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甲國中國文園地
標題:91基測一:第40、41題
【試題疑義】查看該題組(91基測一:第40、41題↗)
【資料提供者】林于心、謝佳峻、黃詠倫、蔡詠晴
【疑義性質】其他疑義
【疑義內容】
林于心:本題「子」亦有可能挨餓,理由如下:
1.「子」之不養父,可能家窮,連自身都難保,只能犧牲自己,子及父,才能讓孫溫飽。
2.佛光詩語,應與佛教有關,佛教教義教人行善,但現實社會,父子爭財者比比皆是。
3.詩詞的境界,不應該自我設限,應讓讀者任意想像,只要言之成理,都是標準答案。

林于心:本題以(A)百善孝為先為宜,理由如下:
1.「養」只是「孝」之一種,對動物也有「養」又所謂「不食嗟來食」。
2.「子」對「父」不孝,依常理「孫」也會對「子」有壞榜樣。
3.父母對子女無悔的愛,有時法理不容。因此與其叫父母犧牲(無怨無悔),不如呼籲「百善孝為先」。

謝佳峻:老師好:此題斷句為「我兒餓,我由他餓」並無不妥,所以答(B)「子」也應該算對。
作者自覺餓了兒,心生愧疚,所以寫下警句,「莫教兒孫餓我兒」(謝同學抄錯了),則答案(C)子女有奉養父母的責任,好像比較合理。

黃姝慈:本題為題組,於文章中的第三句「我兒餓我由他餓」,若其斷句為「我兒餓我,由他餓」,則40題答案即為所公佈之標準答案(A),41題意為標準答案(B);但若其斷為「我兒餓,我由他餓」,則則40題其真正所餓的人為「我兒」也就是答案(B)的「子」;依其推論,則41題所述,本文真正的主旨應為答案(C)子女友奉養父母的責任。(由第4句「莫教兒孫餓我兒」看出)

黃詠倫:題目第三句「我兒餓我由他餓」如果看成上三下四「我兒餓,我由他餓」那第40題答案就應為子餓,父孫皆不餓,所以應為(A)或(B)而不是(A)或(D)。若40題答「子」餓,即為「我兒餓 我由他餓,莫教孫兒餓我兒」因為我餓我兒,所以父母應沒對子女有「無悔的愛」。但父可以餓子,而孫不能餓子,所以是因子女有奉養父母的責任。所以(B)、(C)應都沒錯,但40題,判斷的不同,會導致41題答案的不同。所以40、41兩題答(A)(B)、(B)(C)應皆可,而其他則不行(如(A)(C)、(B)(B))。

蔡詠晴:孫兒有沒有「已經」餓到題中的「子」,正反都可以說。
「莫教孫兒餓我兒」豈不也可解釋成「孫」應該不要餓到「子」,還是要求孫要奉養「孫」的「父」,否則豈不是發揚父母要疼子女,子女卻不必孝順父母的錯誤觀念。

【說明】
40.一、原作既已有標點,即應尊重原作,不宜擅自斷句。二、這篇作品為七字一句的詩,七言詩一般皆上四下三。若硬要上三下四,則需整首詩皆然,或同一聯上下兩句皆同。本詩一、二、四句皆為上四下三,故第三句不可單獨解為上三下四。

41.因為對本詩第三句不當斷句的結果,導致考生對本題的誤判,原答案並無爭議。

【決議】維持原答案


回 首 頁】  回【 歷屆試題疑義 】  回【 上 一 頁

回「首頁」回「首頁」
site 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