「勤勞的態度」,那麼引用這句話,當然可以佐助作者開門見山的論點「莫尚乎勤」。
  6. 說它「言近旨遠」,「言近」可以理解,但「旨遠」又深遠在哪裡呢?
    第一段只是建立論點,論點簡單明白,很容易懂,但是論點只是概要敘述,是抽象原則,該怎麼去實踐,還沒有提到。說「旨遠」,同時可以將語氣和語意延伸到下一段去。
  7. 題外話。「一生之計在於勤」,除了強調「勤」的重要之外,還能不能推論出其他重要涵義?


第二段:從人之常情,講「好逸惡勞」的害處。
無如人之常情,惡勞而好逸,甘食褕衣,玩日愒歲。以之為農,則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為工,則不能計日而效功;以之為商,則不能乘時而趨利;以之為士,則不能篤志而力行;徒然食息於天地之間,是一蠹耳。

【語 譯】

無可奈何的是一般人的習性,通常都是厭惡勞苦而喜愛安逸;
在食物方面,貪圖美味;在衣著方面,講究華麗;怠惰偷安,浪費光陰。
讓這種人去當農夫,就不能把土耕深,把草除盡;
讓他當個工人,就不能計算日期來求工作的成效;
讓他當個商人,就不能把握時機而追求利潤;
讓他做個讀書人(用這種態度來讀書),就不能堅定志向,努力實踐。
像這樣白活在世上,一點用處也沒有,只能算是一隻蛀蟲罷了。

【觀念引導】
  1. 接下來要闡述「言近旨遠」的「旨遠」。
  2. 從「好逸惡勞」的人之常情發出感嘆,指出一般人的通病。
  3. 從「士農工商」來申論「好逸惡勞」的壞處,讓論點遍及社會各層面,增加說服力。
  4. 為何將「士」擺在最後?
  5. 本段最後的小結論,具有「強烈價值批判」。

【講 解】
  1. 反面論述(從反面強調「勤」的重要),說明「好逸惡勞」將一事無成。
  2. 論述方式:合→分→合
         合述:從「人之常情」說起。
         分述:分別論述「農、工、商、士」。
         合述:結論。
  3. 為何將「士」擺在最後?這牽涉到作者寫作時,心中預設的主要讀者,也就是說,這些道理主要是「要說給什麼人聽的」。(這跟作者的身分也有關係)
  4. 文章中的「強烈價值批判」,你覺得適不適合?認不認同?重要的是,如果是你寫論說文,你覺得在什麼情境下,需要使用「強烈價值批判」作結論?



第三段:從自然現象,強調「勤」的重要;並舉古聖先賢的事例,勉人珍惜光陰。
夫天地之化,日新則不敝。故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誠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與力,何獨不然?勞則思,逸則淫,物之情也。大禹之聖,且惜寸陰;陶侃之賢,且惜分陰;又況賢聖不若彼者乎?

【語 譯】

天地間變化的道理(或說:大自然化育萬物的道理),每天更新就不會敗壞。
所以,門戶的轉軸不會被蛀蝕,流動的水不會腐臭,
實在是上天不要萬物時常安逸啊!(大自然的定律)
人的心思和體力,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人也是一樣)
勞動就會用心去思考,安逸享樂就會放蕩、昏亂,
這也是人之常情啊!
像大禹那樣的聖人,尚且愛惜一寸的光陰;
像陶侃那樣的賢人,尚且愛惜一分的光陰;
又何況賢能與聖明都不及他們的人呢?

【觀念引導】
  1. 從「大自然的定律」來正面申論主題。
  2. 提出「日新則不敝」的論點,得到「不可以安逸太久」的小結論。
  3. 將上面的推論,套用到人的身上。
  4. 再推論出「勞則思,逸則淫」都是「人之常情」。這個推論,對整篇文章很重要。
  5. 舉出古聖先賢愛惜光陰的例子。這叫做「事例」。
  6. 用反問作結語。

【講 解】
  1. 正面論述(從正面加強「勤」的重要)。
  2. 先說「天地」,再講「人」,這是一種邏輯上技巧。
    「天地」屬於大範圍,「人」包含在「天地」之間,
    如果「天地」的規則成立,那麼,套用到「人」身上自然也成立。
    用「自然法則」來類比「人事」,這是論說文常見的技巧。
  3. 作者如何推論「大自然的定律」(天地之化)呢?
    ┌──┬────────────┬───────────────────┐
    │立論│夫天地之化,日新則不敝 │提出「日新則不敝」的論點。      │
    ├──┼────────────┼───────────────────┤
    │舉例│故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舉出「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的例證。│
    ├──┼────────────┼───────────────────┤
    │結論│誠不欲其常安也     │得到「上天不要萬物時常安逸」的結論。 │
    └──┴────────────┴───────────────────┘
  4. 將「大自然的定律」套到「人」身上。用反問來強調「人也不例外」。
  5. 再推論出「勞則思,逸則淫」都是「人之常情」。
    為何說這個推論,對整篇文章很重要呢?
    因為,這樣才能填補理論上的漏洞。

    【理論上的漏洞】

    •上一段開頭就說「好逸惡勞」是人之常情。

    是的,人就是喜歡吃好的、穿好的,喜歡閒閒沒事,不喜歡刻苦耐勞。儘管作者在上一段強烈批判「好逸惡勞」的人,是浪費生命、不事生產的社會蛀蟲,這種人將會一事無成。但是──作者自己也承認這是「人之常情」啊!

    •這裡就留下一個讓別人反駁的漏洞:

    一、「好逸惡勞」是人之常情,我們都同意。
    二、違反「人之常情」,就是「不通人情」,甚至是「違背天理」。
    三、所以,當隻蛀蟲,符合人之常情。
    四、所以,勤奮認真,違反「人之常情」,甚至是「違背天理」。
    五、那麼,請問當一隻蛀蟲,又有什麼不對?

    •根據這個漏洞,我們有理由向作者反駁:

    合乎人情與天理,所以我們應該當蛀蟲。

    •因此這裡再推論出「勞則思,逸則淫」都是「人之常情」,就顯得十分重要。
    →「好逸惡勞」是人之常情,我們都同意。
    →「勤奮認真」也是人之常情,而且符合「大自然的定律」(天理)。

    •根據這個論點,作者可以回答我們:

    合乎人情與天理,你有更好的選擇,

    可以當個人,不必當蛀蟲。


  6. 舉出「古聖先賢都珍惜光陰,勤奮認真」的例子;提醒我們這些「不是聖人」也「不是賢人」的「普通人」,更要珍惜時光,加倍勤奮認真了。
  7. 作者的意思很明顯,他就是提醒大家:
    連聖人、賢人都要符合「大自然的定律」,勤奮認真地過生活,
    我們這些「不是聖人」也「不是賢人」的「普通人」,
    如果不懂得「更珍惜時光,加倍勤奮認真」,那就不單是當隻蛀蟲的問題而已。
    當隻蛀蟲只是對不起社會,有道德公義上的缺陷,
    但是,「徒然食息於天地之間」,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2006/8/2,下午 03:41:37

回【 教學手記 】   回【 上 一 頁

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