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101基測:第19題 |
下列文句,何者文意通暢、用詞最為恰當? (A)我覺得刻意和大自然貼近的旅行,比不上日常生活中隨意的漫步 (B)我躺在病床上閉目養神時,忽然聽到一個黑衣人按門鈴,心頭不禁一顫 (C)網路世界無遠弗屆,它真的讓我回到了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時代,生活十分不便 (D)面對考期將近仍瘋狂打球的我,爸爸常常怒吼:「這樣對身體一點幫助都沒有。」 【試題疑義】 【資料提供者】考生:王兆慧、陳怡均、古智崴/教師:翁于雯、吳月嫦、陳嘉鴻 【疑義性質】答案疑義 【疑義內容】 1. 答案(A)所敘述:日常生活中隨意的漫步。「漫步」一詞依據〈國語活用辭典〉解釋為:「隨意走走」。「漫」字本身即有「隨意地」之意,因此答案中「隨意的漫步」其中「隨意的」或是「漫步」應該只能留其中一個詞,所以這選項有冗言贅詞,不應該成為答案選項。綜上所述,此題應該無正確選項,建議送分。 2. (A)我覺得刻意和大自然貼近的旅行,比不上日常生活中隨意的漫步,據教育部辭典解釋「漫步」一詞:隨意走走。故此選項是否有值得商榷之處(冗贅)。(D)出題者或許著眼於考期近與身體直接關係,但在日夜讀書的情況下又瘋狂打球,對此藉運動調整體能狀況的考生,本就沒有好處,又未嘗不可? 3. 答案是(A)選項,但我覺得「日常生活中隨意的漫步」這段話有冗詞贅字,依據教育部辭典「漫步」的解釋是「隨意走走」,因此此答案是否符合題目所要求之文意通暢?再者,答案(D)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錯誤。 4. 基測中心公布答案為(A),我覺得刻意和大自然貼近的旅行,比不上日常生活中隨意的漫步。但是案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國語活用辭典「漫步」皆註解為:隨意走走。由此解釋本句,就成了「比不上生活中隨意的隨意走走」,前後文意便有重複累贅之病,違反題幹「通暢、恰當」的要求。反觀(D)面對考期將近仍瘋狂打球的我,爸爸常常怒吼:「這樣對身體一點幫助都沒有。」依照常理判斷,瘋狂打球、過度運動本來對身體真的就是一點幫助都沒有,毫無不妥。所以,主張本題應改為(D)才是正確的答案。 5. 本題係請學生選擇下列文句,何者文意通暢,用詞最為恰當?據 貴中心公布之答案「(A)我覺得刻意和大自然貼近的旅行,比不上日常生活隨意的漫步」,學生認為並非文意通暢、用詞恰當之選項。實因學生於教育部重編國語修訂本中,定義得知【網址如后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A%A9%A8B&pieceLen=50&fld=1&cat=&ukey=1470234648&serial=1&recNo=0&op=f&imgFont=1】「漫步」一詞語意為「隨意走走」,然依前揭題目中「隨意的漫步」以觀之,即成「隨意的隨意走走」,是以「隨意」一詞即屬贅字,自難說服學生選定為合適之答案。故本題各選項(A、B、C、D)文意皆難謂合理之答案,學生誠摯建議貴中心於本題能開放全部學生送分,若蒙核准,特此敬致謝忱。 6. 本題題幹在要求「文意」與「語詞」的適切性。公布答案(A)在「隨意的漫步」一詞雖是為句式的結構整齊而作,但在過去試題則多被視為「冗詞贅字」的概念(如 93 年一次基測第 22 題選項(D)隨意信手即是)。而本題選項(D)就構句成分並無明顯瑕疵,父親面對考期將近還瘋狂打球的孩子,為何不能就擔心孩子的身體狀況作為出發點呢?亦可延伸為父親希望孩子有良好的體力才能從容面對考試。據此,請以釋疑。 【說明】(維持原答案) 1. (A)選項的前後兩部分含有對比關係,是一個帶有比較意味的句子,即以「刻意和大自然貼近的旅行」和「日常生活中隨意的漫步」兩相比較。就形式而言,有意以「刻意」和「隨意」相對,「旅行」和「漫步」相對。就內容而言,前句說的是「和大自然貼近的旅行」,後句則是「日常生活中的漫步」。「旅行」通常有一定的方向或目的地,「和大自然貼近的旅行」的目的是貼近大自然,句中強調其「刻意」為之;而「漫步」通常是指沒有目的而悠閒的走,「日常生活中的漫步」即是在生活環境周遭「隨意」而行。「漫步」是用以彰顯「隨意」的意味。且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全文檢索,亦可見「隨意漫步」四字連用。整體而言,(A)選項藉由前後緊密的兩兩相對凸顯句義,應屬文意通暢、用詞恰當。 2. 從(D)選項「考期將近仍瘋狂打球」一句,可知「考期將近」是本句的前提,在這樣的情境之下「仍瘋狂打球」,可見「我」沉迷於打球卻無視於考期將至,「爸爸」擔心的應該是「我」的成績表現,與末句「這樣對身體一點幫助都沒有」在文意上前後承接不順。若如疑義者所言,「瘋狂打球」有害於身體健康,應適用於任何情境之下,便不須在句中強調「考期將近」。 3. (B)選項中,「閉目養神」的情況下,應無法得知按鈴者衣服的顏色。(C)選項中,「網路世界無遠弗屆」意在強調網路的便利性,與後文不連貫。(B) (C) (D)選項皆有文意不暢、承接不順的情況,相較之下,(A)選項仍為最佳答案。 |
【回 首 頁】 回【 歷屆試題疑義 】 回【 上 一 頁 】 |