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標題:100基測二:第18題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句中善戰者應敵的方式,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以退為進,先逸後勞  (B)慰勞軍士,求致人和
(C)一鼓作氣,以勢懾人  (D)掌握先機,以逸待勞

【試題疑義】
【資料提供者】考生:李欣境
【疑義性質】答案疑義
【疑義內容】
答案選項(A)與(D)是較可能的答案,但依題意來看均分別有部分見解與問題不符,說明:
(1)問:句中「善戰者應敵的方式」,不是要求解釋上半句。《孫子•虛實篇》:「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同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原意自然是說,凡是先到戰場等待敵人的,就從容、主動,後到達戰場的只能倉促應戰,一定會疲勞、被動。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調動敵人,而決不會被敵人調動。與答案選項(D)以逸待勞見解相符。

(2)以逸待勞是兵法三十六計的第四計。原文為:「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兵書論敵,此為論勢,則其旨非擇地以待敵;面在以簡馭繁,以不變應變,以小變應大變,以不動應動以小動應大動,以樞應環也;此計意謂困敵可用積極防禦,逐漸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強變弱,而我方因勢利導又可使自己變被動為主動,不一定要用直接進攻的方法,同樣可以制勝。符合答案選項(A)以退為進的看法;雖然「先逸後勞」顯得故意沖淡此選項的合理性,但就字面而言先逸則後勞也是當然。在作戰中,「以逸待勞」就表現在自己養精蓄銳,待敵疲勞混亂時,乘機出擊取勝。此即致敵之法也,不必強調「掌握先機」,反較為符合選項(A)以退為進的精神。

(3)答案詳細分析之後,都沒有完全貼切的說法,煩請委員老師們斟酌可否送分?或至少請委員們斟酌開放選項(A)與(D)皆為答案。

【說明】(維持原答案)
1. 根據題幹,善戰者之所以能「致人而不致於人」(調動敵人,而非被敵人調動),是因為瞭解「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的道理。「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表示比敵人早至戰地,從容待敵,與(D)選項「掌握先機,以逸待勞」最為接近,故(D)選項為正答。

2. 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網路版,「以退為進」意謂「表面上退讓,實則藉此作為進攻或晉升的手段、方法」。本題題幹「先處戰地而待敵」,既是「先處戰地」,就非「退讓」,所以並非「以退為進」的策略。再者,「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是呈現兩種作戰方式並比較其優劣,而非單指一方「先逸」、「後勞」的用兵次序,故(A)選項「以退為進,先逸後勞」不是最佳答案。因此,本題仍維持原公布答案(D)。


回 首 頁】  回【 歷屆試題疑義 】  回【 上 一 頁

回「首頁」回「首頁」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